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水果吃一口,熱量比肉還高!“不甜卻含糖量驚人”的水果榜單來了

鮮花,綠色和水果的夏天又來了!

你真的吃水果嗎?

您通常選擇水果的标準是什麼?

您認為哪些水果可以通過食用來減肥?

這水果吃一口,熱量比肉還高!“不甜卻含糖量驚人”的水果榜單來了

今天的文章

它可能會颠覆很多人的常識

因為吃水果也要注意!

吃錯話不僅對你的健康有害,

并發胖!

為什麼?

01

原因一:不能嘗出水果含糖量!

四川省人民醫院營養科鄧波博士說,人們在選擇水果時,普遍認為水果越甜,含糖量越高,水果含糖量越少。

但其實,吃不甜的水果,含糖量也不一定少

這水果吃一口,熱量比肉還高!“不甜卻含糖量驚人”的水果榜單來了

萬萬沒想到,小康的姐姐以為無糖椰子、山楂、火龍果、茴香果......他們在名單上!含糖量驚人!

Dunbo博士說,這是由于水果的甜味,取決于糖,酸含量和比例。

水果中的有機酸,如蘋果酸、檸檬酸、酒石酸,或具有澀味的單甯等多酚,也會影響水果的味道,可能使水果吃不甜,但其含糖量不一定低。

有沒有甜但含糖量低的水果?

這水果吃一口,熱量比肉還高!“不甜卻含糖量驚人”的水果榜單來了

您可以參考下面的圖表

這水果吃一口,熱量比肉還高!“不甜卻含糖量驚人”的水果榜單來了

02

原因二:認為吃水果是為了減肥,

沒想到選錯了就等于多吃了一碗米飯!

說到吃水果減肥,目前還沒有"風很強"——鳄梨!

鄧波博士介紹,鳄梨又稱鳄梨,是一種高能量、高脂肪、高鉀、高膳食纖維的水果,與其他水果相比,富含抗氧化劑。

每100克鳄梨含有2.0克蛋白質,15.3克脂肪和7.4克碳水化合物。

這水果吃一口,熱量比肉還高!“不甜卻含糖量驚人”的水果榜單來了

鳄梨含有脂肪,80%是單不飽和脂肪酸,降低了人體的總膽固醇,LDL膽固醇水準,增加了HDL膽固醇的水準,是以有更好的心血管保護作用。

但它也含有更高的能量,每100克鳄梨171kcal。

平均體重約150克,所含的能量相當于一碗米飯,約占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普通成年人每天所需總能量的8%。

這水果吃一口,熱量比肉還高!“不甜卻含糖量驚人”的水果榜單來了

是以,如果你吃鳄梨而不控制你的攝入量或減少其他食物(如米飯和面包)的量,很容易在不減肥的情況下增加你的能量攝入量。

此外,除了鳄梨,鄧波博士還說:有些水果和吃肉一樣有熱量!

這水果吃一口,熱量比肉還高!“不甜卻含糖量驚人”的水果榜單來了

鄧波博士解釋說,肉類富含優質蛋白質,100g瘦肉,如魚肉、雞肉、鴨肉、牛肉等含有約90~160千卡,其實以上水果的熱量都較低。

03

理由3:你真的吃水果嗎?

關于吃水果,鄧波博士還總結了以下3件注意事項:

每天吃多少适量的水果?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建議中國居民每天食用200-350克新鮮水果。

鄧波博士提醒:果汁不能代替新鮮水果,這一點要注意。

果汁是由水果通過壓榨掉殘留物而制成的,在加工過程中很容易造成水果中維生素C、膳食纖維等營養物質的流失,也因為攝入較好,進而增加糖分和能量的攝入,不利于血糖和體重的控制。

這水果吃一口,熱量比肉還高!“不甜卻含糖量驚人”的水果榜單來了

我可以使用水果代替蔬菜嗎?

鄧博士說,雖然蔬菜和水果在營養成分和健康影響方面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它們是不同種類的食物,具有不同的營養價值。

蔬菜比水果品種多,深色蔬菜比水果含有更多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合物,是以水果不能代替蔬菜。

但另一方面,水果碳水化合物、有機酸、芳香物質比新鮮蔬菜多,水果一般可以直接生吃,其營養成分不受烹饪因素的影響,是以蔬菜不能代替水果。

是以,建議我們每天都有水果,飯菜有蔬菜。

這水果吃一口,熱量比肉還高!“不甜卻含糖量驚人”的水果榜單來了

你會在晚餐前或飯後吃水果嗎?

"如果你沒有身體不适,你可以在晚餐前後吃水果。"小飛象博士說。

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如果血糖控制穩定,可以在兩餐之間吃水果,同時注意下餐适當減少主食的量,以免影響血糖控制。

對于腎病患者,血鉀控制不穩定,容易高鉀,吃高含鉀的水果和果汁,如:橙子、橙子、香蕉等,可以選擇少量的瓜果,如西瓜、白瓜等。

對于那些想要控制體重的人來說,飯前吃低能量水果可以減少他們吃的食物量,減少他們的能量攝入。

對于胃腸功能較差的人,飯後可以吃水果,或者稍微切水果煮熟,一次不要過多,以免增加胃腸道負擔。

科學吃水果,你學了嗎?

關于健康問題,你還想知道什麼?

歡迎在文章末尾的評論部分留言!

這水果吃一口,熱量比肉還高!“不甜卻含糖量驚人”的水果榜單來了

本文原文為《成都商報四川名醫》,未經授權禁止全文或部分轉載。如需授權,請聯系:(028) 8129 1833

策劃/寫豆子映射君茹雲

圖 123rf 等

部分出處:摘自楊月心,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主編,2017年出版第6版《中國食品配料表》第1卷

青青監理

回顧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