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养殖户对于“非洲猪瘟”都是非常害怕的,今天小编就带你科普一下关于“小飞”的知识。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非洲猪瘟不传染人,但会通过人类传播。
主被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后主要出现这些症状:高热40.5℃——42℃;皮肤发紫,有出血点;无症状死亡;呕吐,粪便带血。
非洲猪瘟首次发现并确诊在东非肯尼亚,疫情扩散后,发病率和致死率可达100%。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非洲猪瘟病毒可通过这些途径传播:</h1>
1、健康猪与病猪直接接触传播;
2、病毒污染的餐盒剩余垃圾、饲料、水源、器具等也能传播非洲猪瘟病毒;
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力持续时间长。在粪便中可生存数周;在死猪体内可生存一年;在冻肉中可生存数年;在餐食垃圾中可长时间生存;在腌肉中可生存数月;未经高温烧煮的肉类可生存3-6个月。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那么如何消灭非洲猪瘟病毒呢?</h1>
科学研究发现,非洲猪瘟病毒怕热,56℃灭杀70分钟,60℃灭杀20分钟
一些常用的消毒剂也可杀灭非洲猪瘟病毒:碱类、次氯酸盐、福尔马林、邻苯基苯酚
如果用于建筑物、木质结构、水泥表面、车辆和相关设备消毒最好用碱类(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氯化物、酚化合物;人员消毒可以用碘化物。
全世界尚没有有效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但是只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可以避免发生非洲猪瘟。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养殖场要注意:</h1>
严禁从疫区调运生猪;
严禁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食垃圾喂猪;
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饲养生猪,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
提高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水平;
做好安全防护,避免家猪群与野猪接触;
严格内部管理,生产区与生活区要安全隔离,不在饲养区内吃饭,减少非工作人员与家猪的直接接触次数;
一旦出现不明原因死亡增多且有猪瘟类似症状,及时上报当地兽医部门;
一旦确诊,要配合兽医部门对疫点内的生猪全部扑杀,并对病死猪和扑杀猪进行无害化处理。
关于“小飞”的知识,你都学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