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童之夏》是繼《千與千尋》後首次入圍“第31屆日本電影學院獎”的動畫電影。
河童是日本神話中的傳說生物,有鳥的喙、青蛙的四肢、猴子的身體及烏龜的殼,如同多種動物的綜合體。傳說其弱點為頭頂的碟,隻要誘騙河童彎身,讓他頭頂碟子裡裝的水流盡,他就會精力盡失。河童是水中的精靈,被當做是河神受到群眾的膜拜,也有一種說法是河童是水神的使者,由水神降下的霜幻化而成。(來自百度)
近2.2小時的動畫,數度淚目,深深喜歡這部動畫裡自然景色、治愈系的音樂(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放着影片的專輯音樂)、溫暖的劇情以及透露的人與自然哲理。
「恐懼會帶來什麼?」
開場的第一幕便直擊人心,百般揪心。有着螢火蟲的甯谧之夜和突然的刀血之光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深夜裡,河童的父親懇求武士大人不要将自己的栖息之地變為農田,并準備了大鯉魚要伺機送上,隻為求得留下河童們的安身住所。
半夜裡突然冒出的能講人話的蛙形河童已經讓武士大人吓一大跳,老河童的要求更被其認為是冒犯,對妖怪的恐懼和對地位面臨喪失的恐懼,武士不時想象着河童還有很多同黨潛伏周圍要發起攻擊,這個想象出來的恐懼讓武士大人揮起了手中大刀朝老河童砍去,老河童被劈兩半鮮血淋淋,老河童的孩子抱着鯉魚呆在一旁,武士大人盡也同樣奔過去砍,地震的發生才讓小河童逃過一劫。武士面對地震導緻的大地崩裂大喊着“鬼啊,有鬼啊!”,殊不知鬼隻存在于他的心中。
本是手無束縛之力的瀕臨無家可歸的小小生物發出的微弱請求,人類卻自我放大成一個猛型怪物要吞噬自己,殊不知内心的恐懼才是那個巨型怪物,把魔爪伸向無辜生靈。
内心恐懼的武士隻有大刀,于是用大刀捍衛自己的威嚴與性命,内心平和的人心中有愛與慈悲,是以愛與慈悲是他的溫柔武器。
不禁要問,我們心中的武器是什麼?
「絆腳的石頭」
上原康一在河邊總是被同一塊石頭絆倒,他非常惱怒,于是将石頭從泥土裡拔起,猛力扔到牆邊,沒想到摔出一個化石。後來才發現裡面是小河童。是以,絆倒自己的石頭或許就是上天帶給你的驚喜與寶物。
康一為河童取名為小咕,從此開啟了一段又一段的故事。
「用腦波說話」
半夜的雨聲敲醒了河童小咕,小咕想要出去,用盡各種方法都開不了門,狗狗大叔用腦波說話,教小咕開門。地球上這麼多物種,好像隻有人類會用豐富的語言交流,用“說”來表達,其他生物間是否都是靠腦波呢?正因為腦波代表了心之所思,無法人為修改和掩飾,是以直接、真實。語言可以修飾虛假的心靈。
小咕跟半夜遇見的小童子交流後,告訴康一不要再尋找其他河童了,康一說萬一小童子騙你呢?小咕回答:我們的夥伴是不會撒謊的,隻有人類才不講信用。
讓我想起阿米爾汗那部《我滴個神》,從外星球來的pk告訴女記者賈古他們星球的人交流都靠心,不需要說話,大家的表達都是透明的。
為何我們不能用腦波交流?是進化中這個能力被收回去了嗎。
「何為自由」
要出去玩水的河童小咕對狗狗大叔說:你要不要去?我把繩子給你解開。
大叔:不用,這家人對我有恩,這是解不開的。
小咕:那樣不是就沒有自由了?
