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岩井俊二:困在青春裡的男人

作者:神評精選

青春情結,大概是所有心懷熱血和情懷的人的執念。青春流露在光影交融間,或片面或普世地,展露着她的容顔。日本導演岩井俊二,用自己的方式回饋着青春該有的情結。

随着日本新電影運動的進行,1990年日本湧現了一大批年輕導演,最具代表性的莫過于岩井俊二。

岩井俊二:困在青春裡的男人

(圖/ 岩井俊二)

在成為一名職業導演之前,岩井俊二就為日本富士電視台拍攝過多部短片。拍攝完成了《鬼湯》(1992)、《無名地帶》(1993)、《煙花》(1994)等多部影視作品。

“那段時間,我還在摸索适合自己的電影語言,作品幾乎都在關注日本底層人士的生活狀态,嘗試過寫實的風格,也有誇張怪誕的風格。”現在看來,這段拍攝電視電影的經曆,對岩井俊二的電影,尤其是轉型頗有影響,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在七年的調整期裡,我并沒有離開電影行業太遠。當初的拍攝經曆不斷出現在我的腦海中。”

1995年,岩井俊二憑借電影處女作《情書》引起全日本大範圍轟動。

岩井俊二:困在青春裡的男人

(圖/電影《情書》)

“拍青春愛情片,可以給人帶來力量讓人保持新鮮水潤的狀态。其實,我希望這樣的狀态可以保持的長久一些。”

岩井俊二十分善于描寫和刻畫,暗戀的情愫和少男少女的悸動,在《情書》這部電影中被展露無遺。《情書》也是一個很遺憾的愛情故事;或許越難得到的愛情,越有獨特的吸引力吧。“我喜歡細膩的叙事風格,它也許是我在電影界裡細膩的掌紋。很多時候,生活就像一枚再普通不過的果實。你隻有切開它,然後用放大鏡細細觀察,才能發現它獨一無二的魅力。對我來說,錄影機就是那個放大鏡。”

也有人說,岩井俊二是一個用女性思維思考的導演。

岩井俊二:困在青春裡的男人

(圖/電影《四月物語》)

在《四月物語》中,岩井俊二将女主角對愛情既渴望又膽怯的心裡展露無遺。不能不讓人贊歎一位男導演竟然能創作出如此接近少女内心的作品。當被問道作品之是以這麼細膩是不是因為自己有類似的年少感情經曆時,岩井俊二笑着否認。“我的初戀發生在國小,沒有牽手,沒有告白,是一場純粹的單戀。”其實,這種狀态才是大多數人的常态吧!這樣的狀态之下,是直白的純粹,也是岩井俊二無人能及的映畫風格。

18歲少年的電影夢,是從一部名為《慶子》的電影開始的。

岩井俊二:困在青春裡的男人

(圖/電影《花與愛麗絲》)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岩井俊二愛上了電影,高三時候就提前加入了電影社,足足待了六年。這期間,他把沒人用的機器裝置搬回家,獨立拍攝了十餘部短片。“我喜歡寫詩、寫小說,也喜歡音樂、繪畫,對我而言,電影是能把這些興趣愛好融合在一起的事情。這是我選擇拍電影的初衷。”

永遠年輕着的岩井俊二被興趣點燃,一路随着他的作品一起成長。如果給岩井俊二打上了絕對小清新的标簽,實在是有失偏頗。

岩井俊二:困在青春裡的男人

(圖/電影《燕尾蝶》)

1996年的《燕尾蝶》可以說是岩井俊二裡程碑式的作品。他為人們展現的青春不再是清澈美好的,而是殘酷和決絕的。青春縱然應該充斥着美好與希望,然而這并不是人人都能奢求獲得的,在絕望之後成長,捕捉破繭成蝶的瞬間,也是岩井想要傳達的。正如日本文化中的“菊與刀”,美和殘酷交織,傾吐出一種極端且犀利的動人。

2001年的《關于莉莉周的一切》直擊現實,觸及了整個日本中學生群體,視野相當廣闊。但制作又不失他一貫的精緻、細膩,其影響力不在《情書》之下。

岩井俊二:困在青春裡的男人

(圖/電影《關于莉莉周的一切》)

“拍攝《關于莉莉周的一切》之前,為了搜集最真實的資訊,我曾經花費大量時間,去日本的各大中學生論壇潛水,了解到當時青少年最關注的熱門話題,以及他們的網絡語言。結果令我相當震驚。”岩井俊二把他的前期調查,融入到了電影之中。于是,人們看到了日本中學生生活中真實而不為人知的一面——校園暴力、援助交際、音樂、友情…… “影片中的那些人都還應該過着自己的生活。這十年間,他們應該發生了很多變化。是以,我在影片中為觀衆留下了想象空間。”說到這個話題,岩井俊二皺起了眉頭,“當時,他們的生活很灰暗,每每考慮到他們的将來,我都會非常心痛、擔憂。”

“我不是一個天才導演,我經過了很多的失敗,然後才慢慢培養出對電影的愛好。直到現在,我寫劇本時總是擔心,這些東西被拍成膠片後,會不會變成蒙滿灰塵的盒帶沒人理睬。我認為,用全部生命都不能拍一部最好的電影。”

岩井俊二:困在青春裡的男人

岩井俊二用一種獨到的理性思維不斷認識自我,不斷調整姿态。别具一格的美感,是他人無法模仿的高度。青春的答案,就交給永遠年輕的人去回答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