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
從小到大父親一直是我覺得最嚴厲的那個人,我跟父親就像很多的家庭的父子一樣沒有很多的溝通,也沒有很緊張的關系,一切就是覺得順裡成章。在外人面前我一直是一個能說會道的人,但是在我的父親的眼裡我是一個不善于言辭的人,在我結婚以前他會一直跟我說你這樣子不會說話以後如何在這個社會上混下去。雖然我内心很抗拒這樣的話,但是我從沒有提出過反對,這可能就是中國式的父子關系吧。
父親是其實是一個辛苦的人,15歲的時候爺爺奶奶離婚了,在那個年代農村離婚是一件特别重大的事情,因為離婚奶奶去了西安,爺爺另組家庭去了縣城。留下父親和姑姑兩個人跟着太爺在家。那時候的父親就已經擔起了整個家庭。到了農忙時節别人家都是一家老小齊上陣,而我們家隻有父親和姑姑兩個人,小小年紀就已經承擔了超出年紀的辛苦。我不知道那時候的父親是什麼樣的想法,也許有過怨恨,但是他一步步的堅持着走過來了。時至今日父親和爺爺的關系也還是很差,但是随着爺爺年紀的增長,父親還是盡到了一個兒子該盡到的義務,爺爺去年因為結石住進醫院,都是父親整夜整夜的陪在身邊。每每想到這裡我都會感覺到父親的偉大。
父親最輝煌的時候應該是在1998年的時候,那時候父親花掉他所有的積蓄,終于蓋上了一棟三層小樓。這是我們村子裡的第二棟樓房,每每别人說起來的時候都是說我父親如何的厲害,養着兩個兒子還蓋上了樓房。很多次喝完酒以後父親都會跟我們講起他當時蓋好以後親戚朋友跟他說的話,這是他最大的榮耀。
2015年的9月我拿到了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雖然不是父親内心中所期望的學校,但是報到的那天,父親還是陪着我一起登上了去往學校的大巴車,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為了省下兩塊錢的公共汽車費,我和父親一路從車站走到了學校。那時候的我很是不了解父親的做法,我内心那無知的虛榮心對父親充滿了抱怨。但是父親一言不發的幫我安頓好以後,留給我600塊錢,然後又走到了車站坐上了返程的大巴。他跟我說家裡就母親一個人,是以他要趕緊回去。後來姑姑告訴我,我的父親為了這棟房子為了我和弟弟,他自己節省下來了他所能節省的每一分錢。他是為了我和弟弟為了這個家在拼盡了全力。
父親今年已經快要60了,30多歲的時候頭發就已經花白了。那時候弟弟還小喜歡幫父親拔去白頭發,從那時候開始父親都是靠染發才能保證頭發是黑色的。雖然已經兒孫滿堂也到了該退休的年紀了,現在的父親還是在不停的工作,年輕的時候父親做過銷售員,後來自己做草帽,再到現在在工廠倉庫做着苦力,他真正的讓我知道了什麼是勤勞肯吃苦的老父親。不像我們這一代過着眼高手低的生活,總覺得自己有點文化不願意去工廠,坐在辦公室拿着很少的死工資過着自己覺得舒服的生活,從沒有去真正的為自己的以後拼過。父輩們是我們真正該去學習的榜樣。
2016年的秋天,對于我來說正常不過,但是對于父親和母親卻是如此的難熬,那一年父親決定跟着幾個叔叔一起去天津加入建築勞工的大隊。但是在那裡的第一個星期父親就從腳手架上跌下來摔斷了手臂,然後回到家裡養傷,母親那時候也隻是在服裝廠裡剪線頭,但是他們兩個人從頭到尾都沒有告訴我們,一直等到父親痊愈以後母親才打電話告訴了我,很多的夜裡我都在想,在那段時間裡兩位老人是如何撐過那段時間的。自己為了孩子辛苦一輩子了,但是真正遇到難題的時候他們卻從來沒有想過去麻煩一下自己的孩子。作為兒子的我真正的應該說不是一個合格的兒子。
2021年了父親還在堅持着每天騎着電瓶車來回兩個小時在路上,做着辛苦的工作,我能做的就是更多的回去看看父親,但是自己總給自己找了很多借口不願意回去。某天早晨坐在電腦前刷着朋友圈突然看到父親被撞了,趕緊打過去電話,問問他什麼情況,他隻是淡淡的跟我說沒有事,跟汽車碰到了,我說你趕緊去醫院看看,他說沒有大問題,交警處理完以後他還是去上班了。不在父母身邊的我們對于父母虧欠了太多。是該停下來多回家看看了。
我跟父親雖然溝通不多,但是現在的他真正是我的榜樣,我也一直會跟兒子講起:“爺爺是很厲害的。”我會跟他講起爺爺年輕時候的故事,會告訴他爺爺是多愛他。我希望他能懂得我們都是農民的兒子,我們都有偉大的農民的血液。父親是一個家的脊梁,雖然身體已經不再那麼強健,但是為了家他從來沒有認輸過,也沒有停止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