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花魁:地位比客人還高,過3關才得佳人青睐,但28歲就得退休日本“花魁”的由來在日本當“花魁”沒那麼簡單一入“花魁”深似海日本“花魁”的消亡結語

作者:國中數學老師黃
日本花魁:地位比客人還高,過3關才得佳人青睐,但28歲就得退休日本“花魁”的由來在日本當“花魁”沒那麼簡單一入“花魁”深似海日本“花魁”的消亡結語

明代文學家馮夢龍創作的小說集《醒世恒言》中有一篇《賣油郎獨占花魁》被後世廣為流傳,并且改編成很多劇種傳唱至今。這也讓很多人了解了什麼是“花魁”。

在中國古代“花魁”一般指的都是青樓女子中的佼佼者,正所謂“花中魁首是為花魁也”。

這些面容姣好、知書達理而又精通琴棋書畫的女子,往往出身于官宦人家或中産階級家庭,因家道中落或家族獲罪而流落風塵,由于這些女孩年幼時往往受過良好的教育,是以她們非一般的青樓女子可比。而且這些“花魁娘子”也有可能在心儀的客人中覓得真愛,贖身從良。

然而同樣在日本也有一群被稱為“花魁”的女子,同樣是風塵女子的她們可能就沒那麼幸運了。

日本花魁:地位比客人還高,過3關才得佳人青睐,但28歲就得退休日本“花魁”的由來在日本當“花魁”沒那麼簡單一入“花魁”深似海日本“花魁”的消亡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2">日本“花魁”的由來</h1>

從幕府時代開始,日本妓女就有了一個統一的稱呼:遊女。主要是因為這些妓女不會在同一個地方待很長時間,往往會遊走于各地,是以而得此名。

而遊女們所在的青樓場所被稱之為“遊廓”,也就是妓院。自從日本室町幕府時就已經有了比較完善的官妓制度。那時的遊女是一個合法的職業,她們會受到政府的嚴格管理。

遊女也是有很嚴格等級的,除了“秃”、“新造”等以外,其中最高等級的則被稱作“太夫”,也就是花魁的前身。

日本的花魁雖說是最高等級的遊女,但其實二者是有本質差別的,因為花魁基本都是從沒落的武士家庭或貴族家庭買來的小女孩,她們與一般平民家的女孩不同,大多受過一定的良好教育。妓院的老鸨會從其中挑選面容姣好、資質超群的加以培養,期望有朝一日成為遊廓的超級搖錢樹。

日本花魁:地位比客人還高,過3關才得佳人青睐,但28歲就得退休日本“花魁”的由來在日本當“花魁”沒那麼簡單一入“花魁”深似海日本“花魁”的消亡結語

這裡也就能看出中國的花魁與日本花魁的很大差別:中國的花魁是憑借自身的容貌與才情,依靠人氣與流量獲得的一個豔壓群芳的稱号。而日本的花魁則是這些女孩被賣到遊廓後,被人選中而定向培養的一個特定職業。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日本花魁的一生都将伴随嚴苛的訓練及森嚴的等級制度,可以說與自由無緣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8">在日本當“花魁”沒那麼簡單</h1>

在日本被選做要被培養為花魁的女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要受到一系列嚴苛的訓練,從坐姿、談吐、服飾到音律、文學、書法、舞蹈、茶道等都要樣樣精通。甚至為了保持良好的身段,就連飲食也要受到嚴格的限制。也就是說為了成為一個花魁,她們所受的訓練比一個貴族小姐都要多。

也正是在這種漫長而嚴格的調教下,再加上絕世傾城的容貌,才能被真正地稱為“花魁”。是以真正能成為花魁的人也是寥寥無幾。

日本花魁:地位比客人還高,過3關才得佳人青睐,但28歲就得退休日本“花魁”的由來在日本當“花魁”沒那麼簡單一入“花魁”深似海日本“花魁”的消亡結語

在日本,花魁的地位絕非一般遊女可比,對于一般人來說絕對是一種高不可攀的象征。由于培養一個花魁所花費的時間和成本都是巨大的,是以她們也就成為了遊廓最寶貴的“資産”。

