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粿”好食!這些都是潮人永遠吃不膩的好“粿”

如果要用一種食材代表潮汕的美食文化,“粿”是特殊的一大門類。

在潮汕,“粿”是用米粉為主料,面粉、薯粉等輔料加工制成的食品,比如鼠殼粿、紅桃粿等等,逢年過節,可作為重要的供品用來祭神和祭祖。不過除了精緻的粿品,潮汕還有一些傳統美食、庶民小吃,例如粿條、粿汁、糕粿、水粿等,名字雖然也帶“粿”,但不能算是粿品,更不用于祭祀,它們隻是遍布于大街小巷,構成這座城市濃濃的煙火味。難得的是,即便是同樣的食材,總能做到一攤一味,各有千秋,沒有最好吃,隻有更好吃。

“粿”好食!這些都是潮人永遠吃不膩的好“粿”

據說飲食男女是人之大欲,是以我們既生而為人,也就不能免俗。然而講究起吃來,這其中有藝術,又有科學,要天才,還要經驗,盡畢生之力恐怕未必能窮其奧妙。

梁實秋|《雅舍談吃》

••••

# 粿條 #

嘗盡不同風味

粿條恐怕是汕頭攤檔最普遍的食物,用米粉漿薄層蒸熟晾涼後切成細條,入口是淡淡的米香,柔韌彈滑,并且能完美地搭配所有食材和醬料,做成各式各類的粿條,可葷可素可湯可炒,皆有風味。

“粿”好食!這些都是潮人永遠吃不膩的好“粿”
“粿”好食!這些都是潮人永遠吃不膩的好“粿”
“粿”好食!這些都是潮人永遠吃不膩的好“粿”

加了豬雜和海鮮的粿條湯,粿條吸收了湯汁的清甜,撒上一點胡椒粉,暖胃又不膩。如果喜歡重口味,就一定要試試拌了『靈魂』沙茶醬的幹粿,攔不住的香氣直溜溜地往人鼻子裡鑽,粿條的淡和沙茶的鹹融合得剛剛好。最考驗功夫的是炒粿條,油足火候夠,出來的粿條才香噴可口,镬氣十足。粿條還是牛肉火鍋店必備的經典,是一頓牛肉大餐吃到末尾的點睛之筆,經過十幾盤鮮牛肉的洗滌,湯鍋裡滿載着牛肉的精華,成了濃郁的湯頭,此時再下一把粿條撈起,一番滋味在心頭,才算真正滿足老饕們的味蕾。

“粿”好食!這些都是潮人永遠吃不膩的好“粿”

# 粿汁 #

最香郁誘人的“粿”

如果和外地朋友說去吃粿汁,大概都會誤會是去喝“果汁”。粿汁是潮汕傳統民間美食,每間粿汁鋪,都有一口在加熱的“米缸”,掀開棉布蓋子,沸騰的米漿在翻滾,從中撈出濃稠的粿汁皮,轉個身,又從鹵汁鍋裡撈起一大塊鹵肉,肥美的豬腸,滑潤的鹵蛋,散發出誘人的鹵香。除了鹵物,還有臘腸、炸油條、豆幹、苦瓜等菜肴可供選擇。師傅熟練地将冒着熱氣的熟食切塊,鋪滿碗面,淋上熬制的鹵汁和青翠的蔥花。不過一分鐘,粿汁裡能見天地。

“粿”好食!這些都是潮人永遠吃不膩的好“粿”
“粿”好食!這些都是潮人永遠吃不膩的好“粿”
“粿”好食!這些都是潮人永遠吃不膩的好“粿”
“粿”好食!這些都是潮人永遠吃不膩的好“粿”

粿汁的主要原料粿汁皮,也是用米粉漿蒸制後晾幹或烤幹,切成三角形或是矩形狀,再放入稀米漿中煮熟,口感比粿條更具彈性,更加爽滑。美食家蔡瀾在初嘗到潮汕粿汁後就念念不忘:“懷念這種小吃,回到新加坡,就算明明知道不正宗,也來一碗粿汁。”順滑的粿汁皮甩着鹵汁,一口接着一口吸溜,最後一滴汁水都不會放過。

“粿”好食!這些都是潮人永遠吃不膩的好“粿”

# 糕粿 #

香辣可口的黃金鬥士

糕粿是用米粉漿蒸制成白米糕,與粿條的制法頗為相似,但粿條隻淋一層漿便揭起放涼使用,而糕粿則需要一層一層疊蒸,直至糕粿通透如白玉,才會彈爽。之後再切成菱形小塊的形狀,不僅便于煎烙,也更容易入味。

“粿”好食!這些都是潮人永遠吃不膩的好“粿”

傳統的老式炒糕粿,先煎至兩面金黃微酥,再裹上雞蛋和蔥花翻炒,加入辣椒醬、魚露等提味。吃糕粿要沾着白糖粉,咬一口外焦裡嫩,香中帶辣,甜中帶鹹,令人回味不窮。

“粿”好食!這些都是潮人永遠吃不膩的好“粿”

記憶中,炒糕粿的推車慢悠悠地穿梭在小巷,一聲聲洪亮的“炒粿~”,勾起了樓上大人小孩的饞蟲,趴在窗台一看,果然是那個熟悉的身影,攥緊五元十元就竄出門口,生怕錯過了,下次再遇見就不知是什麼時候。十幾年過去,如今都有了固定的店面,沒有過多的宣傳,挂上老牌炒糕粿的招牌,自然就會吸引尋找古早味的旅人。

# 水粿 #

可鹹可甜的小可愛

水粿的特别在于形狀,像可愛的小茶碗,如其名字一樣小巧秀氣,白白嫩嫩,水潤晶瑩。想做出漂亮的水粿,一是要用好米磨漿,控制大米和水比例;二是要掌握火候,即熟即斷火。将磨好的米漿倒入茶杯的模具,猛火蒸熟,放涼再倒模,取出的粿皮就會呈碗狀,咬起來富有韌勁。水粿制成後,往中間的窩坑填上香噴噴的菜脯粒,澆上麥芽糖,一連吃上二三十個,不在話下。

“粿”好食!這些都是潮人永遠吃不膩的好“粿”

潮汕美食五彩缤紛,單是用米制成的粿就有數不完的精彩,将潮汕勞動人民的創造力展現得淋漓盡緻。守在自己小小的一方天地,用最普通的食材,最簡單的烹饪,其中飽含的記憶和情感,勝過無數山珍海味,是潮人永遠吃不膩的味道,也是能夠傳承最久遠的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