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董存瑞英雄事迹遭到質疑,戰友挺身而出為其發聲:我當時就在現場連長叫他“小黑子”危急關頭挺身而出有人質疑後,程抟九等人站出來發聲結語

作者:看網

1948年,年僅19歲的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戰役中,用身體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動引線,随着一聲巨響之後炸掉了阻礙解放軍前進的敵人碉堡,為解放隆化掃清了最大障礙,可惜這個年輕的戰士卻在一瞬間粉身碎骨,就連屍骨,也找不到一點點。

随着時光流逝,董存瑞的英雄故事深入了很多愛國青年的心中,但是卻也遭到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質疑,在2006年的時候,居然有人質疑董存瑞英雄事迹的真實性,他當年的戰友程抟九得知後坐不住了,專門站出來為其發聲,以正英雄之名。

董存瑞英雄事迹遭到質疑,戰友挺身而出為其發聲:我當時就在現場連長叫他“小黑子”危急關頭挺身而出有人質疑後,程抟九等人站出來發聲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連長叫他“小黑子”</h1>

董存瑞個子不高,還有些胖胖的,膚色也比較黑,是以連長和教官給他取了一個外号叫“小黑子”,不過這個綽号除了連長和教官喊之外,其餘的人還是很少會這樣喊的,程抟九通常叫董存瑞為“六班長”,因為他的職務就是六班班長。

程抟九在當時擔任的是32師政治部宣傳幹事,和董存瑞他們接觸比較多,是以程抟九對董存瑞這個年輕的戰士印象也是十分深刻的,在他的印象中,董存瑞不僅是連長口中所謂的“小黑子”,更是一個在戰場上無所畏懼的英雄。

1948年5月24日,是11縱隊接到指令總攻隆化的前一天,當天六連召開了總攻隆化的宣誓大會,在會上對大家進行了分工,為了達到攻擊的最佳效果,還專門成立了突擊隊。

當時的突擊隊主要由爆破大隊、投彈大隊、火力支援大隊以及彈藥支援大隊四個大隊組成,在四個大隊中,爆破大隊是本次總攻的核心隊伍,為此隊伍提出,想要參加爆破大隊的就自願報名,當時董存瑞是第一個報名參與其中的。

董存瑞英雄事迹遭到質疑,戰友挺身而出為其發聲:我當時就在現場連長叫他“小黑子”危急關頭挺身而出有人質疑後,程抟九等人站出來發聲結語

報名之後,董存瑞還點将郅順義為投彈大隊隊長,另外兩名戰士分别擔任火力支援大隊以及彈藥支援大隊隊長,董存瑞則是擔任爆破大隊隊長,帶領突擊隊正式打響了解放隆化的戰役。

<h1 class="pgc-h-arrow-right">危急關頭挺身而出</h1>

解放隆化的戰役,打得十分艱難,我軍和國民黨軍隊都投入了大量的彈藥,是以在作戰過程中,我軍的彈藥支架逐漸用完了,這為後來董存瑞炸碉堡的舉動埋下伏筆。當戰争進行到一定程度之後,我軍損失慘重,想要進入到隆化中學,就必須炸掉對面國民黨軍隊在大橋上的碉堡,因為當時唯一的一條通道就是大橋下幹涸的小河,但是這裡卻被橋上的碉堡火力覆寫了,隻有炸掉碉堡,一切才有希望。

眼看戰役進行到關鍵階段了,可是突擊隊依舊沒有取得什麼突破,這個時候營長給連長打來電話:“六連攻不上嗎?不行就換五連”,連長焦急地對營長說:“我們六連一定可以攻破”。

連長的焦急已經表現在了臉上,就在他挂掉電話那一刻,一旁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連長,我去爆破”。

這個聲音就是董存瑞發出的,連長和程抟九轉身一看,發現董存瑞和郅順義已經跳到壕溝裡,等待指令朝着大橋上的碉堡而去了。連長看了看董存瑞和郅順義,說了一句:“不行,我們六連還需要班長呢”。

董存瑞英雄事迹遭到質疑,戰友挺身而出為其發聲:我當時就在現場連長叫他“小黑子”危急關頭挺身而出有人質疑後,程抟九等人站出來發聲結語

當時董存瑞是六班班長,郅順義是七班班長,班長在戰場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再說這兩名戰士都是六連的骨幹,連長不希望他們去執行如此危險的任務,就在連長思考之際,董存瑞繼續說:“炸不了敵人的碉堡,我就不回來見你”。

連長還是不想讓他們兩人去執行如此危險的任務,但是當時已經沒有比董存瑞和郅順義更合适的人選了,連長思考了一會兒,最終還是同意了他們的請求,說了一句:“走,快走”,看着兩人邁出步伐之後,連長立刻叫機槍手作掩護。

