近日,已經退役多年的前體操冠軍劉璇,
穿着牛仔褲劈叉,腳背繃直,小腿緊實,
基本功依舊紮實,她用這種方式為師弟師妹加油。

然而在本次奧運會上,女子體操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
團體體操頻頻出現失誤,最終隻獲得第七名的成績,
也是今年來最差的成績,願單項能夠複仇奪牌。
女子體操的失利也不禁讓人更加懷念劉璇,
她永遠是那個最美的平衡木公主。
1979年,劉璇出生在長沙,母親年輕時也是體操運動員,
她小時候個頭不高,而且瘦弱,
為了讓她強身健體,五歲時父母便把她送去練健美操。
别看當時劉璇個頭很小,但練習非常認真,
站在最後一排,認真學習姐姐們的動作。
教練也非常喜歡這個乖巧的小姑娘,
經常給她單獨訓練,很快她成為了班裡最出挑的學生。
當時劉璇的媽媽正在忙着考會計證,
每天都是由爸爸接送她去少年宮。
雖然辛苦,但劉璇那時候非常喜歡練體操,
每天放學都鬧着趕緊去少年宮。
練習體操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每天都要壓腿拉筋,一天都不能偷懶。
在教室裡,是老師幫忙拉筋,在家裡則是爸爸幫忙。
劉爸爸是個不善言辭的男人,但對女兒愛得深沉,
每天看着女兒練習,将自己也看成了半個專家,
輔助訓練的技巧全都學會了。
劉璇本身就是個要強的性格,
不管學習還是體操,都要做第一名,
再加上父母和教練的悉心栽培,
她八歲的時候便被湖南省隊選中,
從此開始了專業運動員的生涯。
那時候劉璇每周隻能回家一次,周日上午回家,
當天晚上七點半之前就要回隊報到。
每一次回家都是劉璇最期待的,
然而幾個小時後就要面臨痛苦的離别,
每次回家母親都會給她帶一罐辣椒蘿蔔,
她要省着吃一星期,每每吃蘿蔔都會想家。
在每天高強度的訓練中,劉璇每天都要在手上塗大量鎂粉,
不斷和器械摩擦,她七歲時受傷就長了厚厚的手繭,
要定期把手繭削掉才能繼續訓練。
在進入省隊前,是爸爸幫她做這件事,
進入省隊後,劉璇便自己削手繭。
有一次她去商店買刀片,店員驚訝得問她為什麼買刀片,
等在門外的爸爸說,我的小孩練體操,有手繭。
對于劉璇來說,這些已經習以為常,
她的童年隻有鎂粉和海綿,還有日複一日的練習
爸爸卻心疼不已,然而從未說出口。
在劉璇的印象中,父母從未大聲對她說話,
也是她堅持練體操的最大動力。
在劉璇國小畢業的時候,爸爸曾讓她做過一次選擇,
當時劉璇在隊裡的成績算不上優秀,隻是中上,
同時劉璇還面臨着國中升學。
爸爸讓劉璇選擇繼續練體操還是安心學習,
如果練就要練到最好,否則就安心學習。
那時候的劉璇已經錯失了童年,
在别的孩子玩的時候,她全在體操館訓練,
但她更不喜歡上課,是以果斷得選擇了體操。
劉璇也逼着自己完成和父親的承諾,
将自己的技術練到隊裡的拔尖。
12歲時,在省隊表現優異的劉璇順利被選入國家隊,
來到北京訓練,一待便是八年,八年沒有回家。
當時劉璇有兩個願望,一個是拿奧運冠軍,
另一個就是回家和父母吃頓飯,兩個願望同樣遙不可及。
劉璇在北京訓練的時候,每天都是三點一線,
宿舍、食堂、訓練館,一年365天其中364天都在訓練。
見到父母的次數屈指可數,都是他們來北京看自己。
這期間劉璇的專業能力也在突飛猛進的進步,
然而伴随技術一起成長的還有不斷的傷病。
94年在亞運會前夕,劉璇的膝蓋内側韌帶斷裂,
她哭着給家裡打電話,說自己不能參加亞運會了。
劉爸爸趕緊來到北京安慰女兒,并且每天給她做按摩。
從劉璇開始練體操起,爸爸就每天給她按摩,
而且學習了很多專業手法,
這一次他的按摩再次幫助了女兒恢複。
劉璇終于趕在亞運會之前傷勢有所好轉,
進入了參賽名單,并獲得了團體金牌,高低杠第二名。
次年在中國杯全能賽中,
劉璇獲得了平衡木、自由體操、全能三項冠軍。
這時的她是隊裡訓練量最大的隊員,
教練對于她吃苦耐勞的精神非常肯定。
