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館長數家珍】陸雲龍:延安“搶救運動”中被迫害緻死的蘭州市委書記

作者:蘭州八辦紀念館

文\袁志學

【館長數家珍】陸雲龍:延安“搶救運動”中被迫害緻死的蘭州市委書記

陸雲龍

陸雲龍(1915—1942),原名陸靖安,1915年生于榆中縣金崖鄉尚古城村。幼年好學上進,成績優異。1929年金崖國小畢業後于1930年春考入蘭州省立第一中學學習。上學期間熱愛學習,博覽群書,經常獲學校甲等獎學金;喜歡打籃球,是一中籃球隊的隊員;為人正直豪爽,待人純樸厚道,善于團結同學;經常關心時事,閱讀《中學生》、《讀書月報》等進步書刊。1935年高中快畢業時,因家境困難被迫辍學。1936年考入甘甯電政管理局,在蘭州南關高碑寺無線電發報台負責管理維護發射機的工作。期間,與從北京各大學畢業返蘭的陸長林、陳成義等學長一起關心時事,聽取他們分析省内外的形勢和國民黨反動派的本質,尋求救國救民的途經和道路,在進步思想的啟發鼓舞下,眼界逐漸開闊。

1937年8月,八路軍駐甘辦事處建立,同年10月,中共甘肅工委成立。陸雲龍聽說八路軍是抗日的隊伍,前往蘭州八路軍辦事處,碰到了先行走上革命征途的同學、同鄉、中共甘肅工委組織委員鄭重遠。在鄭重遠的關心幫助和引導教育下,思想覺悟不斷提高,革命信念日益堅定,于1937年冬經重遠介紹,加入中國共産黨。

入黨後,陸雲龍被編入蘭州市區街道黨支部,由尹有年任支部書記,陸雲龍任組織委員,賀進民任宣傳委員。陸雲龍努力為黨工作,積極參加公開和秘密的群衆活動,發展黨員,認真閱讀進步書刊和黨的經典著作,通過革命實踐,逐漸鍛煉成長為出色的革命工作者。1938年初尹有年去延安,街道黨支部改名為郵電黨支部,陸雲龍任支部書記。為了加強城市黨的工作,在中下層特别是水伕和産業勞工中建立和發展黨的組織,推動抗日救亡運動不斷向前發展,1938年4月,中共甘肅工委決定成立蘭州市委,鄭重遠兼任市委書記,趙子明負責組織工作,陸雲龍負責宣傳工作。蘭州市委所屬4個學校支部,之後又建立了3個工廠支部、2個街道支部。同年8月,陳成義任中共蘭州市委書記。1939年9月陳成義離開蘭州去延安,陸雲龍接任蘭州市委書記。陸雲龍晚間辦勞工識字班,免費教階級兄弟識字讀書;幫助印刷勞工提高文化和階級覺悟,主動解決同志們生活上的實際困難;還經常利用業餘時間組織年輕黨員學習黨的性質、黨的綱領;并以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教育和鼓舞同志們堅定革命意志。在此期間,陸雲龍将工作重點放在當時革命活動比較活躍的印刷勞工支部黨員的思想教育上,同時指導西北公路局汽車廠黨的地下工作,組織發動勞工群衆與廠方進行政治鬥争,引起了國民黨頑固派的注意。陸雲龍約梁朝榮等進步青年勞工去郊外一些地方談心,給他們介紹共産黨的組織、任務、政策,還推薦一些書,如《蘇聯青年勞工生活》、《青年婦女生活》等閱讀。勞工們開始知道了共産黨,知道了共産黨是和國民黨完全不同的政黨,共産黨是讓貧苦大衆過上好日子的黨,隻有在共産黨的上司下才能趕走日本侵略者,才能消滅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罪惡制度。鬥争中,陸雲龍掌握形勢、注意政策,将暴露身份的汽車廠黨支部書記甄廷蘭調離蘭州,同時引導勞工群衆将鬥争目标從政治問題轉向經濟問題,避免了危險和不必要的犧牲。

1940年6月中共甘肅工委遭嚴重破壞後,黨組織決定陸雲龍立即離開蘭州赴延安。陸雲龍到延安後先在中央黨校學習半年,1940年12月被配置設定到中共中央組織部工作,1941年調往西北局民運部陝甘組工作。1942年延安整風中發生的“搶救運動”中,甘肅地下黨被康生一夥污蔑為“紅旗黨”。年僅19歲的張克勤(樊大畏)受到逼供,在經過六天六夜的“車輪戰”肉體折磨和“假槍斃”的威脅,以及“坦白了可以保留黨籍”的誘逼後,招出了甘肅地下黨是打着紅旗反紅旗的“紅旗黨”,是國民黨“紅旗政策”的産物之類的虛假口供。對此,康生如獲至寶,讓張克勤騎着高頭大馬,佩上紅花,到各機關學校作講演,介紹他的“特務”經曆和反悔過程。康生到處宣揚“紅旗政策”是國民黨對共産黨内奸政策的新政策,進而得出在國民黨統治區的黨組織不可靠,必須重新估計的錯誤結論,并随即開展了大規模的追查,把來自甘肅、河南、湖北等地的地下黨員和進步青年中他認為可疑的人,捕押起來,審問逼供,緻使剛剛建立起來的中共甘甯工委完全癱瘓,甘肅地下黨成員或被捕關押、或隔離審查,大多數人被戴上了“叛徒”、“特務”的帽子,身心受到傷害,其中陸雲龍、陳睿(女)、于謙被迫害緻死,令人扼腕。

陸雲龍短暫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追求進步、是忠于黨、忠于人民的一生。

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紀念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