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計程車司機曾是最體面職業,80年代月薪五千起,給個公務員都不換01 汽車行業的開端02 計程車的誕生和普及03 80年代公認的鐵飯碗04 80年代其他體面的職業05 計程車行業的現狀

作者:絕易塵

一個孩子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一代又一代的父母老去,也有一代又一代地成為父母。

而自我們出生起就開始與同齡的孩子們在同一起跑線上開始了競争,這種競争在上學期間更是愈演愈烈。

我們在最稚嫩的兒童和青少年時期大多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學業結束後無論是海外深造還是國内學習都逃脫不開一個話題——工作。

在父母和長輩的眼裡,一份好的工作便是對孩子最大的期盼,而我們寒窗十幾年的“一心隻讀聖賢書”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一份體面的工作。

計程車司機曾是最體面職業,80年代月薪五千起,給個公務員都不換01 汽車行業的開端02 計程車的誕生和普及03 80年代公認的鐵飯碗04 80年代其他體面的職業05 計程車行業的現狀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工作的種類五花八門,而在大多數人眼中,隻要找到一份“鐵飯碗”,那麼這輩子就吃穿不愁了。

老一輩的人常說,隻要是與國企、國營等等沾上邊的工作,那都是香饽饽。

而對于現在的人們來說,“鐵飯碗”的概念随着人們思想的發展,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變。

有三種“鐵飯碗”工作是現在的大學生們趨之若鹜的,那就是考公務員,考事業編和考教師。

這三種工作一直在家長們的内心中堅如磐石、屹立不倒,誰家的孩子要是能夠走上這三條之一的康莊大道将來必定大有作為。

計程車司機曾是最體面職業,80年代月薪五千起,給個公務員都不換01 汽車行業的開端02 計程車的誕生和普及03 80年代公認的鐵飯碗04 80年代其他體面的職業05 計程車行業的現狀

而回望過去的80年代,除了“公家”有關的職業之外,有一份職業在當時是最體面的職業,甚至很多人上趕着都要當,這份工作就是計程車司機。

現在來說計程車司機可能算不上什麼,但是對于當時的人們來說,這份計程車司機的工作是公務員都無法比拟的。

計程車司機的收入更是不菲,一時的月薪竟然高達五千,很多人羨慕都來不及。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01 汽車行業的開端</h1>

那麼為何計程車司機這份工作在80年代備受追捧呢?這就要提到計程車産生及發展的過程了。

1885年,德國人卡爾·本茨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輛汽車,在經過不斷地改造與發展之後,汽車開始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最便利的交通工具。

計程車司機曾是最體面職業,80年代月薪五千起,給個公務員都不換01 汽車行業的開端02 計程車的誕生和普及03 80年代公認的鐵飯碗04 80年代其他體面的職業05 計程車行業的現狀

1901年,匈牙利人李恩時将兩輛汽車帶入了我國,從此我國開始進口汽車。

1913年,在全國經濟委員會成立之後,汽車數量更是連年飙升,使用汽車的人也越來越多。

随着政府下令加大發行民用汽車的力度,公路建設也加大了撥給公款的數目,直至抗日戰争爆發之時,全國汽車的生産數量創造了曆史新高。

據統計我國每年平均進口汽車達到了5500輛,全國公路總長度延伸到117296千米,民用汽車保有量就已經有68917輛。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02 計程車的誕生和普及</h1>

也就是在同一時期,興起了一批民辦的計程車業務和公辦客運汽車。

計程車司機曾是最體面職業,80年代月薪五千起,給個公務員都不換01 汽車行業的開端02 計程車的誕生和普及03 80年代公認的鐵飯碗04 80年代其他體面的職業05 計程車行業的現狀

在二十世紀的四五十年代,計程車最初誕生在沿海城市,它一般用于接待外國賓客或是達官顯貴。

比如說政府的進階官員,外國的元首,或者是駐外大使等重要人員,其價格也十分昂貴,普通平民百姓是無法承擔的。

到了建國以後,計程車的主要載體才發生了改變,計程車開始不局限于接待外國貴賓,而是變成了一種平民也可以搭載的交通工具。

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政府的整頓下,計程車的經營方式發生了一定的改變。

那時計程車的載客模式類似于我們現在的公共汽車,在市内設有一定的站點,計程車要在站點接客,并把乘客送到下一個站點。

計程車司機曾是最體面職業,80年代月薪五千起,給個公務員都不換01 汽車行業的開端02 計程車的誕生和普及03 80年代公認的鐵飯碗04 80年代其他體面的職業05 計程車行業的現狀

在接客的中途不能停車,直到将乘客送到目的地後,才可以傳回服務點等待下次出車的訓示。

改革開放以後,人民的生活水準逐漸改善,生活水準品質的提高,也促進了計程車行業的發展。

人們對計程車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長,計程車領域從廣州打開了對外開放的視窗,這項計程車業務也開始流向了南粵大地。

後來廣州市汽車公司整改了此前經營理念的弊處,結束了“空車行駛不載人”的怪象。

此次改革是國内計程車行業第1次經曆的改革,1978年4月春交會期間計程車行業将此項改革公示于衆。

改變了封閉式服務模式後,計程車變成了招手即停的服務,從此計程車服務便在全國盛行開來。

計程車司機曾是最體面職業,80年代月薪五千起,給個公務員都不換01 汽車行業的開端02 計程車的誕生和普及03 80年代公認的鐵飯碗04 80年代其他體面的職業05 計程車行業的現狀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03 80年代公認的鐵飯碗</h1>

