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舌尖上地中國味,在家吃遍八大菜系,你準備好了嗎?魯菜:以濟南和膠東兩地的地方菜為代表川菜:以重慶和成都兩地的菜肴為代表湘菜:由湘江流域、洞庭湖地區和湘西山區等地方菜發展而成徽菜:由徽州的地方菜發展而成

作者:青村食堂

每一個地域都有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資源特産、飲食習慣,這與其悠久的曆史是分不開的。與之相應的各地域的烹饪特色也會不同。其中最有名的是八大菜系,即魯菜、川菜、蘇菜、粵菜、閩菜、浙菜、湘菜和徽菜。有人曾把“八大菜系”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繪為:蘇、浙菜好比清秀素麗的江南美女;魯、徽菜猶如古拙樸實的北方健漢;粵、閩菜宛若風流儒雅的公子;川、湘萊就像内涵豐富、才藝滿身的名士。足見中國“八大菜系”的烹調技藝各具風韻,其菜肴之特色也是各有千秋。

<h1>魯菜:以濟南和膠東兩地的地方菜為代表</h1>

推薦一:木須肉

材料:豬肉150克,菠菜段100克,水發木耳、金針(水發黃花)、雞蛋1個,蔥末、姜末各50克。

調料:醬油30克,甜面醬15克,鹽3克。

做法:

1、将豬肉洗淨切成絲;水發木耳、金針洗淨泥沙、擇淨去根;其餘材料都備齊。

2、将洗好的金針,放入沸水中燙至熟,瀝幹水分,撈出備用。

3、鍋中入油燒熱,放入蔥末、姜末爆香,将雞蛋打散倒入鍋内炒熟取出。

4、另起油鍋燒至六成熱,倒入豬肉絲炒至六成熟時撥至鍋邊,放入甜面醬、鹽,炒熟後與肉絲再一起翻炒,然後加醬油炒勻,并加入炒好的雞蛋再放入金針、菠菜段、水發木耳,颠翻幾下即可。

舌尖上地中國味,在家吃遍八大菜系,你準備好了嗎?魯菜:以濟南和膠東兩地的地方菜為代表川菜:以重慶和成都兩地的菜肴為代表湘菜:由湘江流域、洞庭湖地區和湘西山區等地方菜發展而成徽菜:由徽州的地方菜發展而成

<h1>川菜:以重慶和成都兩地的菜肴為代表</h1>

推薦二:蒜泥白肉

材料:帶皮豬五花肉400克,黃瓜1根,蒜10瓣,蔥段20克,姜4片,香菜葉少許。

調料:鹽5克,香油3克,雞精少許。

1、将帶皮豬五花肉洗淨,放入冷水鍋中,加3克鹽、姜片和蔥段大火燒開,煮20分鐘至肉斷生即可。

2、蒜去皮,用石臼将蒜搗成蒜泥,,盛入碗中,加入剩餘的鹽和雞精,再從盛豬五花肉的鍋中舀1勺(約15毫升)湯倒入碗中,加香油攪拌均勻成蒜泥汁。

3、将黃瓜切成長條薄片,再切成短段,備用。

4、将帶皮豬五花肉撈出,放涼,切成薄長條片。再将其放在黃瓜片上,将調好的蒜泥汁放在盤邊上,裝盤用香菜葉點綴即可。

舌尖上地中國味,在家吃遍八大菜系,你準備好了嗎?魯菜:以濟南和膠東兩地的地方菜為代表川菜:以重慶和成都兩地的菜肴為代表湘菜:由湘江流域、洞庭湖地區和湘西山區等地方菜發展而成徽菜:由徽州的地方菜發展而成

<h1>湘菜:由湘江流域、洞庭湖地區和湘西山區等地方菜發展而成</h1>

推薦三:湖南紅燒肉

材料:五花肉400克,蒜瓣30克,香菜葉少許。

調料:醬油、料酒各2大匙,鮮湯1大匙,鹽、味精各少許,白糖、幹辣椒段各适量。

1、将五花肉洗淨切塊,入沸水燙去血污,入冷水鍋内,切記水需沒過肉塊,大火燒沸,撇去浮沫。

2、鍋中入料酒和幹辣椒段,繼續煮至八成熟,加入醬油和鮮湯,再燒沸後,放入白糖。

3、加蒜瓣改小火慢慢炖煮至湯汁濃稠,此時需注意翻動,防止粘鍋,完全熟後加鹽、味精調味,裝盤用香菜葉點綴即可。

小貼士:五花肉的瘦肉也最嫩最多計,肥肉易煮也容易化,瘦肉煮久也不柴,常是餐桌上的“主角”。

舌尖上地中國味,在家吃遍八大菜系,你準備好了嗎?魯菜:以濟南和膠東兩地的地方菜為代表川菜:以重慶和成都兩地的菜肴為代表湘菜:由湘江流域、洞庭湖地區和湘西山區等地方菜發展而成徽菜:由徽州的地方菜發展而成

<h1>徽菜:由徽州的地方菜發展而成</h1>

推薦四:火燒頭尾

材料:魚頭、魚尾各1個,蔥段、姜片、蒜片各适量,香菜葉少許。

調料:鹽、醬油各1小匙,料酒、水澱粉各适量。

1、将魚頭去鰓,魚尾去鱗洗淨後瀝幹備用;其餘材料均洗淨備齊。

2、鍋中加油滑鍋後,加姜片、蒜片、蔥段和除水澱粉處的調料;再将魚頭、魚尾放入,以大火紅燒10分鐘。

3、撈除蔥段、姜片,用水澱粉勾芡盛出,用香菜葉點綴即可。

小貼士:此某未經過煎炸,時間又短,是以魚的水分損失很少,皮軟肉嫩,色味香濃。魚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還含量硒、碘等微量元素,有抗衰老作用。

舌尖上地中國味,在家吃遍八大菜系,你準備好了嗎?魯菜:以濟南和膠東兩地的地方菜為代表川菜:以重慶和成都兩地的菜肴為代表湘菜:由湘江流域、洞庭湖地區和湘西山區等地方菜發展而成徽菜:由徽州的地方菜發展而成

八大菜系中的四種今天就介紹到這裡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回家按照步驟試一試哦。下一期我們将介紹剩下的四大菜系,期待一下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