同時那也是中國女子體操的全盛時期,
優秀隊員紮堆,而劉璇卻遇到了自己的瓶頸。
次年在亞特蘭大奧運會上,
劉璇在預賽中腳踝受傷,韌帶斷裂。
預賽中她使出了獨創動作,高低杠單臂大循環,
這個高難度動作驚豔賽場,幾乎無人能完成。
同時也因為這個動作太危險,
這個動作被國際體聯禁止使用,
而劉璇的成績也從第一名變成了第九名。
随後在正式比賽中,劉璇最擅長的高低杠失誤了,
她無緣獎牌,十幾年的努力練習仿佛在那一天全都成為泡影。
那時的劉璇不僅要要承受巨大的心理落差,
還有身體上的傷病折磨,腳裸每天要打封閉。
這一年劉璇17歲,已經是隊裡的老将,
恰逢國家隊人員變動,她以前的教練出國了,
隊裡沒有合适的教練帶她,同時考慮到她身體狀态在下滑,
便建議她回湖南省隊練習。
劉璇性格倔強,覺得回省隊是退步,
如果練,她隻在國家隊練,
最初國家隊并沒有留她,她便選擇了退役。
後來湖南省隊的上司專門找到國家隊,
培養一個運動員并不容易,
他們希望國家隊能夠再給劉璇一次機會。
同時國家隊的教練們也在猶豫,
一方面認為劉璇的潛能并沒有被開發完,
另一方面覺得可以将劉璇作為年長運動員的個例來培養。
于是體操隊的陸指導專門找到劉璇,
給她提出了幾點要求,第一便是減肥。
受傷之後,劉璇的訓練量減少,
再加上她有了退役的心思,放松了身材管理,
這時已經成為一個小胖子。
第二便是将劉璇的主力項目調整為平衡木,
雖然此前她并不是這個項目的第一人選,
但劉璇在平衡木的小跳非常優美,
還曾被美國體育雜志評為最美小跳。
對于這兩點要求,劉璇自然滿口答應,
開開心心地進入陸指導的訓練組,
同時年齡最大的她成為了體操隊隊長。
以前教練組太過重視劉璇的訓練量,
忽視了她本身對于體操的享受,
已經經曆過三金冠軍、大賽失利的劉璇,
如果要突破瓶頸,最重要的是重新愛上體操之美。
重新出發的劉璇沒有浪費這次機會,
她猶如重生一般,她憋着一口氣,
要重新沖擊奧運會。
為了減重,劉璇從來不吃晚飯,
每天都在平衡木上練習動作。
接下來幾年,劉璇回到了超高水準,
拿下了兩個平衡木世界冠軍,
還獲得過一個全能冠軍和高低杠冠軍。
2000年,劉璇以21歲高齡參加悉尼奧運會,
以優美的動作、超穩的技術,和零失誤的表演,
斬獲平衡木冠軍,終于圓夢金牌。
劉璇也因為這場比賽獲封平衡木公主,
被稱為最美體操運動員,商業價值飙升,
和劉翔、姚明、伏明霞等人同時成為商業價值最高的運動員。
次年,劉璇正式宣布退役,
結束了自己17年的體操生涯,
而這一年劉璇已經在和王弢談戀愛,
兩人的媒婆是湖南衛視主持人何炅。
作為湖南妹子,劉璇很早就上過何炅的節目,
她是湖南的驕傲,被何炅當成妹妹一般疼愛。
而王弢則是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單簧管碩士畢業的音樂人,
因為曾經為何炅制作歌曲而相識。
那天何炅約了兩人在自己家吃飯。
王弢驚訝的發現劉璇吃飯時竟然劈着腿拉筋,
覺得這個女孩好有趣,便開始頻繁聯系。
王弢的父親也是職業運動員,
他和劉璇一樣小時候每天都在練習樂器,幾乎沒有童年,
雖然一個是體育,一個是音樂,
但兩人相見恨晚,十分投緣,逐漸發展成為戀人。
那時劉璇還沒有退役,是知名體育明星,
兩人如同明星一樣偷偷約會。
有一次還碰到了幾個小混混,王弢英雄救美受了傷,
但因為劉璇名氣太大,是以沒有報警。
那時劉璇的确太紅了,她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
退役之後她的生活比之前更加忙碌。
為了彌補自己文化知識上不足,
劉璇選擇進入北大進修,
用她的話來說是零基礎進入大學,
最難的高數課程也逃不過。
同時劉璇還進入娛樂圈成為一名演員,
她在電影《我的美麗鄉愁》中飾演女主角,
為她做配的是徐靜蕾和陳曉東。
作為處女作,劉璇的表現非常專業,
還獲得了最受歡迎女演員銅獎。
