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望是人遭受磨難的根源。誠然,欲望可以使人得到快樂和幸福;但這快樂、幸福的背後卻是苦難,樂極是要生悲的;一切欲望實作之後,卻也免不了災難。——尤素福·西巴伊
人生在世誰都不是無欲無求,有人沉迷身體的欲望,有人貪圖權利的欲望,有人癡迷金錢的欲望等,有人說有欲望也是一種追求,是仰望幸福生活的源動力,但欲望又不同與追求,它往往會讓人癫狂而迷失。
一旦墜入欲望的深淵,人将徹底淪為欲望的奴隸,再無解脫之日,那短暫的歡愉之後,有的将隻是樂極生悲的悲涼和慘淡,是一場萬劫不複的災難……
在如今的生活裡,人們變得越來越物質化,為了滿足内心的欲望,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背負上沉重的債務變成了車奴、房奴……
蕭伯納說:“生活中有兩個悲劇,一個是你的欲望得不到滿足,另一個則是你的欲望得到了滿足。”
在欲望的支配下,我們真的幸福嗎?
1994年上映的《二嫫》,導演周曉文便以流暢的手法,反映了90年代大陸社會物質化的現象,同時也寓言了現代化程序中,村莊和人心的改變,即便如今,我們仍能從影片的角色中找尋到自己的影子,欲望的種子從未曾熄滅。
作為第五代導演,周曉文的名氣雖然遠不及張藝謀、陳凱歌等人,但他的作品卻獨樹一幟,他通過自己的鏡頭,将影片中的每一個故事,都講述地多姿多彩,搖曳生輝,發人省心。
這是一個關于女人的悲劇故事,這是一個勤勞能幹的女人,在淪陷在欲望的深淵,窮其一生,為滿足心靈的欲望,購買了一台連縣長都望而卻步的29寸彩色大電視,卻榨幹了所有的生命精髓。
古希臘寓言作家伊索曾說“虛榮是災禍的根源”,但很多時候,人們都會任其生長吞噬理智,為了虛榮滋長心底的欲望,我們總以為得到它就能赢得屬于自己的榮光,可到頭來,卻隻發現這是一個虛無的、騙人的無聊東西,而此時留給自己的卻隻有千瘡百孔的迷茫……
《二嫫》看似荒誕的故事,卻如一面鏡子般,折射着我們自己狼狽的影子。
<h1 class="pgc-h-center-line">心有天高,命比紙薄</h1>
二嫫是女主公的名字,老人們都信奉給孩子取個賤命好養活,而嫫便是這樣一個賤名,但說起來頗有來曆,嫫是取自古代四大醜婦黃帝次妃嫫母,意為貌醜而賢德。
不過名字隻是一個代名詞,并非是二嫫的形象展現,她長得一點都不醜,甚至在中村婦裡,她的顔值還屬上乘,而且為人勤快能幹,還以一己之力,撐起了整個家。
這是一個苦命的女人,生活裡有着太多無法言說,早年丈夫在村裡其實是有些威望的,但後來因為傷了腰,不僅丢了村長的職位,再無法幹重活,家庭的擔子都落在了二嫫肩上,更遭糕的是連男人的雄風也丢了。
此後的日子每況愈下,二嫫成為了整個家庭的支柱,而隔壁瞎子家的日子,卻截然相反,蒸蒸日上的生活羨煞旁人。
瞎子并不是真的瞎,隻是年少時,因眼睛小,被衆人調笑而來的外号罷了,而今他的小眼睛更是高瞻遠矚,不僅有着全村唯一的卡車,還有着令人羨慕的電視機,日子過得紅火的幾乎無人能比。
誰養家,誰在家裡就有着絕對的話語權,掙不了錢的男人,一樣在家裡挺不直腰杆,連着這個曾經在村裡指點江山的村長,也一樣如此,變得畏縮,敢怒不敢言。
可屋漏偏逢連陰雨,今年果子樹被冰雹全砸了,因而供銷社下發通知,表示不再統一收購村民編的果筐。
