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忘卻魚鱗同名抖音号、西瓜視訊等内容整理之文字版
----------------------------------------------
有一個男人,有一天突然收到一封長信,是一個暗戀了他一輩子的女人彌留之際寫給他自己的全部癡情。
而這個維也納的唐璜一樣的渣男,他過慣了輕松、遊戲、不沉重的一切的生活,他居然想不起對方是誰。
是以愛一個人,對一個人好,念念不忘有用嗎?沒用,首先不符合經濟規律,經濟學有一個概念叫 邊際效益遞減,也就是相處久了,你的持續的好帶來的刺激和快樂是會随着次數的增加遞減的,同樣一件事,比如擁抱,比如去某處玩,一個舊人和一個新人陪你,往往新人因為有不确定性,有新鮮感,顯得更吸引人。
是以愛情有瓶頸期,很多人也前赴後繼死在新鮮感這個死循環裡,甚至我們有個古話叫鬥米養恩擔米養仇,好,它必須是雙向的,有節奏的。因為愛情的曆程會越來越複雜的演化,需要你去穿越迷霧,克服困頓和瓶頸。
我常常在群裡說,千萬不要遇到糟糕的對手,和弱者前行你會很倒黴,因為僅有愛是不夠的,你還需要經營它的各種實力,比如信念,比如手段和方法,這個過程難免遇到波折,一旦出現問題會消耗大量心力,而那些弱者會逃跑,是以僅有愛的心但又綿薄無力,那是很可怕的。
這還不夠,更可怕的陷入那種自我放任的,依賴于感性驅動的愛,就如我們今天聊的故事中的女主,這本書叫《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大神茨威格的代表作,也許你會明白一個道理,精神上的忠貞似乎比肉體上的背叛要來的更艱難。
自我的愛情,最後也迷失在自我之中
茨威格用很細膩的筆法講了一個暗戀的故事,一個女人暗戀了一個男人一生,和他幾次交歡,生下一子。迫于生活,淪入風塵。
但直到女人死亡,男人卻依舊不知道她的名字,甚至在記憶中也沒有痕迹。第一次讀的時候,驚異了很久,一個男作家怎麼有如此女性化的心理?這個故事淺顯的看,容易了解為女權主義的朋友們唾罵的情形,那就是一個女人為了一個渣男浪費了一輩子,但是真的讀進去,就不是這樣,作者為你揭露的是一種極端的愛的形式,一種人格,一種完全依賴感性去驅使的愛情。
要知道,唯美主義的感性的愛,就更是這樣,它打中的,是那些還在承擔着對愛有着精密的純度要求和山一樣負重的内心。
是以,過渡依賴感性去調動出自驅的愛,容易把自己獻給自己所設定的幻想,女主愛的其實是一個心中所想象的人,我告訴你沒有生活的鋪墊産生的感情,很容易是一股腦子發熱,是以女主愛的并不是真實。她甯願和他露水情緣,而不是走進對方真正的生活,她沒有勇氣和能力,潛意識裡害怕真實的生活打破她心中的幻夢。這種感情不過是融入了很強自我意識的扭曲而已。
是以,她是一個很自我的人,她既沒有辦法也不願走入彼此的靈魂,全書所有的叙述都是從她角度上的一廂情願。随着一次次的心裡暗示,把自己陷進去,最後演變成一種強迫症。
愛上他,愛上自己設定的他,愛上的“自己愛他”這個信念。這是一種單向情感,與其說陌生女人把自己獻祭給那個人,不如說獻給了自己所設定的“愛情”。
授人舔狗等于謀财害命
一種在卑微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愛,會有好的結果嗎?很難,理性深思熟慮後的愛一定是堅定而鋒利的,是直白的,不怕受到傷害的進攻,卑微的舔狗背後其實是弱者對自己的燦笑和自卑,是自我保護,就如女主一樣感動自己的自戀。
是以,我不希望你看完這條視訊之後強化了自己對愛的懷疑和無力,我不希望你和我一樣體會到一種慘淡和寒冷的感覺,而不是奮不顧身的熱情。
因為這種自我澆滅的勇氣的消失,是成年人才有的悲哀,自認為清醒的意識其實是另一種可笑的自作聰明。我希望你依舊勇敢,但是最好你做的是帶有理性思考的正确選擇,你的勇氣應該留給堅定而不是沖動,畢竟愛是我們強大的武器,用好了可以成就彼此,用不好能毀滅一切,它不是你放任自我的擋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