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助餐,這種形式是被廣大食客所接受的,檢視每座城市的團購榜單,前幾名多是自助餐。自助餐在多年前,從二三十元開始,做到現在七八十元。星級酒店的自助餐要上百元。
疫情之後,餐飲企業慢慢複蘇,最先啟航的是一些小微型餐飲企業,因為船小好調頭,像呼和浩特香格裡拉這樣的航母級企業,在餐飲方面又是如何逆勢生長的呢?骞味探美食,用不同的角度,探尋呼和浩特香格裡酒店的自助餐廳,帶你去摟摟有哪些自助檔口,又是如何節約?
我對香格裡拉大酒店并不是很陌生,幾年前就有過許多接觸。于總當時任標頭香格裡拉大酒店的總經理,為人客氣謙遜,一直相處融洽。後來,于總從標頭調到呼和浩特香格裡拉大酒店供職,見面較少,偶有朋友圈互動。
前幾日,我接到媒體任務,要去呼和浩特探店,呼和浩特相識的餐飲企業不多,便聯系于總,于總爽快應約,并安排行政總廚鄧師傅,配合我工作。
中午十二點,我溜達到呼和浩特香格裡拉大酒店的大堂,兩個有蒙古族風情的蒙古包,吸引了我,許多客人在這裡駐足、拍照,周邊還有一些蒙古族服飾,供遠方的客人穿戴融入。
乘電梯到二樓,鄧師傅在電梯口迎我,一見如故,很是熱情。進入自助餐廳,食客爆滿,很是熱鬧。服務人員一路小跑,看鄧師傅太忙,便讓他先去打理工作,稍後再聊。
呼和浩特香格裡拉大酒店的自助餐廳分為幾個區域:鐵闆檔、面檔、海鮮檔、甜品檔、涼菜檔、熱菜檔、蒙古風味檔、日料檔、飲品檔……
一位大姐帶着口罩,看守面檔,不時有食客點單,面熟練入水,食材新鮮,面碼豐富。大姐看我在拍照,略帶幾分羞澀,再次整理擺放整齊的面檔,将已消耗的食材壘高,配合的意識很好。
臨近的鐵闆檔,人氣滿滿,一位小夥子正在料理牛排,肉挨着高溫的鐵闆,發出誘人的聲音,香氣也随之升騰,食客們盯着即将熟化的食物,有一種期待,也是一種幸福。這個檔口貼着“扒闆美味”,羊排和鱿魚都豎立在檔口前,視覺沖擊力很強,檔口的小夥子很忙。
相傳鐵闆燒是當年成吉思汗用鐵帽子烤肉的演變,在内蒙古的星級酒店設一鐵闆檔,是美味的補充,了解的飲食文化的人還能聊出幾分食趣。
鐵闆檔的對面是迎合年輕人的麻辣燙區域,可以自選食材,自調味,旁面一大型容器内,裝滿早已入味的食材,麻辣的誘惑讓人忍不住咽下口水。這個區域不僅有中式菜品,也有些西式美食和内蒙風味。
與此處相鄰的是海鮮和日料區域,有打冷也有清蒸,日料區的師傅不停的卷壽司,身材比較魁梧,面容可愛,與我相識的一西餐主廚很像,在我的潛意識裡,胖胖的人做菜都好吃,他卷的壽司,分分鐘被掃光,看來确實受歡迎。
水果和甜品檔中間有一個過道,甜品區的蛋撻現烤制,各種慕斯,小點形式多變,器皿精緻,記憶最深的,是一個放甜品的鐘表器皿。
大約一點多鐘,食客才慢慢減少,鄧師傅給我找了一個座位,煎幾塊牛排,拿兩杯果汁,開始進行我們的午餐。鄧師傅精通法餐、德餐、俄餐……這個自助餐廳,可供二三百人用餐,後廚員工并不多,精細化的管理與高效的團隊,讓這個自助餐廳不浪費,又可滿足食客需求。
呼和浩特香格裡拉自助餐廳的餐品,許多都是現場制作,根據食客的多少出餐,保證了食物的新鮮度,又很好的節約成本。比如面檔、鐵闆檔、日料檔、海鮮檔……多是如此。午餐鄧師傅全程陪同,讓我又一次走進了香格裡拉大酒店,香格裡拉的人。我是骞味,懂媒體,懂美食,懂餐飲。有多懂?略懂,略懂,略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