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9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趙立堅表示:“就像此前我的同僚(華春瑩)向大家展示的那樣,美西方在涉疆問題上有驚天大陰謀”。

趙立堅強調,抹黑新疆棉花隻是陰謀的一部分,它們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攪亂新疆,進而遏制中國的發展。
驚天大陰謀——遏制中國
近日,外交部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向在場記者展示了一段視訊。在這段視訊中,美國前陸軍上校勞倫斯·威爾克森在演講中,直接道出了美軍遲遲不從阿富汗撤軍的三條真實原因,其中有兩條都是為了遏制中國發展。
威爾克森大言不慚地說道,中情局在阿富汗駐軍,就是想在中國境内制造混亂,直接從内部搞垮中國。在視訊結束後,華春瑩強硬發聲:美方自導自演的這場戲,是時候收場了!
趙立堅表示,中國的市場是始終向外國企業開放的,中國也一直在創造良好的對華投資環境,但是也希望在華經營的有關企業,不要成為某些政治勢力的工具,更不能挑戰中國的民意。
抹黑中國棉花的背後,是極大的經濟利益
這輪碰瓷新疆棉花的風潮,始作俑者是BCI,也是一家号稱自己是非盈利組織(NGO)的機構。該機構受歐美政府承認,為全世界的棉花制定一個統一标準;那麼問題就來了,這家機構真的是非盈利的嗎?如何保證其評級的公平性?
BCI盈利嗎?不盈利;那麼它的運維費用是從哪裡來的?美國給的。2016年,BCI收到了來自美國“金主”——美國國際開發署的贊助;這家機構被指是專門對外進行滲透的“間諜組織”。它們的目标是通過滲透像BCI這樣的非營利組織,來操縱某些國家的政治程序。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棉花生産國,但是在棉花出口量方面,美國依然占據世界頭把交椅。在此情況下如果中國掌握了棉花的定價權和品質标準,那麼對于美國來說,将會面臨直接的經濟損失;是以美西方才會專門“碰瓷”中國棉花。
到底誰的棉花沾滿鮮血
在3月29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趙立堅列出一組資料,即中國7成棉花已經實作了機械化生産。而在此前記者對于采棉者的采訪過程中,他們都表示選擇幹這個工作完全是因為收入高的原因。以一名婦女的勞動量來說,采一天棉花能夠獲得300元左右的報酬,而在棉花成熟的幾個月内,她們能掙到比本地幹活更高的工資,這也是她們貼補家用的一種方式。
早在1802年,美國就成為棉花出口大國,而這樣的出口量卻是建立在黑人奴工的鮮血之上的。在美國南北戰争之前,棉花生産是美國南方最重要的經濟來源。而當時的棉花生産還要完全依靠人力,這也使得美國南方大量購買黑人奴隸。
為了提高棉花生産力,南方奴隸主們會采用非常嚴酷的手段對待黑奴,可以說每朵棉花上都沾滿了黑人的鮮血。南北戰争結束後,美國對于黑人的歧視一直沒有根除,并且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編輯:(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