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作為天子渡口,相傳慈禧為石頭門坎素包子賜名,感覺也是真的。慈禧太後賜名以後石頭門坎可以說是生意興隆。天津的素食小吃中,深受顧客歡迎的還是石頭門坎的素包子,也是許多網友強烈推薦的一個店,也是吃貨們打卡的聖地。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天津的石頭門坎,是一家素包子,這家店位于天津的南市食品街,南市食品街是一處旅遊景點,始創始于1984年,距今36年,是一處仿清代的古建築。它四個門頭上都寫有牌匾,分别寫着“南為振宇門,西為興歌門‘北為中聖門,東為華裕門’,”這幾個牌匾的取首字就是振興中華的寓意。
石頭門坎位于南市食品街裡面的,這家店相傳是有太後老佛爺賜名的素包店,距今一百餘年慈禧太後老佛爺賜的牌匾太光宗耀祖了。慈禧太後都喜歡吃的素包子,現在味道究竟如何?這一點也是吸引許多遊客打卡這家的重要原因。
進入石頭門門坎店内,放了幾個蠟像,顯示的是慈禧太後吃素包子的情形,旁邊還站了個公公,使用的餐具,包子,以及太後的形貌都描摹的惟妙惟肖的,一個人看到還真有點滲人。
他們家的素包子2.5元一個,包子個頭還是比較大的,看着還比較實惠。韭菜素是食客最喜歡的餡料,他家的韭菜素包講究一韭菜簍,就是素包子在蒸出來以後膏狀聳立得像一個小簍子一樣,不是特别扁的包子,韭菜素裡面的餡看起來特别像蟹肉棒,先嘗一口試試味道,餡料不算多,皮比較厚,沒有什麼特别的感覺,就感覺面比餡多,普普通通,甚至還不如家庭主婦做的味道好吃。
還有一款是天津比較傳統的豆芽菜餡的,豆芽菜裡面還要豆皮和豆腐皮。吃起來麻醬的味道很濃郁,應該是放了很多芝麻醬和腐乳這個餡沒有大餅圈的餡香,豆腐面很厚,素包子皮厚一點是為了它不漏餡,因為素餡都比較容易漏湯,但是他們家的素包子皮厚的有點過分。許多網友強烈推薦的 一個店,說是比狗不理好吃,但是面皮太厚,感覺言過其實。
早年間,這家店一到廟會就賣這種素包子,餡料有津味素、大白菜的,韭菜的,裡面放芝麻醬和腐乳一到廟會就供不應求。而且他家的面皮是半發面的,蒸出來特别的香。這種味道現在已經現在的店裡已經感覺不到了,特别失望。
總體來說,這家的素包子絕對是差評,2.5元一個,雖然比狗不理便宜,但是他的面太厚了,餡料還特别的少,最關鍵的是不香,甚至感覺不如一個家庭主婦的水準,特别失望。有機會您也可以去試試,或者在評論區裡留言,大家一起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