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防災減災第五彈丨村裡幹部“不着家”,田間地頭“開課堂”

作者:湖北應急管理雜志

今年10月13日,是第32個國際減災日,主題是“建構災害風險适應性和抗災力”,強調在新冠肺炎流行和災害風險日益複雜的狀況下,建立完善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方協同的災害風險治理模式,着力建構災害風險适應性和抗災力,提高全社會災害風險治理能力,不斷增強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視訊加載中...

(視訊來源:湖北省地震局)

近年來,湖北省應急管理廳從細微薄弱處入手,于防患短闆處發力,在全國首創“綜合減災示範社群(村),打通了防災減災“最後一公裡”,極大提升了基層群衆安全意識與應急能力。值此第32個國際減災日之際,《湖北應急管理》記者采訪了一批綜合減災示範社群(村),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麼讓防災減災工作“落地生根”的吧!

宜昌市當陽河溶鎮郭家場村

轄區面積25.79平方公裡

村裡有699戶2280人

因年輕人多半外出打工

是以村子稱得上地廣人稀

2020年,郭家場村成功建立了

市級綜合減災示範村

辦公室裡隻留一個人值守

“自從村裡确定了要建立綜合減災示範村,辦公室經常就空了。不是幹部們在偷懶,而是都進村裡去了。到村民家裡去開展工作,比坐在辦公室有效,隻留一人應急值守,已經是我們的習慣了。”郭家場村辦公室主任陳争豔說。

郭家場村轄區面積大,全村林地覆寫率高達60%以上,大部分村民都散落居住在各處。村中面臨着森林防火、防溺水等一系列難題,村委會的人不得不開始“漫山遍野”式的工作模式,也讓建立綜合減災示範村難度增加。

郭家場村黨支部書記朱文濤自2018年上任以來,花了一年多時間摸熟了村裡每家每戶的情況,全村殘障人士、青少年等特殊群體人數多過青壯年,年人平均收入兩萬元左右。

防災減災第五彈丨村裡幹部“不着家”,田間地頭“開課堂”

▲前往村民家的路上。

朱文濤認為,因為村民居住位置無規律可循,一旦出現災害或者事故,村裡無法及時救援,甚至無法及時發現,這都是村裡的曆史難題與管理短闆。

“問題都清楚了,接下來就用建立綜合減災示範村這個手段來解決問題。”朱文濤根據實際情況,在村委會設立了資訊組、搶險組、巡邏組等6個職能小組,他本人任應急指揮部總指揮,靠着村委會一雙雙“鐵腳闆”的丈量,郭家場村村民被分為6個小組,每個小組設立一名災害資訊員,将小組轄區内自然災害風險點制作成災害風險地圖。根據各小組的地理位置确定主要的隐患因素,将其劃分到治安、火災、地質災害三大類中,定制生成了應急預案。

防災減災第五彈丨村裡幹部“不着家”,田間地頭“開課堂”

▲郭家場村村民現居住房。

六組災害資訊員李豔是一名愛好跳舞的黨員,她主動申請這個崗位,李豔告訴記者:“我家裡就出過意外事故,因為缺乏急救知識,讓家人後悔不已。現在村委會對災害資訊員會開展定期教育訓練,我想抓住機會,為鄰裡做點貢獻。”

為了應對地震、洪澇等極端自然災害,郭家場村根據災害資訊員收集的村民居住地理位置為每家每戶“量身定做”了應急明白卡,将逃生路線圖張貼到村民家裡。

靠着村委會幹部“不着家”式的努力,成功讓郭家場村成功建立市級綜合減災示範村。

玉米地旁的“闆凳課堂”

“下雨天氣時,如果發現有雨水順着牆上的裂縫在往外流,這種情況一定要加強警惕,做好防護工作,及時跟村委會聯系。”9月1日下午,在一片玉米地旁,10來個村民,10來個小闆凳,一場關于綜合減災教育的“闆凳課堂”,在村民務農休憩的時間段上演。

這節“闆凳課堂”上,講課的是郭家場村綜合減災指揮部副總指揮楊軍,一名身材高大、皮膚黝黑的漢子。“滿山跑來跑去拉村民上課,想不曬黑都不行啊。”楊軍笑着說。

防災減災第五彈丨村裡幹部“不着家”,田間地頭“開課堂”

▲村幹部在給村民普及安全知識。

為了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力度,增強村民自我防範意識,郭家場村結合村實際情況制訂了減災教育計劃。楊軍說:“選在村民務農休息的時間上課,他們才願意好好聽。減災教育是要使村民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逃生技能及必要的應對災害的技術,僅利用宣傳欄、微信群、QQ群等宣傳陣地是不夠的,年紀大的年紀小的都很少看這些消息。面對面上課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除了持續不斷的“闆凳課堂”,村委會還依托全國防災減災日、國際減災日等重要節點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村民減災教育活動,比如灣子屋場會、村村響等。同時,針對出門不便的老人、殘障人士、青少年等特殊群體不定期開展上門走訪宣傳。

防災減災第五彈丨村裡幹部“不着家”,田間地頭“開課堂”

▲村民仔細閱讀防災手冊。

“隻要讓村民意識到防災、減災、避災、救災及應急處置能力的重要性,再讓他們學會自救互救方法,他們就會願意配備防災減災用品,因為村民的想法很樸實很直接,他懂了,他會了,他就接受了。”

楊軍告訴記者,減災教育隻是第一步,鼓勵引導村民家庭配備防災減災用品并學會使用才是完成教育的關鍵一步。

目前,郭家場村為建立省級綜合減災示範村,進一步完善災害救助體系,幫助村民提高抵禦災害的能力,全村積極鼓勵村民投保水稻種植保險、小額人身保險、社會治安家庭财産組合保險等必要的惠民保險。據統計,截至9月,全村已購買了681份相關保險,并全部在村委會完成登記。

作者:楊璟

編輯:李嬌

出品:《湖北應急管理》雜志融媒體中心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