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韶州茗茶:千年韶州美,一品茗茶香

韶關,古城韶州,千年曆史名城。唐代宰相張九齡開鑿大庾嶺,從高大險峻山梁、荊棘叢中辟出梅關古道,從此南北交通平坦通暢。唐代茶聖陸羽,沿着梅關古道進入嶺南考察,在《茶經》八之出篇中記下了“南嶺茶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極佳”,是嶺南茶的發源地在韶關的權威曆史記載。

韶州茗茶:千年韶州美,一品茗茶香

說起韶州茗茶的曆史,離不開三個縣區:仁化、曲江和樂昌。

仁化白毛茶: 綠茶之最,宮廷貢品

茶是山的恩賜。仁化縣的丹霞地貌舉世聞名,紅山鎮黃嶺嶂,山高霧漫,氣候濕潤、晝夜溫差大。所謂“高山雲霧出名茶”,仁化白毛茶,茸毫披露,清新馥郁,具有獨有的芬芳特質。仁化白毛茶之記載,最早見于明代,明嘉靖《仁化縣志》雲:“茶有白毛、黃毛兩種,黃嶺山窩産白毛茶,時稱白茅茶。”可見當時的白毛茶的芽之大,茸毛之長’。仁化白毛茶,曾是清代嘉慶年間的宮廷貢品。其餘兩樣是蘭花、香菇,并稱仁化“三件品”。

建國後,1958年仁化全縣茶園9.67公頃,産量4.55噸,到1978年茶園擴大到41公頃,産茶35.1噸。近年來,迎來了白毛茶發展的黃金時代,紅山、聞韶、城口、長江、扶溪、丹霞等山區鄉鎮,共興辦了8個白毛茶場,經改進茶葉采制工藝,使仁化白毛茶芽碩、茸白、湯清、蘭香、味醇五大特點得到保持和提高。

韶州茗茶:千年韶州美,一品茗茶香

仁化紅山鎮茶園

曲江區羅坑樟市:千年古茶樹,讓茶香成永恒

廣東羅坑鳄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8813.6公頃,是韶關市的綠色生态屏障,是瑤山鳄蜥等珍稀動植物及其栖息地,海拔高達1587米的船底頂,清澈純淨的羅坑水庫,兼具山水之靈氣,富含負離子的原始森林。

韶州茗茶:千年韶州美,一品茗茶香

羅坑生态有機茶園

這裡是羅坑茶的原産地。清代道光年間《英德縣志》有專述,“茶産羅坑……香古味醇,如樸茂之士,真性自然殊俗”;光緒、宣統年間的《曲江志》、《韶州府志》稱羅坑茶“色紅味醇,經宿不變,功專消暑”。

在羅坑鳄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8813.6公頃的森林裡,數百年的野生古茶樹群落藏在茶岩頂、雪花山、獎公山、桐木坳、大壩山、廟背山、龍潭山、蘆溪的深山老林中。蒼翠的樹幹長成十幾米高,它們就這麼深深地紮根,深深地吸收天地精華,倔強地躲過重重自然災害,一站百年。

韶州茗茶:千年韶州美,一品茗茶香

羅坑野生古茶樹:羅坑黑哥攝

2017年-2018年,韶關市南嶺茶葉産業帶研究課題委托華南農業大學和韶關學院的老師學生們,對羅坑和樟市的野生古樹茶進行野外調查,請當地健步如飛的瑤胞作為向導,在叢山峻嶺的溝壑中找到了一千多顆古茶樹。研究人員對每顆茶樹進行測量拍照、編号釘茗牌、記錄古茶樹資訊和資料,采集土樣、葉樣和古茶樹标本進行科學分析,建立了羅坑古樹茶資料庫管理系統。這是迄今為止,廣東省境内唯一經過科學考察認定的百年野生古茶樹群落。