聽到消息的二嫫,眼前陣陣發黑,她起早貪黑,整整編織了一個夏天的果筐,說不收就不收了,白辛苦事小,一家老小吃喝拉撒的生活節奏也會被徹底打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肩上沉甸甸的擔子,讓她感到絕望。
瞎子輕輕松松的一句話,對她來說卻是天籁之音,瞎子承諾幫他們拉到縣城裡出售。
二嫫的男人雖然如今活得狼狽,但仍舊喜歡聽大家叫他村長,不管大家是帶着調侃也罷,嘲笑也好,終歸能給他一絲心裡安慰。
然而二嫫卻“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身體在二嫫熬制那麼多湯湯水水後,依舊沒有絲毫好轉,而兒子虎子也一樣總是有事沒事,往對方家裡跑,被電視迷走了魂。
二嫫心比天高,卻命比紙薄,兒子和丈夫是一點不争氣,讓她隻能自己拼死拼活幹活,找尋優于人的機會。
瞎子的媳婦與她頗為不對付,兩人一見面總得拌幾句嘴,村野山婦可沒有罵人不揭短的高貴品質,字字句句都往人心裡捅刀子。
二嫫最忌諱被人罵守活寡,而瞎子媳婦哪哪都比人強,唯獨沒有生下一個兒子,遭人非議,兩家的女人便是我看你不順你,你嫉妒我比你活得好,分分鐘就能掐成一團。
兩個女人雖然時常掐,但不妨礙瞎子總想幫二嫫一把,而對瞎子,二嫫何嘗不仰慕呢?
瞎子開着車風格的往返縣城,家裡的電視也是全村人的心頭好,與對方的門庭若市相比,他們家可謂是門可羅雀。
在夜裡聽着瞎子家傳來的電視聲、歡笑聲、夫妻間的調笑聲等,二嫫心裡就有着無數的火氣向外冒,于是隻能穿上衣服起身,将所有的精力都發洩在做麻花面上。
人生總得有點奔頭,給兒子買台更大的電視,讓全村人都羨慕的念頭,在二嫫的心底油然而生。
<h1 class="pgc-h-center-line">被虛榮欲望吞噬的理智</h1>
在影片中,這個女人宛若上了發條一般,總有發洩不完的精力,何嘗不是一身欲火無處渲洩?
在鏡頭裡,有一個細節十分耐人尋味,那便是二嫫總是在用腳和面,在一般人眼中,這是有違常理的,畢竟不是斷臂的殘障人士,和面本該是雙手的義務。
這裡以腳和面,其實是導演自有用意,實在含蓄地暗示“性”,在性文化中,男人自古有戀足的癖好和傳統,而三寸金蓮便是最好的佐證。
在影片二嫫則是一個欲望的載體,不過作為一個傳統女性來說,身體得不到欲望的滿足時,便隻能通過轉變來達到另一種滿足,而電視機便成為她欲望的轉移點。
借着賣筐的由頭,瞎子帶着二嫫來到縣城見了世面,無論是街頭警察的塑像,馬路上的小汽車,還是無處不在的外國人頭像等,都讓她感到新奇,同樣的還有對未知事物的滿然和驚恐。
二嫫對縣城裡那一台,連縣長都可望而不可及的大電視機情有獨鐘,覺得能擁有這樣台電視機,人生将會變得異常圓滿,很多遺憾和痛苦也将遠去,于是她開始拼命做麻花面賺錢。
當然總少不了得搭乘瞎子的卡車,而一來一往間,兩人的關系也在悄然間發生着變化,甚至瞎子還大方地請二嫫下了館子。
吃飽喝足的兩人回到家中,但面對二嫫丈夫的詢問,二嫫卻本能的撒謊說兩人沒吃飯,二嫫和瞎子之間的關系也至此變了味,而二嫫的丈夫和瞎子的媳婦更是早早察覺了其中的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但因為沒有掌握着經濟大權,便敢怒而不敢言,隻能旁敲側打。
這不面對二嫫丈夫端來的四大碗面,二嫫和瞎子也隻能硬着頭皮吃掉,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村長,也終于再一次揚眉吐氣,讓兩人隻能打掉門牙肚裡咽。
