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端午節,“甜粽子還是鹹粽子好吃”這個話題,總引得各路網友争吵打架!
對小鹿來說,我家最喜歡的粽子做法“鹹蛋黃鮮肉粽”,鹹香軟糯,料足過瘾,鹹味粽子,可以說從小就喜歡吃,鹹香的鹹蛋黃,搭上鮮肉的酥嫩油滑,粽子的軟糯鹹甜,每一口都超級滿足。

而想做出一個美味的鹹蛋黃鮮肉粽,最重要是食材的搭配,腌制的豬肉,最好選擇肥瘦比例好的五花肉,鹹蛋黃也最好選擇高郵麻鴨蛋的新鮮鹹鴨蛋黃,因為每粒鹹鴨蛋都帶有紅沙油,蛋黃質感更佳,而糯米則選擇圓糯米,這3個食材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按口味另加香菇、蝦米、闆栗、瑤柱、綠豆仁搭配做餡即可。
做法并不難,難就難在裹粽手法上,下面小鹿把【鹹蛋黃鮮肉粽】的做法及裹粽方法分享給大家,快到端午了,趕緊忙起來,制作給家人、朋友嘗一嘗吧。
◇ 「鹹蛋黃鮮肉粽&材料清單」:
糯米2000克,五花肉1000克,鹹蛋黃25個,粽葉50片,棉線
腌肉調料(糖10克/鹽10克/醬油1湯勺/少許醬油/雞精5克/白胡椒粉)
糯米調拌調料(醬油1湯勺/醬油少許/鹽10克)
◇ 「制作過程」:
步驟1|糯米簡單清洗,瀝幹水分後無需浸泡,直接加入鹽10克,少許醬油調色,一湯勺醬油,翻拌均勻。
而如果想制作的粽子,糯米質感更軟爛,就需要提前浸泡2~4小時,讓糯米吸飽水分。
步驟2|五花肉洗淨後,切成寬度約為2厘米的小方塊,加入“腌肉調料”,抓拌均勻,放置冰箱腌制過夜。
另外還需把單個的鹹蛋黃加點白酒滾勻,後上蒸鍋清蒸5分鐘左右,取出放涼備用。
包裹粽子的粽葉,簡單洗淨,整齊疊好,放入沸水中焯燙3~5分鐘,為粽葉殺一殺菌,同時還能增加粽葉的韌性,讓包裹粽子的時候不容易裂開。
當我們分别把糯米,五花肉,鹹蛋黃和粽葉的各自處理都做到位後,就可以開始包括粽子了。
步驟3|以兩片粽葉為一組,把粽葉的尖頭一端稍微剪掉一截,呈現齊平的樣式。
然後分叉重疊一起,把剪掉尖頭的一端彎曲折出一個盛放食材的凹形狀,折過來的邊緣要與上端齊平。
步驟4|把折過來的粽葉按緊,勺适量糯米鋪入粽葉的凹陷部分墊底,取1~2塊五花肉、一粒鹹蛋黃,還想添加其它配料如香菇、蝦米、闆栗、瑤柱、綠豆仁的,也可以一同放入。
再鋪上一層糯米封頂,鋪好的糯米剛好達到邊緣的高度就夠了,别太多,否則很難包裹。
步驟5|最後就是把粽子包裹緊實了,這裡無法實實在在的用言語表達,畫圖可能更直覺,把沖着自己一面多出來的粽葉,直接折曲收口,把糯米包裹緊實,把粽葉折下,把邊緣處收好,用手按緊,用綿線快速捆綁緊實,把多餘的粽葉剪掉,三角粽就包裹好了。
步驟6|粽子包裹好後,下面就需要把粽子焖煮熟透,焖煮粽子,可分成高壓鍋方式和普通鍋方式烹煮:
高壓鍋版:粽子放入高壓鍋裡,倒入淹過最上層粽子一半的開水量,加5~10克小蘇打進開水中讓其化開,待高壓鍋上氣後,開始計算時間,壓35~40分鐘就夠了。
普通湯鍋版:鍋中燒開水,鍋裡的水也是隻要能夠淹過最上層粽子一半的水量,大火燒開後,下5~10克小蘇打化開,放入粽子,保持中大火烹煮1.5小時,烹煮到點後關火,讓粽子繼續在鍋中焖一小時,方可品嘗。
當我們把粽子完全焖煮熟透後,我們就能收獲到一個個粽香濃郁、味道相當美味的鹹肉粽子了!
掰開粽葉,品嘗内裡的鹹蛋黃鮮肉粽,糯米完全吸收了粽葉的香味,讓糯米格外幽香,粽香味濃郁,刨開粽子,鹹蛋黃酥沙鹹香,肉塊瘦肉酥嫩,肥肉入口即化,越吃越好吃!
要不是粽子容易吃撐,真的停不下來呀!
◇ 「鹹蛋黃鮮肉粽&烹饪技巧」
1、鹹蛋黃不建議用原隻鹹鴨蛋敲開蛋殼取蛋黃制作,因為用到的鹹蛋黃分量較多,殘餘的鹹鴨蛋白就變得浪費了,糧油店、商超或凍品店裡,都有單獨鹹蛋黃售賣的,既省事又友善。
2、糯米一定要先下調料調味,制做的鹹蛋黃鮮肉粽味道才更足。
3、豬肉部分要選用五花肉,因為五花肉帶有肥肉,在經過烹煮的時候,肥肉慢慢熬熟至融化,油脂完全浸透到糯米内,使粽子質感油潤誘人。
4、煮粽子的時候,要适當地添加點小蘇打,小蘇打是堿性類調味料,糯米吸收了堿性物質後,糯米質地會變得特别軟糯,而且還會使粽葉的香味充分發揮,使焖煮的粽子軟糯鹹甜,更加可口。
☛ˆ▷•)☛關注@鹿小美食,歡迎您分享、收藏、點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