向來奧運代表團到香港通路都是慣例,
香港群眾對于奧運冠軍非常崇拜,
平衡木公主劉璇更是不少人心中的女神。
當時張國榮看過她的電影之後,認為她非常有潛力,
還提出要收她為徒。
但劉璇那時非常清醒,把演戲當作副業,
更多的時間用來學習,因為北大的課程非常困難。
就這樣,劉璇一邊談戀愛,
一邊平衡演戲和學業,同時還有很多采訪和商業活動,
她的生活更加豐富了,但也更忙了。
終于在多少個晝夜的努力後,
劉璇順利完成了北大的學業,拿到了學位證書。
同時,劉璇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演藝事業上,
她簽約香港TVB,成為被力捧的花旦。
TVB還特意為劉璇量身打造了電視劇《女拳》,
其中還專門加了一段在長條闆凳上舞蹈的動作,
重制她在平衡木上的優雅身姿。
在影視劇方面,劉璇幾乎是一年一部戲的節奏,
演技也可圈可點,算得上體育明星轉型演員的成功案例。
但劉璇沒有留下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唯一一部知名度較大的作品算是黃磊自編自導的《夜半歌聲》。
而黃磊也是王弢在北電進修時的老師,
也是何炅的至交好友,
同樣也是劉璇和王弢戀情的見證人。
在兩個人的戀愛中,劉璇一直較強勢的一方,
她對自己的工作、生活有清晰的規劃,
并且在按照計劃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實作。
而王弢則是那個溫柔體貼的男友,
尊重、支援劉璇的夢想,并在一旁照顧她保護她。
2013年,兩人經過十二年的戀愛長跑後,終于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在香港維多利亞郵輪上,舉辦了浪漫的婚禮。
這一年劉璇34歲。
2015年,他們的第一個兒子出生,
取名了一個既霸道又可愛的名字叫雄赳赳。
劉璇經常說,如果沒有父母,自己拿不到冠軍,
她感恩父母的教育和支援,
同樣也把嚴厲和強硬的教育回饋到兒子身上。
在家裡,劉璇是虎媽,王弢是貓爸,
兒子的教育基本上都是劉璇說了算。
而劉璇實行的是鐵血教育方式,
兒子每天的時間做了細緻的規劃,
而且必須要完成。
劉璇曾對兒子鐵面無私地說,
該做的功課哭着也要完成、打着滾也要完成。
劉璇還嚴格按照配比制作雄赳赳的輔食,
在兒子四歲之前沒有吃過鹽,
在兒子五歲的時候還不認識冰淇淋。
同時劉璇在兒子出生那天起便開始寫育嬰日記,
從孩子的成長變化到生病、過敏,
事無巨細,足足寫了八大學。
在劉璇準備要二胎的時候,
她參加了親子觀察類節目,
并分享了自己的育兒觀念,引起了網友熱烈讨論。
很多網友都認為劉璇掌控欲太強,
這樣的鐵血教育對兒子成長不見得是好事。
就連老公王弢都曾經反對,心疼兒子太辛苦。
劉璇說,想靠孩子自覺是不可能的,
必須要靠父母的正确引導,
這個觀點得到網友的普遍認可。
而劉璇和王弢都是父母引導下成長的精英,
2020年,41歲的劉璇又生下了女兒,湊齊一個好字。
在結婚生子後,劉璇便很少出現在影視劇中,
但她的事業卻沒有停下來。
2016年她創立了自己的運動品牌,
同時她還不遺餘力地為體育事業做貢獻,身家早已過億。
積極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參加各種活動。
2018年,在楊幂和阮經天主演的電視劇《扶搖》中,
劉璇又過了一把演戲瘾,客串非煙,
相較之前,熒屏上的她,氣場強大許多。
運動員的職業生涯很短,能夠成功的鳳毛麟角,
能夠成功轉型再創輝煌的更是屈指可數,
劉璇絕對算得上轉型最成功的運動員,
而且她的事業還沒有結束。
文|Nancy
圖檔來源網絡,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