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買紅星兔丁,想起了老媽常說的一句話“在成都,你咋個走都拐的回來”。于是換了一條平時不咋走的路,反正順到那個方向去嘛,幾拐幾拐,到了。回來又順到方向換了條路,攏了。
成都,平原城市,就像幾個盤子重起,架些筷子,到處都是十字路口,咋個都走得通,眯到眼睛走都掉不到。安逸!
小時候成都給我的印象就是,寒暑假和媽老漢兒一起坐車回去,老舊,雜味的客車,颠簸的山路,翻來覆去的暈車,難受!。二道街口子上提回來的冒鴨子,南大街前頭的寬湯面,好吃!陪到大人在青羊宮文殊院喝茶,無聊!田邊溝頭哥哥姐姐帶到我照青蛙,掏黃鳝,逮油咋麼兒,好耍!青年路上,表哥穿起眼鏡兒,頂起火炮兒,戴起墨鏡兒,吼起“這兒趕看,這兒趕買”,好超!
青年時期,鹽市口太平洋影院有點兒巴适。新開的摩爾百盛東西好多。人民南路的紅番部落有點新鮮。老媽蹄花兒還是那麼好吃。科甲巷兒的裙子就是好看。哪個結婚又要送錢……
人到中年。走嘛,今天天氣好,牛滾凼喝茶!哪個的哪個走了,去打喪夥!北改有你們沒得?地鐵通了,走去坐哈。太古裡?哪個地方哦?哦,大慈寺嗦。不切!表哥的孫娃子滿月?送好多嘛!啥子喃?!他又要結婚了?還要送禮!……
老年?我還沒到,到了再說哈,曉得又變啥樣子了。
兜兜轉轉,成都還是那個成都,隻是它在發展的同時,帶着其中的成都人重複老輩的路,走出新的腳步。就和我媽說的一樣“在成都,你咋個走都拐得回來!”。
成都,巴适,安逸!來耍嘛,你走不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