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音為愛、樂無界——郎朗、湯沐海領銜 這場音樂會聯通中外心

早莺争暖樹,新燕啄春泥。3月26日晚,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音樂會暨全球鋼琴大師雲接力盛典活動在奉賢區九棵樹(上海)未來藝術中心啟動,郎朗、湯沐海攜手上海愛樂樂團,用音樂聯結起跨越國界的文化橋梁與情感紐帶。

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慧琳,上海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沙海林,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主任、上海市友協常務副會長張小松,奉賢區委書記莊木弟,奉賢區委副書記、代區長袁泉,上海市友協副會長景瑩以及來自塞爾維亞、德國、墨西哥、意大利、葡萄牙、俄羅斯、美國、愛爾蘭、泰國、保加利亞、匈牙利、南韓、英國、奧地利、以色列、法國、日本、新加坡、智利、印度、土耳其、加拿大、荷蘭等22國的近100位在滬領館、商會、友好人士、媒體代表等出席此次活動。

音為愛、樂無界——郎朗、湯沐海領銜 這場音樂會聯通中外心

(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慧琳,上海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沙海林,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主任、市友協常務副會長張小松,奉賢區委書記莊木弟與葡萄牙駐滬總領事伊薩瓦,德國駐滬總領事歐珍,奉賢區委副書記、代區長袁泉,九棵樹藝委會秘書長周铿共同啟動音樂盛典。攝影:潘建東)

啟動儀式上,沙海林會長表示,貝多芬的旋律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在《緻愛麗絲》和《月光》中,人們品味愛情的酸甜苦辣;從《命運》裡,汲取生存與前行的力量;一曲《歡樂頌》,則是對普天之下人類應該團結成兄弟的極緻贊頌。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隻有團結合作,才能解決世界上的問題。期盼大家用音樂擁抱和平,連接配接真、善、美,用“音樂無國界”的人類大同精神溫暖地球。

音為愛、樂無界——郎朗、湯沐海領銜 這場音樂會聯通中外心

(郎朗在音樂會上演出。奉賢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葡萄牙駐滬總領事伊薩瓦(Israel Saraiva)說,歐盟盟歌《歡樂頌》就出自貝多芬。自今年1月1日起,葡萄牙擔任為期半年的歐盟輪值主席國。面對新冠疫情這一全球性的挑戰,需要全球一起行動,隻有攜起手,才能在希望與信任的道路上齊頭并進。

德國駐滬總領事歐珍(Christine D. Althauser)說,德國和世界各國去年為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紀念日籌備了各種活動,可惜很多因新冠疫情而被取消,部分轉為線上。“今天我們能在上海見面,現場聆聽大師級音樂家演奏這位偉大作曲家的作品,我特别高興。在樂團和音樂家難以跨國旅行的當下,本場音樂會也是德中兩國亟需的文化橋梁。”

在6位青少年獻演鋼琴曲12手聯彈後,中方嘉賓共同啟動音樂盛典。九棵樹藝術家委員會首批成員、國際著名鋼琴家郎朗與國際著名指揮家湯沐海,聯袂上海愛樂樂團,為觀衆獻上《A大調第七交響曲,作品92》《c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作品37》,以宏偉壯麗、精力充沛的曲調,表現了人類對幸福生活的向往。

當被問起最喜愛的貝多芬作品,上海英國商會主席Rosie Hawes和英國律師Alex Roberts不約而同地回答:第七交響曲。Rosie說:“這首曲子鮮明有力,有着直擊心靈的力量,不僅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我仿佛也能從中獲得無限的能量。” Alex是一位在上海生活了9年的“洋女婿”,精通中英兩國語言。但他表示:“音樂不需要語言,就能傳遞情感。”

滬上地标“上海中心”的設計者、美國人馬溯(Marshall Strabala)則從職業角度給出見解:音樂廳是難度最大的設計工程之一,這個劇場設計得很棒,700個座位的坡度和規劃合理,讓觀衆十分靠近舞台。“我不常用手機聽音樂,而是更喜歡現場演奏。今晚的音樂會好極了,開啟了美好的新一年。”

“很高興有機會能在現場看到郎朗的演奏!”來自土耳其的“上海榮譽市民”諾揚·羅拿(Noyan Rona)說,郎朗技藝娴熟,從容不迫,與交響樂團共同演繹了貝多芬作品的不同風格。而在置身森林的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享受經典名曲,也是一種與衆不同的感受。他期待周邊能建設更多的生活配套設施,讓這片環境優美的土地真正“火”起來,成為城市居民在郊區旅遊的“熱門打卡點”。

走出劇場,中國智利商會執行總裁馬麗(Mariana Usach Franck)意猶未盡。“音樂響起時,我的心都在為之顫動。在如今世界被疫情封閉的情況下,很慶幸自己能坐在這裡聆聽音樂會。”馬麗和先生來到上海有一年多了,“我們喜愛在上海的一切,這裡的人們非常友好善良。”如今,她的團隊正與智利駐滬總領館合作,在智利與中國之間建立更牢固的文化紐帶,其中包括将智利女詩人、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的詩作譯成中文。

正如上海市友協沙海林會長所言,當天的活動既是一場音樂盛會,也為中西方音樂文化的交流提供了絕佳舞台,為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增添力量。“我們期待着,鋼琴大師們作為民間外交的友誼使者,通過音樂傳遞情感,借助音樂締結友誼。”

本次活動由上海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政府聯合指導。

(中國日報上海分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