大叔:也不是這麼說,正因為有了它的保障,我才得以有口飯吃,比起那些流浪狗,我已經好太多了。你一定好好好回來,這家人不是壞人。
小咕:我明白,因為這裡有你們在。
狗狗被繩子束縛,除了行動被限制,心靈亦被自我限制了。
後來大叔帶着小咕逃亡的路上,小咕解開了它脖子上的項圈與繩子,解除了可能會被人類抓住繩子而失去自由和生命的危機,同時也拯救了自己。幫助他人解除束縛,也是給自己更大的自由。劇中有很多媒體将康一家圍得水洩不通的鏡頭,一天24小時盯着有河童的康一家,想要第一時間拍到驚天大新聞,扛着錄影機哪都不能去,束縛别人的同時也束縛住了自己。
「回到自己的樂園」
康一帶着小咕去遠野尋找其他河童,跳入途中小河塘遊泳的小咕仿佛回到了自己的樂園,天性被釋放出來,自由自在水中玩耍,隻有耳邊的風和徜徉的水。
被人們追逐到無處可逃的小咕花費巨大的力氣攀向高聳的塔頂,它要帶着父親的殘手尋找沒有人類的安身之地。可是站在塔頂環顧四周,到處都是人類的窩。
人哪,總說失去了樂園,其實是探究别人的樂園太久,忘記自己本身就有樂園。
收回眼巴巴的目光,放開别人的樂園,便能回到自己的樂園,也将獲得真正的自由。
「聚光燈」
蜂擁而至的關注,不一定會帶來聚光燈的閃亮效應,卻是生活的困擾,就如康一家被媒體包圍後,煩惱到隻能在家捏爆塑膠膜的小泡泡進行減壓。
媒體扛起的一台台大炮式的錄影機,開啟對當事人的狂轟亂炸,直到對方體無完膚。如果是抱有善意的正向發揚與傳播,大炮式的錄影機就立即轉型成一個大大的太陽,隻有光亮與溫暖。如果你是媒體人,你選擇當大炮還是選擇當太陽?
很多人本來是在散步、在欣賞美景、在去往各個目的地,當小咕出現時都忘記自己本來要幹嘛,一路狂追,隻為了追到後的“一千萬”。
「人類總是會變的」
狗狗大叔看着因為要上電視興奮的康一,對小咕說:人類總是會變的。同時也想起了它的前主人,從非常好的玩伴到因為自己在外受欺負而把氣撒在狗狗身上,最後狗狗忍受不了經常性的痛打,逃離了。
可是在狗狗彌留之際,想到的還是對前主人的諒解,還有小時候在山坡玩耍的美好場景。
“總是會變的”,可以是變好,也可以是變壞,你會選擇變好還是變壞?小咕在康一家生活了一段時間,如果沒有善意、尊重,它不會将自己托付給他們,康一一家尊重小咕的生活,盡最大可能給他最合适的環境,最後忍受深深不舍,将小咕送至适合它生存的大自然,在那裡,森林深處有亮光。
「真的是災難嗎」
攀爬到塔頂的小咕筋疲力盡,頭頂的小碟(那是河童吸水的地方,如果沒有水就會虛弱)已幹幹的,就在想要放棄的自己的時候,空中聚集起一團烏雲,神龍在雲裡飛遊,随即開始下雨,救命的雨水也讓小咕燃起重生的希望。
烏雲團、神龍、雷電……人類看作是恐怖甚至災難的來襲,可是風雨雷電,難道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嗎,大自然很清楚哪些生靈需要被拯救。
「許願」
小咕在森林深處的許願:這裡的守護神啊,請您允許我和父親在貴地暫時栖身,并能捕捉一些魚,賴以生存。相比我們要财富、要美貌、要名利地位的許願,簡直簡樸至極。
我們求錢、求愛、求健康、求名利、求各種各樣,心誠嗎?還是因為恐懼而求?心中若無恐懼,還需要求嗎?
「人與妖怪」
小咕被送到蜥蜴怪那裡,初見蜥蜴怪的時候它是人形,它告訴小咕:要掩人耳目的話,還是變成人的樣子最保險。
啊,如果有一種變異,隻要人的心裡有邪惡就會變成怪物,是否每天都會進行怪物總動員。
其實哪有什麼妖怪,是人類自己内心演變出來的而已,就算有妖怪,和人内心的妖怪比起來,也是小巫見大巫。
「好好睡」
最後,用小童子的一首歌,願所有人每天都能好好睡。
“花兒開了,風兒吹着,雪花飄舞,一切都消失了,但是我卻在此,你又是為何在此。睡吧,睡吧,不論何時都好好睡,隻有明天,會真實到來。那堅守義禮神明呀,呐,睡吧,睡吧,快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