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唱片欣賞《走出非洲》感受生命的不朽樂章

作者:陽光菡萏

一直以來,《 走出非洲》是聽衆最愛的電影音樂之一 ,在這部配樂中, 約翰.巴裡再次呈現了精雕細琢 、詩意内斂的優美旋律 。雖然嚴格說起來,約翰.巴裡的交響語言始終千篇一律, 但是《走出非洲 》之是以能盛行多年 ,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動人心弦的旋律。 如期中的主旋律《Main Tile》,可算是電影史上最美也最耳熟能詳的主題旋律之一。而《Karen s Theme》,在旋律上也同樣無懈可擊, 仿佛每一個音符的布局,都是精心推敲而來 ,像一幅細膩精緻的 工筆畫 。

如果用幾個形容詞來形容這張唱片, 那麼非平靜、 安逸、遼闊、 舒緩等莫屬 。透過這緩慢延續的音樂,你能夠在其中讀出作曲家對新世界的憧憬 ,對新生活的向往 、對家園的眷戀 ;就是這樣 ,讓你在甯靜中去享受人生的酸甜苦辣 。例如銀幕畫面上出現的 影片主人公在奔赴非洲肯亞的火車上的鏡頭, 火車在緩慢地行進着, 在晚霞的餘晖中, 它隻剩下孤單的影子 ,但并不寂寞 ,非洲的一切是那樣的 令人心碎, 使人神往。 對這一畫面, 約翰.巴裡配以意境遼闊的音樂。 能讓人心 在這音樂的伴奏下 飛到遙遠的非洲大陸上 ,并在那裡感受非洲肯亞土地的博大 以寬宏 ,感受那裡的一草一木 感受着那裡的陽光 在激蕩與平靜中飛揚着内心的 愉悅 。

這部配樂優美 ,典雅 精緻的旋律 俯拾皆是。其中盡是優雅 古典的内斂, 仿佛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不展現一絲一毫的 濫情 ,如《Have You A Story For Me》中娓娓細語的鋼琴;《Safari》一開場時詩意開闊的弦樂;《Karen s Journey》中間浩瀚壯闊的銅管以及《Alone On The Farrn》真情款款的優雅 娴靜。 連選用的既成音樂 如莫紮特的k.622 和圓舞曲,也同樣是這樣 文雅 含蓄 娟秀氣息。 比起詹姆斯.霍納式的甜美煽情, 更呈現一種細膩自控的唯美和成熟高雅的感情 。他具有一種典雅、高貴的品質, 同時又帶着作曲家最鮮明、 最迷人的創作特征。 他節奏沉穩,和聲寬廣, 旋律優美, 舒展流暢, 是最受人喜愛的人物旋律之一 。在攝影師優秀而忠實地再現的遼闊壯麗原野上, 通過音樂 我們似乎可以感受到大地的律動、 萬物的呼吸和泥土的芳香 。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莫紮特的作品在影片《走出非洲 》中 是以“畫面有源音響”方式出現的。 從丹尼斯送給卡林一架留聲機的情節起 ,我們就不斷地聽到莫紮特的幾首 器樂作品片段?其中使用次數最多、積極參與了故事叙事的,是莫紮特A大調 單簧管協奏曲。這部作品莫紮特大約創作于其生命中最後的歲月 1791年,其中第二樂章明顯帶有室内樂性質。 單簧管獨奏的主題質樸甯靜 、意味深長, 在影片的後半部 他時時伴随男主人公 丹尼斯在鏡頭中出現 。丹尼斯一向不願受到情感的羁絆與家庭的束縛 ,拒絕了卡琳想共同生活的願望。 他習慣了獨往獨來 ,注定要漂泊一生 。在卡琳聽到留聲機播放的音樂, 苦苦等候心上人再度光臨的場景中, 獨奏單簧管 靜靜的旋律似乎在加深了他内心中的孤寂和失望 。

最後希望大家能欣賞一下《走出非洲》這部影片。

唱片欣賞《走出非洲》感受生命的不朽樂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