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邊程壹 見習記者 劉玉涵
這幾天杭城“秋老虎”肆虐,或許隻有在拂曉之際才能體會秋意,不少杭州人就在這個時段去西湖邊走走。
如畫的風景,還有早起的福利:山外山兩元一顆的魚圓,樓外樓十元一碗的片兒川,還有一進制早茶……簡直了!
今天(8月31日),小時新聞記者起了個大早,帶大家感受感受。

第一站:山外山魚圓和熏魚
從植物園北門進入,途經黃花高樹,遇上螞蟻麻雀,軋路200多步便走到了山外山菜館。在大門旁邊,師傅開了一扇門,售賣魚圓、熏魚。6點半光景,便有了排隊的隊伍。
“一兜熏魚。”李大爺一大早就從火車東站那邊趕過來了,坐28路差不多需要一個小時。
“我經常來買,就好這口。”雖然趕了很遠的路,但大爺買的量在顧客中并不算多。“就兩個人吃,我和我老伴嘛,哈哈!”大爺說着幸福地笑起來。
熏魚不多,卻是滿滿的愛意啊。
張女士就住在植物園邊上,早上起來在植物園跑步健身,健身結束正好來買些魚圓和熏魚回家。“我們住附近的,沒事就買一些回去,很友善。”張女士告訴記者,熏魚一般就直接吃掉了,魚圓的話可以加點青菜、肉末,煮一煮,味道很鮮;吃不了的放在冰箱裡就好,儲存也友善的。“他們是百年老店了,品質有保障,吃得放心。價格也合适,很便宜。”排到她了,張女士點了十五個魚圓拎回家。
魚圓售價2塊錢一顆,熏魚20元一條,每周周二、周五6點半準時開賣。有經驗的食客會提前半小時搭公交來排隊。這兩樣魚制品,都是正宗千島湖魚做的,具體每天賣多少,要看菜館魚頭湯的生意,魚頭湯賣得多,魚圓和熏魚也就做得多。從業人員李師傅說,“多時魚圓能賣1500顆,魚圓成本價都在兩塊錢,熏魚更是虧本賣,成本30元左右,權當是粉絲福利吧,算起來已經賣了25年。”
第二站:樓外樓片兒川
小時新聞記者在山外山買了一兜熏魚,打算就着樓外樓的片兒川吃。
從山外山所在的植物園出來,沿着西湖向東走兩公裡,就到了孤山路上的樓外樓。一進門,小時新聞記者就聞到了香噴噴的片兒川味道。大堂裡坐滿了人,細看已經沒有空桌了,每個人面前都有一大碗片兒川。
樓外樓早餐的片兒川隻要10元一碗,還有一種青菜肉片面也是10元一碗,7點15分開始供應,8點半結束供應。來這裡吃早餐的大多是老年人,偶爾也見幾個年輕人吃完片兒川走出餐廳。
片兒川屬于杭州人的特色面食。
劉師傅頭發花白,大口嚼着面,還用湯匙把鮮湯往嘴裡送,一看就是吃片兒川多年了。一說起,他頭頭是道:“一般吃面都要趁熱吃,但吃片兒川我還是喜歡放置1分鐘再吃,那樣更加鮮鹹可口。我口味偏重,是以更喜歡就着湯往嘴裡送面。樓外樓的早面我印象中已經有十多年了,我應該吃了也有好幾年,實話說是吃不厭的,每次吃都有不一樣的感覺。吃完之後在西湖邊走一圈,才叫滿足。”
小時新聞記者點了兩份片兒川。5分鐘不到,隻聽服務員一聲吆喝“九十二号”,兩大碗熱氣騰騰的片兒川就端了上來。
“好香啊!”小時新聞記者埋頭吃了起來,大堂裡也滿是食客們“吸溜吸溜”的嗦面聲。
湯汁鮮美的片兒川,再搭配酥香鹹甜的熏魚,更是别有一番風味。
第三站:湖畔居花港店
上午9點,小時新聞記者來到了湖畔居花港店。從業人員告訴記者,1元早茶8點半就已結束。每天這裡早上6點鐘開門,茶客會自帶茶葉,茶室提供開水和座位。
茶室裡一共70多個座位,基本每天坐滿。小時新聞記者到的時候,不少人還在品茶、打牌、唠家常,臉上都洋溢着笑容。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