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吳念真《人間條件》15年 原班人馬重返人間

吳念真《人間條件》15年 原班人馬重返人間

距離首演15年、吳念真《人間條件》将再重演了!這部讓他從電影、電視轉戰舞台劇的經典作品,吳念真說:「《人間條件》為我的人生岔出一條截然不同的路。」

吳念真表示,電影導演比舞台劇導演稍微輕松一點,他說:「電影可以跳鏡頭,甚至剪接,但舞台劇是開放式的空間,隻能仰賴演員,導演在正式演出時是毫無作用的,特别是遇上演員講錯台詞時,隻能在旁邊緊張得肚子痛,什麼也不能作。」

但也因為失敗了不能重來,布景機關卡住了也得繼續走下去,「我和綠光劇團的演員們感覺更像是一家人,這次重演像是久别後的重新團聚。」

吳念真表示,《人間條件》是向他的偶像、日本「庶民導演」山田洋次緻敬的作品,他說:「通俗是一種公益,做一出讓不分年齡的台灣人,都可以獲得安慰、有所共鳴的戲并不容易,我最大的心願是希望《人間條件》可以演野台戲,讓更多沒辦法進戲院的人看到。」

2001年,吳念真在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的建議之下,把原本推出為電視劇的《人間條件》變成舞台劇,沒想到推出之後大受好評,引起風潮,15年來6度加演,至今累計場次53場,共8萬5千多名觀眾看過,同時也陸續推出人間系列第2、3、4、5、6集,第7集也在醞釀中。

《人間條件》描述一名過世的阿嬷,因為心願未了而重返人間,附身在孫女阿美身上,而阿美的爸爸是新興裡的裡長伯,每天都有裡民到家裡來泡茶,順便簽賭六合彩,鬥嘴、打打鬧鬧,鄰裡間不分你我的樸實景況,就是台灣市井小民日常生活的模樣。

活在人間的必備條件是什麼,吳念真說,是「愛」和「了解」,吳念真表示,《人間條件》用「溝通」傳達愛與了解,「人和人應該坦承,沒有敵意,劇中阿嬷之是以回魂,也是因為想溝通未了的心願。」

吳念真表示:「我在我爸生前很少和他說話,他的故事都是别人告訴我的,為什麼最親近的人卻是這麼陌生。是以在後半段,我安排裡長伯和他母親透過還魂溝通,化開彼此心結,兒子也完成母親心願,想想有時對一個人的恨和疑惑,如果有機會攤開來,會發現不過都是誤會而已。」

15年後請回原班人馬重演《人間條件》,包括李永豐、黃韻玲、锺欣淩等演員,吳念真表示:「《人間條件》改變我最大的是和這群演員變成一家人,這次重演像是久别後的重聚。」

《人間條件》将在5月25至29于台北城市舞台演出,6月23日至25日于高雄至德堂、7月22至23于台中中山堂、9月2至3日于台南文化中心、7月29至30日台北國父紀念館演出。

(中時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