可這并不妨礙瞎子想要讨好二嫫的心,瞎子在縣城的飯店裡給二嫫謀了一份差事,做的營生便是二嫫擅長的麻花面,不過飯店裡用的是機器,不僅省勁還能賺錢,二嫫一聽便樂壞了,根本不顧丈夫的意見,一意孤行踏上了打工路。
這一走,很多事都再回不到原點,當虛榮、欲望吞噬了理智,或許你能獲得片刻的歡愉,但一切都将走向一個不可預見的方向。
在飯店裡,二嫫憑借出色的手藝,幹得風生水起,不過,不久,後廚一個同僚便因使用和面機時操作不當而引發事故。
同僚被壓斷手,失血過多,急需輸血,而二嫫恰好與其血型相同,無奈獻了血,農村的女人沒見識,一度被吓得臉色青黃,但看着意外收獲的一份報酬,二嫫仿佛打開了賺錢的新大門,恨不能立馬獻掉一身的血,去換取那台大電視。
找到了賺錢的門路,二嫫更是上足了發條,開始拼命賺錢,生怕那台電視在哪天便被人買走了。
賺錢的欲望在滋長,而身體的欲望何嘗不在叫嚣?往返縣城的路上,二嫫與瞎子更是頻頻接觸,一個丈夫無能,一個妻子生不出兒子,這孤男寡女的兩人又怎麼能不惹出一點是非呢?
這天回程的路上,瞎子便因頻頻看二嫫,就刮倒了邊上的一輛驢車,盡管毛驢并沒大礙,但奈何趕毛驢的大爺卻碰起了瓷,愣是訛了瞎子五百。
這筆錢都能買一頭新毛驢了,但不知是瞎子好心,還是心不在焉,無心糾纏,很爽快地就付錢了解了此事。
轉眼間,夜幕降臨,瞎子卻在半路上靠邊停了車,嘴上說着車抛錨,今天修不好了,人卻直接撲向了二嫫。
兩人在半推半就間突破了道德的底線,第二天直到日上三竿,兩人才在沉睡中醒來,做賊心虛的二嫫愣是沒敢與瞎子一起回去。
食髓知味,沒有道德底線的束縛,二嫫開始沉迷于欲望之中一去不複返,而人在喪失理智,淪為欲望的奴隸後,便注定會鑄就人生的悲劇。
<h1 class="pgc-h-center-line">淪欲望奴隸注定的悲劇</h1>
時常奔波在縣城之間的二嫫和瞎子,自此成為了一對快活的露水夫妻,身心得到滿足的二嫫,身上更有使不盡的力氣,平時在飯店裡加班加點幹活,閑暇時便抽空去醫院賣血。
次數多了,二嫫也學精了,總會在抽血前,飲上3大碗鹽水,據說這樣水和血便會參半不傷身,但她不知道這樣如此頻繁的抽血,她的身體依舊會不堪重負。
拿着自己以健康換取的錢,二嫫也俨然成為一副城裡人的模樣,她學着敷面霜,穿胸罩,給家裡的丈夫和兒子,買一件件雪白的襯衫,而她最大的目标仍是商場裡那台連縣長都買不起的大電視。
平靜的日子,直到被瞎子發現她在賣血,才開始出現波瀾,原來二嫫之是以在飯店拿的比别人多,其實都是瞎子悄悄給她的補貼。
二嫫雖然窮,但也絕非是什麼錢都拿,她有着起碼的自尊,自認為臉面值千金,在得知真相後,為賺錢拼死拼活的二嫫卻毫不猶豫地将錢悉數還給了瞎子。
二嫫其實對瞎子動了真情,因而不介意與之發生關系,但面對瞎子願意養卻不願娶的态度,她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因而快刀斬亂麻,結束了這段感情,也結束在縣城裡的工作。
可是千算萬算,沒有料到在村裡,關于兩人的流言蜚語已經漫天飛舞,在瞎子媳婦話頭話語的擠兌下,兩人大打出手,讓全村人看了笑話。
身體虛弱的村長窩在家裡沒敢吱聲,還是趕回家中的瞎子将兩人徹底分開,不管日子有多難,生活總得繼續,在一團亂麻的時光裡,電視機成了二嫫心裡最大的執念。
她依舊早起貪黑的趕工做麻花面,然後拿去縣上售賣,一門心思的想着攢錢買電視,隻是不同以往,二嫫再沒有搭過瞎子的順風車。
一次兩人在路上偶然相逢,他們不再親密無間,但過往的點點滴滴并不能那樣輕易抹去,瞎子告訴二嫫:你是好人,我不是好人了!