就這樣,在機槍手的掩護下,董存瑞和郅順義艱難地去到距離橋型碉堡一百米遠的地方,此時想要繼續前進,可謂是十分危險,敵人的火力全部集中在這裡,隻要兩人一沖出去,就可能瞬間犧牲。

在這種危急關頭,董存瑞和郅順義兩人都沒有說話,隻是彼此看了對方一眼,然後董存瑞一揮手,郅順義就明白意思了,開始瘋狂投擲手榴彈掩護董存瑞,手榴彈的爆炸聲吸引了敵人的火力和目光,董存瑞是以得以順利靠近碉堡,去到了大橋下邊,随着手榴彈爆炸的煙霧逐漸散去之後,程抟九看到站在橋下的董存瑞,在那一刻,除了郅順義之外,距離董存瑞最近的就是程抟九了。

董存瑞英雄事迹遭到質疑,戰友挺身而出為其發聲:我當時就在現場連長叫他“小黑子”危急關頭挺身而出有人質疑後,程抟九等人站出來發聲結語

他清晰地看到董存瑞試圖在河岸與橋梁的交界處放置一包炸藥,可是因為沒有三角支架的原因,炸藥包放了好幾次都掉了下來,這讓董存瑞十分着急。程抟九看到董存瑞舉着炸藥包繼續前進,在走到碉堡三分之二處的時候,董存瑞跛着腳,将炸藥包用左手托起,頂在碉堡上,在大家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董存瑞右手迅速拉動引線。

距離董存瑞最近的郅順義,看到董存瑞拉動引線的那一刻,他明白董存瑞要幹什麼了,聲嘶力竭地喊了一聲“董存瑞”,随後聽到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聲,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也跟着那些被炸毀的磚石碎片一起粉身碎骨了。

碉堡炸毀了,很快解放軍就進入到隆化中學,和國民黨軍隊繼續戰鬥不到一個小時,他們就有很多選擇投降,戰争終于宣告結束,隆化順利解放,可是董存瑞的生命,卻永遠定格在了19歲。

戰鬥結束後,程抟九等人專門去到董存瑞炸毀的碉堡處,想要尋找董存瑞的遺體,可是程抟九和戰友在廢墟中徒手扒了很久,依舊沒有找到一塊遺骨,就連衣服碎片也沒有找到一丢丢,在1954年隆化縣修建董存瑞烈士陵園的時候,都是用一塊木牌代替他的遺骨,并且在木牌上寫上“以此木代替烈士遺骨”幾個大字。

董存瑞英雄事迹遭到質疑,戰友挺身而出為其發聲:我當時就在現場連長叫他“小黑子”危急關頭挺身而出有人質疑後,程抟九等人站出來發聲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有人質疑後,程抟九等人站出來發聲</h1>

時光匆匆而過,在董存瑞等烈士的犧牲下,終于赢得了新中國的成立,人們也可以過上幸福和平的生活了,那些在戰火硝煙中漸行漸遠的英烈故事,似乎在不斷老去,以至于一些吃飽沒事幹的人,居然質疑起這些英烈英雄事迹的真實性了,着實讓人寒心。

2006年,電影《董存瑞》的導演,居然在一篇電影雜志上的文章中聲稱:“當時誰也沒有親眼目睹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經過,董存瑞托舉炸藥包極有可能是推測出來的”,看到這種讓人寒心的文字之後,尚且在世的程抟九以及宋兆田,堅決站出來發聲,講述了當年自己親眼目睹董存瑞炸碉堡以及犧牲過程的經過,以幫助英雄正名。

事實上當時距離董存瑞最近的是郅順義,不過在2006年的時候,郅順義也逝世了,程抟九是距離董存瑞第二近的戰士,當時他用望遠鏡目睹了董存瑞犧牲的整個過程,英雄的故事怎麼可能存在質疑呢?

董存瑞英雄事迹遭到質疑,戰友挺身而出為其發聲:我當時就在現場連長叫他“小黑子”危急關頭挺身而出有人質疑後,程抟九等人站出來發聲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結語</h1>

近來看到一些人在網上污蔑英烈,讓人更加寒心,我們怎麼能質疑英烈的事迹呢?要不是英烈們的犧牲,換來了我們幸福和平的生活,我們今天怎麼可能安然坐在空調屋中,看着肥皂劇,發表着所謂的自由言論呢?既然連我們的幸福生活都是先烈争取的,我們又有什麼資格對他們産生質疑呢?學術研究可以存在質疑以及不斷推翻的過程,但是英烈的事迹不容置疑,我想這應該是對每個中國人的最低要求了!

備注:圖檔來源于網絡,侵權必删,歡迎評論留下有趣思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