為了見花魁一面而一擲千金也決不誇張,就更别提一度春宵了。

首先,想要見到花魁就要花費不小的開銷,如果不是在遊廓花費過大量金錢,财力沒有得到老鸨的認可,想見花魁是不可能的。

其次,如果順利見到了花魁,則隻能先喝喝茶、聊聊天,不僅要花費更加多的金錢,更重要的是要得到花魁的認可與喜歡,如果兩人“看不對眼”,就不是錢能解決的了。

目前兩關都通過之後,最終客人還需支付一筆高昂的“馴染金”,才能得到佳人青睐,召入床帏。

日本花魁:地位比客人還高,過3關才得佳人青睐,但28歲就得退休日本“花魁”的由來在日本當“花魁”沒那麼簡單一入“花魁”深似海日本“花魁”的消亡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96">一入“花魁”深似海</h1>

古代日本的花魁有一個約定俗成的“潛規則”——28歲退休。也許很多人認為這些花魁到了年齡就可以憑借年輕時攢下的大筆錢财成功“退圈”,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首先,花魁們從小就接受了嚴苛的訓練,衣食住行都有一定之規,早已形成了習慣,一旦退休就意味着失去經濟來源,再想維持原有的高端生活狀态可以說十分困難。

最重要的一點:其實花魁們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些豐厚的“終身俸”。當初培養花魁的遊廓可不是慈善機構,他們花費在花魁身上的錢都是需要償還的。花魁成名後所掙的錢有相當一部分是用來還債的,而且在遊廓的“精打細算”下,那往往都是一筆永遠還不完的債。

再加上日常的高額開銷,例如購買精美的服飾;雇傭随從、保镖等都是要花魁自掏腰包的。是以真正到了年齡的時候,不要說終身俸了,花魁能還清遊廓的債都不多見。

日本花魁:地位比客人還高,過3關才得佳人青睐,但28歲就得退休日本“花魁”的由來在日本當“花魁”沒那麼簡單一入“花魁”深似海日本“花魁”的消亡結語

是以說花魁從被賣入遊廓起就已經注定了她“籠中鳥”的命運,要麼終老籠中,被遊廓榨幹最後一滴油水。要麼等到年老色衰,退入塵凡,度過凄慘的殘生。能夠得到好歸宿的花魁可以說鳳毛麟角。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2">日本“花魁”的消亡</h1>

花魁之是以不凡就是因為她的“與衆不同”,而她的消亡也是因為“與衆不同”。

花魁作為遊廓中的頂級存在,自然要與衆不同。甚至連她們的出行都帶有很強烈的儀式感。這種出行儀式就被稱為“花魁道中”。

在這種出行儀式中,花魁不僅要穿着精美華貴的服裝,還要帶上各種精心搭配的裝飾品,再加上服侍她的老媽子、侍女、随從、保镖一幹人等,可以說是前呼後擁,十分惹眼。

日本花魁:地位比客人還高,過3關才得佳人青睐,但28歲就得退休日本“花魁”的由來在日本當“花魁”沒那麼簡單一入“花魁”深似海日本“花魁”的消亡結語

而且就連花魁走路的姿勢都是有特定的步法,這種特殊的步法不下個幾年苦功還真的學不會。可以說花魁出行是一件十分繁瑣而又緩慢的事。難怪日本人有一句諺語:花魁走路比牛車還慢。

雖然花魁在公元17到18世紀着實風光無兩,但正所謂“過猶不及”,由于花魁高昂的培養成本、森嚴的等級制度、繁冗的規則限制,愈發造成她們與現實的漸漸脫節。最終在18世紀末,終于被更為大衆所接受的藝妓所取代,走向了消亡。

而“花魁”和“花魁道中”則作為一種文化儀式被保留了下來,現在的“花魁道中”被作為一種獨具特色的表演形式呈現在世人面前。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9">結語</h1>

“花魁”作為一個特殊時代的特殊産物,就如轉瞬即逝的昙花一樣,貌似富麗堂皇,到頭來也隻是個令人唏噓的悲哀。

日本花魁:地位比客人還高,過3關才得佳人青睐,但28歲就得退休日本“花魁”的由來在日本當“花魁”沒那麼簡單一入“花魁”深似海日本“花魁”的消亡結語

正所謂:“淚濕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紅顔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

不論是中國還是日本的“花魁”,其實都是舊時代男權社會對女性的一種不公正與歧視。相信不會有哪個女孩生來就希望成為“花魁”的。希望世間不再有這樣的悲劇,不再有這樣的無奈與辛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