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時期民間喝什麼酒?

三國時期的酒按《酒典集萃》劃分方法大緻可分為四類:

(一)糧食酒

(二)乳酒

(三)水果酒

(四)其他酒

糧食酒自不必說,糯米酒,稷米酒,粟米酒,無論是發酵還是蒸餾都是沒問題的。

三國時期民間喝什麼酒?

古法蒸餾酒

釀造技術的原因,三國時期的糧食酒大多是發酵酒,度數比較低,無法達到高濃度的水準。

而到了漢末三國時期,諸侯們對糧食看管的很嚴格,蜀漢建立的時候劉備甚至一度禁止民間用食釀酒。

三國時期民間喝什麼酒?

米酒

是以喝糧食酒在漢末極為奢靡的行為。

咱們再說第二種乳酒。

乳酒多為少數民族所産的酒。

比較典型的應是挏馬酒。

此外酪類還有米酪和果酪,乳酪也是一種乳酒,在西漢就有記載,記述酪酒:“以為醴酪”

三國時期民間喝什麼酒?

奶酒

當時朝廷甚至專門有人負責挏馬酒。可見當時它是很受重視的。

“師學百四十二人,其七十二人給大官挏馬酒。”(班固《漢書,禮樂志》)。

朝廷是重視的,但是民間不一定流行,喝過都懂,那味道你的習慣才行。

第三類酒就不得不提一個人的名字——張骞。

話說當年張骞出使西域可謂是華夏海淘客的祖宗,帶回了諸多華夏沒有食物,比如胡蘿蔔、黃瓜、大蒜等等。

還在他帶回來的葡萄也為中國酒界從此添加了一名成員——葡萄酒。

換句話說,張骞才算是中國真正的葡萄酒之父了。

三國時期民間喝什麼酒?

張骞出使西域圖

而葡萄酒在當時是很珍貴,很受貴族重視。

重視到什麼程度?

《續漢書》記載:扶風孟他,以葡萄酒一升遺張讓,即稱涼州刺史。

孟他字佗,是以有的吏料記載為孟佗。

看過《三國》的人應該清楚,漢末太監專權,稱十常侍,就是十個權力最大的太監,而張讓就是這十個大太監中的老大。

三國時期民間喝什麼酒?

張讓

什麼意思?

扶風人孟佗,送了一升葡萄酒給張讓,張讓就讓他做了涼州刺史。相當現在的一位省級行政長官。

當然張讓肯定不會單單因為一升葡萄酒就讓他當了了涼州刺史,但其他的受賄财物都沒提,單單記載了張讓受賄葡萄酒一升,由此也可以看出當時的葡萄酒有多貴重。

三國時期民間喝什麼酒?

葡萄酒

當然水果酒不隻葡萄酒這一種,還有很多,比如甘蔗酒。

甘蔗酒在當時也稱為“金酒”。

以金來形容酒漿,可見甘蔗酒也是一種名貴的酒。

可以看出當時的水果酒非常的不“親民”。

不過後來又開發了許多果酒,比如杏酒,果酒也就開始有“平民化”。

因為前三者的不易,這也就造出了第四種酒的火爆。

其他類别的酒。

椒酒、柏酒、桂花酒等。

這裡成分就比較雜,不是單一的品種。

但是勝在親民。

比如:椒酒,就是以花椒為原料。

是三國時期民間節日常用酒。

而柏酒是用柏樹葉浸泡而成的,也是當時民間常用于節日拜賀的酒。

現在這兩種酒基本已經不見了,不過桂花酒卻從先秦時期就一直流傳到了現代。

三國時期民間喝什麼酒?

桂花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