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浙江永康《胡公文化基因解碼報告》首次釋出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官德;秉正崇善、福民益邦的信念;愛國為民、勤廉擔當的使命;重情重義、開放創新的風範;讀書教子、嘉風承揚的文脈;與時俱進、永續輝煌的未來”——《胡公文化基因解碼報告》近日在浙江永康舉行的第二屆胡公文化研讨會上首次釋出。

浙江永康《胡公文化基因解碼報告》首次釋出

胡公,名則,字子正(963—1039年),永康第一位進士,開宋代兩浙八婺大地承續儒風之先河,宋太宗賜名,官至北宋權三司使(計相),以杭州知州加兵部侍郎緻仕。胡公一生77歲,為官四十七年。他逮事三朝,十握州符,六持使節,兩扶相印,曆踐要途。宋寶元二年(1039年)逝世,天子悼之,敕葬杭州西湖龍井源。

浙江永康《胡公文化基因解碼報告》首次釋出

胡公出身于永康庫川貧民之家。他不忘初心,志存高遠,從小就勤耕苦讀,品學皆優,27歲榮登金榜走上仕途。他獻策鎮西、遣返役夫、智除虎患、培茶惠民、整治錢荒、睦鄰懷遠、重辟平反、力保莊田、治理錢塘、改革鹽法、奏免丁錢、興教扶才、立訓啟後,愛國為民,敢于擔當。百姓感恩,敬之若神,尊稱他為“胡公大帝”。範仲淹為胡公作墓志銘:“進以功,退以壽,義可書,石不朽,百年之為兮千載後”。胡公受到宋太宗、元成宗、明太祖、清世宗等曆代皇帝的十六次封賞,天下有胡公廟宇三千。

浙江永康《胡公文化基因解碼報告》首次釋出

1959年8月21日, 毛澤東同志接見永康縣委書記,贊評胡公“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北宋時期的一名清官,為人民辦了很多好事”。

習近平同志多次贊評、倡導胡公與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胡公精神。2003年6月12 日,他視察永康方岩,号召“把‘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為座右銘”。2006年6月13日,習近平同志視察金華磐安時指出:“文物古迹中人變成神都是有功的,如永康的胡公、福建的媽祖…… 要保護好,要研究、開發、弘揚民族文化。”

浙江永康《胡公文化基因解碼報告》首次釋出

去年10月,永康市政府主辦“第一屆胡公文化研讨會”,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為胡公文化作出重要批示:“胡則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清官,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為曆代百姓所稱道。研究胡公文化、傳承胡公精神,對于弘揚浙江優秀傳統文化、激勵廣大幹部幹事創業具有積極意義。希望永康市及有關方面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深入研究包括胡公文化在内的浙江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引導廣大幹部樹立正确的政績觀,勤廉清正、務實為民,不斷增進民生福祉,為我省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視窗’作出應有的貢獻。”

浙江永康《胡公文化基因解碼報告》首次釋出

參加第二屆胡公文化研讨會的永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程學軍介紹,永康市委市政府牢記毛主席、習總書記的系列講話批示精神,因地制宜、務實創新,大力弘揚胡公文化,促進人民偉業。該市已連續十年舉辦方岩胡公廟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我國江南地區最大的民俗文化活動之一)。永康市副市長盧轶介紹,該市先後建立胡公文化研究會,設立胡公書院,籌建中國胡公文化研究院。近年來,胡公文化團隊開展“尋訪胡公路緻力新時代”探源行動、“十歲上方岩勵志敬胡公”薪火活動、“胡公故事”系列講座等活動130餘場。同時,相繼出版《胡公傳奇》《胡公足迹》《胡公故事》《一帶清風》《二章和桂》《胡公簡史》等胡公文化書籍,創作了《胡公謠》《胡公之歌》和婺劇《清正胡公》等文藝作品,并正在拍攝大型電視紀錄片《胡公:為官一任 造福一方》,正在籌建濱水胡公文化主題公園。國家商标局也已正式受理該市申請注冊的胡公文化系列商标(共9個、293大類、874項)。

浙江永康《胡公文化基因解碼報告》首次釋出

本次會議上首次釋出的胡公文化基因解碼報告,包括導言、基因解碼、基因轉化利用、圖表附件等四部分,共約33000字。據解碼報告主筆、胡公文化研究會會長、胡公書院院長胡聯章介紹,這個報告是近幾年來胡公文化團隊對胡公文化研學探索的一個初步成果,其中包含北大、浙大、國家圖書館、浙江圖書館、浙江省社科院、黨校系統等諸多教授專家學者和胡公文化熱心人士的智慧與心血。

十月金秋季、丹桂逸江南。在“第二屆胡公文化研讨會”上,來自各地的50多位專家學者、媒體等相關人士共聚胡公故裡永康,共同品鑒胡公文化基因、一起研讨胡公文化與新時代精神。本次會議采取了規範的防疫措施。參會的浙江省社科院曆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徐吉軍認為,胡公文化是繼往開來、與時俱進的傳統文化,具有繼承性、群衆性、創新性、長遠性的特點。與會的《大宋清官胡則》主編翁衛軍認為,胡公信仰不是封建迷信,而是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群衆信仰;随着時代的進步發展,胡公文化必将更好地為共同富裕服務、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奉獻人文的力量。

( 胡宏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