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養殖戶對于“非洲豬瘟”都是非常害怕的,今天小編就帶你科普一下關于“小飛”的知識。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非洲豬瘟不傳染人,但會通過人類傳播。
主被感染非洲豬瘟病毒後主要出現這些症狀:高熱40.5℃——42℃;皮膚發紫,有出血點;無症狀死亡;嘔吐,糞便帶血。
非洲豬瘟首次發現并确診在東非肯亞,疫情擴散後,發病率和緻死率可達100%。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非洲豬瘟病毒可通過這些途徑傳播:</h1>
1、健康豬與病豬直接接觸傳播;
2、病毒污染的餐盒剩餘垃圾、飼料、水源、器具等也能傳播非洲豬瘟病毒;
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力持續時間長。在糞便中可生存數周;在死豬體内可生存一年;在凍肉中可生存數年;在餐食垃圾中可長時間生存;在腌肉中可生存數月;未經高溫燒煮的肉類可生存3-6個月。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那麼如何消滅非洲豬瘟病毒呢?</h1>
科學研究發現,非洲豬瘟病毒怕熱,56℃滅殺70分鐘,60℃滅殺20分鐘
一些常用的消毒劑也可殺滅非洲豬瘟病毒:堿類、次氯酸鹽、福爾馬林、鄰苯基苯酚
如果用于建築物、木質結構、水泥表面、車輛和相關裝置消毒最好用堿類(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氯化物、酚化合物;人員消毒可以用碘化物。
全世界尚沒有有效預防非洲豬瘟的疫苗,但是隻要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就可以避免發生非洲豬瘟。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養殖場要注意:</h1>
嚴禁從疫區調運生豬;
嚴禁使用未經高溫處理的餐食垃圾喂豬;
采用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飼養生豬,建立嚴格的衛生消毒制度;
提高養殖場的生物安全水準;
做好安全防護,避免家豬群與野豬接觸;
嚴格内部管理,生産區與生活區要安全隔離,不在飼養區内吃飯,減少非從業人員與家豬的直接接觸次數;
一旦出現不明原因死亡增多且有豬瘟類似症狀,及時上報當地獸醫部門;
一旦确診,要配合獸醫部門對疫點内的生豬全部撲殺,并對病死豬和撲殺豬進行無害化處理。
關于“小飛”的知識,你都學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