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核心觀|高屋建瓴 指明方向——專家談習主席在新中國恢複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紀念會議上的重要講話

國家主席習近平25日在北京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恢複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紀念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康曉25日在接受中國日報網專訪時指出,習主席的講話高屋建瓴,總結了過去、指明了未來。

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新中國恢複在聯合國合法席位以來的50年,是中國和平發展、造福人類的50年。

談及對講話中印象最深刻的内容,康曉表示,講話中既談到了恢複聯合國合法席位對中國國内發展的促進作用,也談到了中國對聯合國事業的促進作用,50年來雙方共同成長,都取得了發展和進步。

“這是一篇很宏觀很全面,高屋建瓴地概括了中國與聯合國50年來發展曆程的文獻。”康曉說。

新中國恢複聯合國合法席位意義重大

在講話中,習近平強調,新中國恢複在聯合國合法席位,是世界上的一個大事件,也是聯合國的一個大事件。這對中國、對世界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在康曉看來,50年來,無論是在國内事務還是國際事務中,中國都是聯合國諸多發展目标的實踐者。從國内實踐來看,無論是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标,還是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國一直紮紮實實地将這些目标寫入重大的國家政策當中,并付諸實踐。

比如,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第一個目标就是減貧,中國經過艱苦奮鬥,實作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标,打赢了脫貧攻堅戰,曆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康曉說,“一個人口超過14億的國家實作脫貧,這絕對是全人類脫貧史上的巨大成就。”

再如,應對氣候變化也是聯合國諸多目标當中的一個,中國就此提出“雙碳”目标并且正在落實到國内的多項政策當中。除此之外,中國還在性别平等、婦女兒童權益保障、生物多樣性保護等聯合國關心的議題上取得巨大成就。

在國際層面,康曉表示,中國不僅大規模援助開發中國家,更在國際事務中強調公平正義,讓開發中國家享受到聯合國主導的全球治理的福祉。比如,中國重視太平洋島國在全球氣候治理中的利益問題。

中國将在新起點作出新貢獻

在講話中,習近平強調,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中國将堅持走和平發展之路,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堅持走改革開放之路,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堅持走多邊主義之路,始終做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面向未來,中國将為實作世界永續和平發展作出哪些新貢獻?對此,康曉從三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康曉表示,一個強大、開放、包容的中國,是聯合國持續穩定發展的關鍵。“中國國内有一句話,改革開放之路是強國之路。中國隻有堅持改革開放才能日益強大,隻有強大了才能成為國際安全與穩定的維護者。”康曉說,隻有通過持續開放,中國才能讓國内大市場與全球市場連接配接在一起,真正做到“國内國際雙循環”,進而促進全球經濟發展;隻有做到包容,中國才能促進全世界的共同發展。

其次,習主席在講話中強調,這50年,中國人民始終維護聯合國權威和地位,踐行多邊主義,中國同聯合國合作日益深化。康曉表示,在逆全球化背景下,有國家繞開聯合國搞單邊主義,而中國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奉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踐行聯合國架構下的多邊主義,是聯合國權威和地位的維護者。

第三,康曉認為,未來中國将為聯合國貢獻更多中國理念。他表示,習主席在講話中強調堅持互利共赢,共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更好造福人民等理念,與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觀一樣,都是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所倡導的以發展為導向的全球治理理念。“這展現了中國以發展為導向的全球治理觀,”康曉說,相信未來中國将繼續在理念方面為聯合國作出更多貢獻。

(編輯:王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