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傣族美食指南,敞開了吃也不會長胖

 傣家人認為,吃酸的心爽眼亮,有助消化,多吃酸的可以消署解熱;吃甜的,能增加熱量,解除疲勞;而吃辣則能增進食欲,預防傷風感冒;吃生,則可保證營養,是以傣家的菜單可謂豐富多彩,可分為肉菜類、水産類、禽蛋菜類、山珍類、野菜類和其他菜類六大類。從制作方法來看,又可以分為烤、蒸、剁、腌四大類。從原料上來分,就其口味特點可以概括為三個字:酸、辣、香。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正宗的傣味美食,到時候可以放開吃還不長肉,兩個字“暢快”。

1

竹筒飯、手抓飯

傣族美食指南,敞開了吃也不會長胖

  竹筒飯和手抓飯均是糯米飯的另外一種吃法。竹筒飯多見于傣味夜市,現烤的竹筒飯,裡面夾雜着噴香的花生,吃的時候順着砍開的竹條撕着吃,帶着花生的香,竹子的甜,飯上還裹着竹子的薄膜甚是好吃。

  而手抓飯則是待客最常吃的主食了,除了傣家人農忙時最樸素的吃法,平時吃手抓飯則可以加入烤雞、烤五花肉、烤豬臉肉、舂幹巴、新鮮的黃瓜、蕨菜等可蘸喃咪醬也可蘸螃蟹醬都十分的美味。

2

糯米飯、鳳梨飯

傣族美食指南,敞開了吃也不會長胖

  糯米飯和鳳梨飯是傣味中最為重要的主食了,傣味不易發胖的原因之一也在此。聽當地人說,傣家農忙時經常是早出晚歸,有時午飯都顧不上吃,或是吃過了不管飽,再加之版納夏季天氣炎熱潮濕,有時食欲不佳就會耽誤農忙,是以糯米飯成為最好果腹的食物,糯米因難以消化,是以無論是配喃咪醬或豆豉吃還是做成香甜可口的鳳梨飯都是最管飽的食物。

3

米幹

傣族美食指南,敞開了吃也不會長胖

  米幹是雲南普洱和版納地區最常見的一種早餐,也作為傣味的一道必備菜出現在傣家餐桌上。在雲南的昆明等地,也有把米幹稱之為卷粉的,或以廣東人的叫法稱之為腸粉,但小編覺得,這米幹和卷粉或是腸粉還是大有不同。

  景洪的米幹比昆明的卷粉要細,比廣東的腸粉要韌,同樣都是用大米壓制而成,吃的時候也大有不同,在版納,吃米幹很簡單,滾水裡燙一下,加入高湯,一勺肉帽子,少許香菜和蔥花,鹽醋、醬油均随意,一碗簡單卻是在的米幹便是一天動力的源泉。

4

香茅草烤魚

傣族美食指南,敞開了吃也不會長胖

  西雙版納的傣族生活在美麗的瀾滄江畔,不僅善于捕魚,而且善于烹調。傣族香茅草烤魚用當地特産的香茅草捆綁在魚身上(香茅草是生長在亞熱帶的一種茅草香料,天然含檸檬香味,有和胃通氣、醒腦催情的功效),腌制過的魚肉加上香氣撲鼻的香茅草,味道怎一個香字了得。單單是氣味就能讓你不停咽口水了呢。烤好的魚,味道濃郁,香辣可口,肉質鮮嫩。

5

撒撇

傣族美食指南,敞開了吃也不會長胖

  撒撇從廣義上講,這是用特制配料涼拌肉食的代名詞。主要有牛撒撇、豬肉撒撇(傣族稱“撒達魯”)、魚撒撇(傣語稱“巴撒”)。這三種撒撇取材料不一樣,制法各異但口感都很好,一次食之,終生難忘。西南傣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喜食,如今已漢化。與廣西羊湯媲美。其制作方法繁瑣費時光清洗牛腸杜,熬煮苦水及加工肉糜配菜就得半天,當地人基本買食。廣泛認可棒賽(九谷)撒撇為最真宗最道地牛撒。食之健胃強骨消食敗火,體寒者少食。撒撇可制成湯食用,且有苦撒和檸檬撒之分,苦撒比較道地但味苦回涼有清熱解毒之效,而檸檬撒則味酸辣口味,比較易于大衆接受,吃時可随意挑選。

