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姻對于女人而言,究竟是可以立足的落腳點,還是無底的深淵?
我想,要尋找到最合适的答案,也隻能親身體會,才能真正讀懂一個女人的心。
從相知相愛,再到步入婚姻的殿堂,這或許就是每一個女人最深切期盼的:“結為伴侶,相守一生”。
以後的路上是兩個人攜手前行,無論風雨,不離不棄,就是對婚姻最好的诠釋,因為愛情相遇,又因為承諾相守。
這看起來似乎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日久見人心,随着時間的推移,這群曾經單純的小姑娘轉眼間變成了老姑娘,她們也逐漸開始覺醒。
生活在男人的國度裡,讓她們過得如履薄冰,也對現在的生活感到厭煩,她們開始渴望得到尊重,是渴望實作自我的價值,這一次她們決定改變,以自己的微薄力量去捍衛自己的地位。
《逃走的女人》就是這樣一部關于“女性如何實作自我蘇醒”的電影,導演洪尚秀也真正走入了女性的内心,他把自己代入其中,去追尋女性的真正需求。
本片也是故事以對話形式開展,劇情就像一杯白開水一樣,初次品嘗可能覺得寡淡無味,但越細品你會發現愈發的甘甜,這或許就是導演洪尚秀的魅力之處。
本片極具諷刺意味,層次分明的遞進式處理,從三段女性的交流折射出女性與男性的關系,在影片裡,你也會發現男人與女人的世界是颠倒的。
在女人獨處的時候,男人們被隔在門外,你幾乎無法看到他們處在相同的空間,房間内的女人們總是談論着男人。
而屋外的男人,卻總是想居高臨下地闖入女人們的世界,在他們的世界裡,女人是附屬品,是無時無刻被人需要的,進而斷定她們是離不開自己的。
而在女人獨處的空間裡,她們不再談論有關男人的話題後,整個氛圍也變得輕松起來,她們也鮮活起來。
逃離的女人,也是對這群女人真實的描寫,當她們逃離了,找到了最為合适的空間才真正找到了自我
而女主就是這樣一位逃離的女人,她拜訪了三位友人,交談自己的婚姻生活。
其他幾位主角,也都是逃走的女人,每個人都在婚姻中做出抉擇。第一個無名無實的分開,第二個有名無實的分開,第三個無名有實的分開,就像是單身的三種狀态,當情感出現問題時,女主又該作何選擇?
她總是在重複幾句話:“我想,我是幸福的,我和丈夫結婚一直以來都沒有分開過”,并且女主也一直在強調不分開才是真愛。
表面上,女主過着幸福美滿的的生活,但實際上,她也分不清現在所說的話到底是真還是假,是在陳述自己和丈夫感情堅不可摧,又是在發問,這樣的感情生活該不該走到頭?
女主是孤獨的,不斷編織着自己幸福,她向人一遍遍表達自己的生活,同時糾結的内心又想逃走,無人知曉她的故事,也沒有人知道她想要逃走的理由。
她也在和友人不斷的交流中,她也在三個人身上,看到了三種、潛在的、不同版本的自己。
本質上她們是相同的,都逃離了男人的世界。對于女主而言,她在朋友的身上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第一位朋友逃走後,則是展現了當一位女性在失去婚姻後,一個人如何獨自生活的處境,就像是在經曆一場大夢後,突然就大徹大悟了。
她的故事象征着自我,是一個女人如何在失敗婚姻裡找尋自我,同時,又能有勇氣去面對未知的生活。
而第二位朋友的婚姻,雖然已經名存實亡,面臨着崩塌的局面。可是,她卻過得怡然自得,她的故事也向女主傳遞一個觀念,如果你想繼續下去,即便是生活得再糟糕,都要笑着去面對。
這個女人的故事也揭露了,現實當中那些由于各種原因,未能夠完全逃脫男人世界的女人。
她們有些是為了孩子、家人還有些是為了自己,不管是為了什麼,這些原因都阻礙她們無法果斷的抉擇,隻能就這樣按部就班的生活下去,這或許不是個好的選擇,但是,對于她們來說,眼下的生活也可以活的精彩。
其中最為特别的就是第三個女人,她的丈夫是女主的前男友,有這樣一層瓜葛,女主還是選擇了坦然面對。
在和情敵簡單的叙舊後,她也在思考,如果當時和前男友在一起,她也會不會成為像她一樣的人,成為一位赫赫有名的作家?
但随着對彼此間更加深厚的了解,女主終究是否認了自己的念頭,當初的自己離開是最好的決定,前男友虛榮又自私,這樣的人也是她無法接受的。
而第三個女人更像是女主自己,看似華麗的人生,實則早就千瘡百孔。
三個女人象征着女主的心境,她在這三種選擇中,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未來的自己,每一種選擇都對應了不同的人生,這也意味着女主的選擇尤為重要。
在這場婚姻裡,她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又是為了什麼而逃離?
故事的最後,女主也做出了抉擇,她似乎也真正讀懂了婚姻,意識到一時的逃避,并不會讓自己放松,反之會愈發地沉重,也許,逃走的隻是内心。
“逃走的女人,是從自己的生活中逃出,不是以訪客的身份而是以打破者的身份,去做出婚姻的抉擇,也做出自己内心的真正的抉擇”。
謝謝觀賞,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娛樂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