韶州茗茶:千年韶州美,一品茗茶香

羅坑野生茶調查照片:華南農業大學秦新生攝

八十年代,羅坑是廣東省土産進出口公司的出口茶葉基地之一。2000年以來,一個個現代化的茶企在羅坑鎮成立,進而成為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羅坑鎮茶文化旅遊節舉辦了七屆。經過十年的努力,千年羅坑茶在廣東省占有重要一席之地,茶香飄四方。

韶州茗茶:千年韶州美,一品茗茶香

羅坑生态有機茶園:羅坑黑哥攝

樂昌沿溪山白毛尖:源起明代,味清而香

樂昌市九峰鎮,除了黃金柰李遠近聞名之外,更有悠長曆史的沿溪山白毛尖,從明朝創制,到近代蓬勃發展,為韶州茗茶的代表之一。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廣東新語》載:“樂昌有白毛茶,茶葉微有白毛,其味清涼。”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樂昌縣志》載:“茶即茗,郭璞曰:早采為茶,晚采為茗,色有毛茶,古老茶、果子茶等,白毛茶産于大山中,葉面有細白性涼……白毛茶,葉有白毛故名,味清而香,為紅茶、綠茶所不及,大山處處有之,以瑤山所産者為最。”

韶州茗茶:千年韶州美,一品茗茶香

樂昌沿溪山茶園

樂昌白毛茶以野生或半野生狀況分布在山區密林之中。1943年,我國聞名茶葉專家羅博柔教授在樂昌九峰山發現野生大茶樹,其芽梢披羽毛,命名為樂昌白毛茶。

韶州茗茶:千年韶州美,一品茗茶香

1927年,陶鑄參加廣州起義後不久,回湖南搞兵運工作路過樂昌沿溪山時,喝了幾碗當地老百姓泡的白毛茶後,爬山涉水30公裡仍不口幹舌燥。于是沿溪山白毛茶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憶。新中國成立後,為發展白毛茶和充分利用沿溪山得天獨厚的種茶地理環境,造福百姓,1956年,時任中南局第一書記兼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的陶鑄在樂昌視察時訓示,創辦沿溪山茶場,墾荒種茶。其後,他不僅于1956年、1958年、1963年三次親臨沿溪山茶場關懷和指導沿溪山白毛茶的生産與發展,而且還從廣州指派茶葉專家與農藝師到茶場指導生産,由此沿溪山白毛茶得到大面積種植發展,至今已有65年的曆史。

韶州茗茶:千年韶州美,一品茗茶香

據統計,2019年韶關市茶葉種植面積7.07萬畝,總産量為7196噸。沿溪山白毛尖、仁化白毛茶榮獲國家地理标志産品,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名錄,另有25 個茶葉産品入選廣東省名牌産品(農業類)。從千年曆史中走來,《茶經》記載下的“其味極佳的韶州茶”,從散亂種植到千畝茶園,從小農手作到現代化的龍頭企業,“韶州茗茶”品牌于2020年10月30日誕生,是韶關茶葉走向光明坦途的重要标志和節點。

韶州茗茶:千年韶州美,一品茗茶香

“韶州茗茶”logo

陽春三月,清明節前,韶關大地,連綿的南嶺山脈之間,春寒料峭引發的雲霧中,一片片茶園郁郁蔥蔥,嫩嫩的葉芽從茶樹枝上吐出,給茶農帶來滿心的欣喜。

韶州茗茶:千年韶州美,一品茗茶香

清晨,采茶姑娘們紛紛上山采茶,頭戴草帽、身背茶簍,穿梭其中,掐采最細嫩的葉子,運到加工廠,經過攤青、殺青、揉撚、幹燥、精制等步驟,成為杯中的香茗。

韶州茗茶:千年韶州美,一品茗茶香

從農曆二月開始,一年一度的采茶旺季即将開始。“韶州茗茶”鮮爽甘醇,香飄四方,饋贈八方來客。

本篇分享“韶州茗茶”的曆史,後面将陸續分享”韶州茗茶“的地理環境篇、品種篇、以及即将上市的春茶品質篇。

【統籌】武哥

【編輯】巫豔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