6

烤肉拼盤

傣族美食指南,敞開了吃也不會長胖

  傣家人善烤,無論烤制任何食物都是一種美味,是以傣家的烤雞、烤五花肉、烤豬臉肉等就成為傣家最好吃的烤制美食。雖然這些都是肉制品,但多吃則膩,搭配新鮮蔬菜和糯米飯通吃則爽口美味,但也易飽,并吃不下很多,是以這也成為傣味吃不胖人的又一秘訣。

7

喃咪

傣族美食指南,敞開了吃也不會長胖

  喃咪是傣語,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醬菜。是用蕃茄在炭火上燒熟,去皮,然後與蔥、蒜、蕪荽、香蓼草、野花椒、剁碎的小米椒、鹽拌和而成。通常喃咪與一些煎炸的食品共吃,如果再加上一種當地産的酸果,借那種植物的酸味就更加可口了。在傣族制作的種種醬菜中,“喃咪帕”(青菜醬)最有名。

  現在,西雙版納境内流行的喃咪除喃咪帕外,還有“喃咪麻克滿”(番茄醬)、“喃咪阿”(芝麻醬)、“喃咪托領”(花生醬)、“喃咪麻個”(橄榄青果醬)、“喃咪巴”(魚醬)、“喃咪布哈”(螃蟹醬)、“喃咪糯”(酸筍醬)等。這些醬料都是蘸肉或是蘸蔬菜吃的美味。

8

油炸牛皮

傣族美食指南,敞開了吃也不會長胖

  其他地方的民間老百姓食用油炸豬皮比較普遍,但用食油把牛皮炸熟食用,那就很少見了,但在西雙版納卻很常見。傣家人加工的牛皮,油炸前隻有筷子般細,經油一炸,卻變得手腕般粗,真是奇怪極了。在過去缺衣少食的年代,油炸牛皮讓傣家的飲食變得豐富多彩;在豐衣足食的今天,它仍是人們用于招待客人的佳肴。

人們最初食用的牛皮市未經加工的幹牛皮,經炭火翻燒。現在,西雙版納傣家人制作牛皮的技術有了提高,由翻燒改為油炸。油炸牛皮,已演變成傣家傳統美食,深受人們的喜愛。炸牛皮香脆可口,可蘸番茄醬吃。也可放人三鮮湯裡煮吃。

9

舂雞腳、舂幹巴

傣族美食指南,敞開了吃也不會長胖

  “舂”是傣家獨特的一種美食制作工藝,采用木桶,不槌舂打而成,其中配上傣家人常用的各種香料,什麼小米辣、檸檬等一份獨特的傣家舂制美食就出爐了,不但雞腳、幹巴可如此制作,還有一般的米幹、米線也可這樣,舂制能使食物更加入味,每一口都是滿滿的美味。

10

包燒

傣族美食指南,敞開了吃也不會長胖

  包燒,傣稱為“摩”,是西雙版納傣族特殊的一種烹饪食品的方法。用這種方法加工食品不用鍋具,以天然綠葉——芭蕉葉或木冬葉(竹芋科植物)為烹饪工具,将欲烹饪的食物用鮮葉包裹,以火塘的炭火為熱源,将食品燒熟。包燒這種方法,可加工小菜、水鮮、肉食等。

11

臭菜煎蛋

傣族美食指南,敞開了吃也不會長胖

  臭菜煎蛋,是傣族傳統名菜。歸屬于野菜煎雞蛋一類,是以某些野菜嫰尖和雞蛋為原料,用煎炸方法烹調的菜肴,有名的野菜煎雞蛋,有臭菜煎雞蛋和帕立雞蛋酥。

  烹調時将從山上采來的臭菜剔除哽莖老葉,取幼嫩尖葉洗淨切細,雞蛋調汁銳入切細的臭菜内,加适量食鹽,味精調拌成糊狀,倒入燒熱的油鍋内翻煎成餅狀,至熟透時取出切塊,安餅形裝盤供食。這道菜形呈圓餅狀,色澤黃綠相間,有一股特殊氣息,軟潤适口,味美而具有民族特色。

  看到這裡,肚子餓了吧!

  如果你到傣鄉旅行,

一定要品嘗一下這些菜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