随着計程車行業的盛行,計程車司機這一職業也變得炙手可熱,不知有多少人争破腦袋想開計程車。

在70年代初期,計程車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比較常見,這些城市經常舉行大型的外事活動,是以計程車在大街上随處可見。

這些計程車對平民來說是遙不可及的,因為他們收費高,大多數都用于接送外國人,外籍人員。

因為計程車數量少,是以計程車司機的人數也少,在老一代北京人的眼裡,計程車司機是一份高薪的職業。

在當時計程車司機的地位甚至遠超公務員,開計程車則成為了一種高階層身份的象征。

計程車司機曾是最體面職業,80年代月薪五千起,給個公務員都不換01 汽車行業的開端02 計程車的誕生和普及03 80年代公認的鐵飯碗04 80年代其他體面的職業05 計程車行業的現狀

所有的計程車車型都由海外進口,大多以豐田皇冠等進口車型為主,造價就已經十分昂貴了。

是以在80年代,計程車司機是最吃香的職業,如果誰能當上計程車司機,那就是非常光榮的事情。

汽車在80年代可是奢侈品,那時我國的汽車主要靠海外購入,一輛普通的汽車在運送的路上經過關稅海稅在利潤上更是翻倍增長。

在當時一輛普通的上海牌汽車就要2.5萬元,按照80年代人們的工資來計算,一位普通的勞工需要不吃不喝工作40年才能買起一輛汽車。

是以能開計程車的人一定是經過重重篩選的優秀人才,畢竟不是誰都能開好計程車的。

計程車司機曾是最體面職業,80年代月薪五千起,給個公務員都不換01 汽車行業的開端02 計程車的誕生和普及03 80年代公認的鐵飯碗04 80年代其他體面的職業05 計程車行業的現狀

在當時計程車司機的月薪都是5000元起步,在80年代的5000元那是人們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數字,甚至很多人奮鬥一輩子也不一定能存到5000元。

特别是在1988年,計程車行業實行了半包制。

原本開計程車的司機都是按月發放薪資,在實行半包制之後,司機可以憑借搭載顧客的人數自行掌握薪資的半數。

等于說計程車司機不再拿固定的死工資而是在工資的基礎上又增添了一份利潤。

是以在80年代,做計程車司機是一項穩賺不賠的投資,這個職業也被稱為80年代大家公認的鐵飯碗。

計程車司機曾是最體面職業,80年代月薪五千起,給個公務員都不換01 汽車行業的開端02 計程車的誕生和普及03 80年代公認的鐵飯碗04 80年代其他體面的職業05 計程車行業的現狀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8">04 80年代其他體面的職業</h1>

其實除了計程車司機之外,還有幾個職業也是當時的“香饽饽”,在當時有一句順口溜“搞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

這句話就是針對于當時的“萬元戶”們說的,這些萬元戶指的就是個體戶,私營業者和企業承包者。

這些人趕上了當時改革開放的熱潮,國家鼓勵商戶自立門戶自力更生,這些人享用着國家的紅利自己開店。

此外國家還對這些個體戶們補償津貼福利,政府的支援為個體戶們的經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他們就是富起來最快的一批人。

除了個體戶之外,在當時供銷社的售貨員也是一份好差事。

計程車司機曾是最體面職業,80年代月薪五千起,給個公務員都不換01 汽車行業的開端02 計程車的誕生和普及03 80年代公認的鐵飯碗04 80年代其他體面的職業05 計程車行業的現狀

80年代國家還正在溫飽線上掙紮,物資是十分有限的,特别是糧食米面肉類之類的食品更是供不應求的,就算是有錢也不一定買到這些東西。

因為那時人們都需要用錢去換糧票和肉票,隻有拿到票才能去換吃的。

掌握這些食品的發放工作的就是供銷社的售貨員了,除了管理食品發放工作外,他們每個月還能得到免費的糧票和肉票。

畢竟是内部的人員好辦事,這些人拿到的東西品質更好更上乘,是以很多人都羨慕這份工作。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2">05 計程車行業的現狀</h1>

放眼現在,我們的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地改變,計程車司機也不再是一門人人羨慕的職業了。

計程車司機曾是最體面職業,80年代月薪五千起,給個公務員都不換01 汽車行業的開端02 計程車的誕生和普及03 80年代公認的鐵飯碗04 80年代其他體面的職業05 計程車行業的現狀

原來的計程車司機考取駕駛證需要兩三年甚至更長時間,而現在随着汽車的普及駕駛證最快在半年内就能拿到。

如今的計程車随着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快捷友善,我們現在不僅可以在路邊找到招手即停的的士,各種網約車服務也給予了我們出行最大的便利。

而正是因為網絡打車軟體的盛行,對計程車業務的發展造成了不小的阻礙。

隻要人們需要出行,在手機軟體上下達的乘車指令要比在路邊攔車友善快捷得多,而現在的計程車行業正面臨着網約車重重打擊。

在資訊發達的科技時代,計程車是否還能夠在時代的浪潮下屹立不倒呢?

計程車司機曾是最體面職業,80年代月薪五千起,給個公務員都不換01 汽車行業的開端02 計程車的誕生和普及03 80年代公認的鐵飯碗04 80年代其他體面的職業05 計程車行業的現狀

這恐怕需要整個計程車行業共同的努力,想出更好的應對方法來對待網約車對整個行業的沖擊。

是以無論是哪個行業都不會存在着永遠的常青樹,關鍵取決于在經曆過漫長的行業寒冬後是否能夠依然堅挺。

我們隻有抓住時代的機遇,并且在不斷尋求創新才能夠以不變應萬變。

順應時代的形勢及時作出戰略性地調整,推陳出新不墨守成規,才能夠獲得最終的勝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