不久後,村裡便傳出了瞎子在縣城玩女人,被地痞打成了重傷,别人清不清楚其中的緣故,二嫫卻知道瞎子是為了給她洗白,自己壞了名聲。
可是社會對男人是包容的,但對女人是苛責的,男人無非是落個風流的名聲無關痛癢,但女人,大夥便恨不得将其浸豬籠,以禁效尤。
對于瞎子的犧牲,二嫫的丈夫樂見其成,瞎子再不似從前那麼風光,而他也洗刷掉了村裡人眼中他頭頂上的那片綠草,在家裡也能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占盡風頭。但瞎子的媳婦便隻能哭天摸地,反而對二嫫日益親近,兩家人不再如之前那般水火不容。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日複一日的辛苦勞作下,二嫫終于攢夠了買電視的錢7000元,在一件襯衫10元,一頭毛驢500元的年代,電視機無疑是一個普通人連想都不敢想的奢侈片,但毫無用處的電視,卻是這個家徒四壁的女人,心中唯一的執念。
于是兩家人便熱熱鬧鬧地去喜提大電視,破舊的屋子,房門窄小的都無法順利将電視迎進門,最後還是好不容易通過窗戶才搬了進去,然而這個貧窮的家庭,連一個擺放電視的物件都沒有,萬般無奈之下,隻能将其放在炕上。
村裡人吆五喝六地都來她家湊熱鬧,對二嫫的丈夫總少不了一句句奉承話,而村長也宛若重回了昔日的榮光,神采飛揚,相反瞎子的家裡卻片冷清,兩家人的處境正好180度大反轉,連瞎子媳婦都忍不住慫恿瞎子再換一台大電視。
然而熱鬧都是别人的,買到電視得償所願的二嫫,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氣神,變得憔悴虛弱,她倚在電視機旁宛若一尊雕像般,供大家一同觀賞,她的人生又一次迷茫。
她為買到電視拼盡所有,到頭來便隻剩下一具破敗的軀體,成為了大家眼中的一個笑話,當我們淪為欲望的奴隸時,人生注定便是一場悲劇。
人們因攀比而虛榮,因虛榮而沉迷欲望之中,但欲望往往是人生不幸的禍首,正如二嫫一樣,在影片的最後,入目的隻有一片電視裡的雪花,你就一無所有。
正如聽過的一個故事,夫妻倆辛辛苦苦打拼買了一套海景别墅,還雇了保姆和保安,并養了狗,但為了房貸日益奔忙,根本沒機會待在别墅裡享受,反而是保姆和保安住着他們的别墅,溜着他們的狗,還談着甜甜的戀愛,生活好不自在!
在時代的背景下,很多人都一頭紮進欲望的深淵,貪圖享樂、沉迷物質,但快樂幸福才應該是人活一生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