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時期經常出現的“東三郡”“南三郡”,究竟指的是什麼?東三郡南三郡

對于閱讀過《三國志》的朋友們而言,經常會發現在《三國志》一書中往往出現“東三郡”“南三郡”的記述。那麼,它們究竟指的是什麼?基于此,筆者便和大家梳理一下“東三郡”和“南三郡”的具體内涵。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東三郡</h1>

三國時期經常出現的“東三郡”“南三郡”,究竟指的是什麼?東三郡南三郡

所謂東三郡,是指在漢中以東的三個郡,即房陵、上庸和西城三郡的統稱。

需要指出的是,房陵、上庸和西城原本是益州漢中郡的三個邊陲小縣,直到漢獻帝建安末年才改縣為郡。

房陵郡的治所在房陵縣(今湖北房縣),上庸郡的治所在上庸縣(今湖北竹山縣),西城郡的治所則在西城縣(今陝西安康)。

三國時期經常出現的“東三郡”“南三郡”,究竟指的是什麼?東三郡南三郡

需要指出的是,房陵、上庸和西城三郡合稱為東三郡并屢屢出現于《三國志》中,并不是偶然的。其主要原因,在于這三郡所處的地勢險惡,周圍重山疊嶂,自成一體。而就戰略位置而言,東三郡是聯結荊州和益州的重要樞紐。正因如此,劉備集團和曹操集團圍繞東三郡展開了激烈持久的争奪。

三國時期經常出現的“東三郡”“南三郡”,究竟指的是什麼?東三郡南三郡

建安二十四年(219),劉備在奪得漢中後,便令孟達、劉封奪取東三郡,暫時掌控了東三郡。關羽北伐失利後,孟達降魏,東三郡落入曹魏集團手中。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9">南三郡</h1>

三國時期經常出現的“東三郡”“南三郡”,究竟指的是什麼?東三郡南三郡

所謂南三郡,是指荊州地區長江以南的三個郡,即長沙、桂陽和零陵三郡的統稱。

赤壁之戰後,南三郡以及武陵郡都被劉備奪取,成為劉備集團在荊州的地盤。建安二十年(215),孫權以劉備取得益州卻不歸還荊州為由,派遣呂蒙率軍西奪南三郡,史稱“權命蒙西取長沙、零、桂三郡”。

三國時期經常出現的“東三郡”“南三郡”,究竟指的是什麼?東三郡南三郡

在此情況下,劉備集團與孫權集團爆發了南三郡之争,最終雙方講和,孫權以南郡一地換取了長沙、桂陽兩郡。然而,好景不長,四年之後,即建安二十四年(219),孫權趁荊州守将關羽陷于襄樊之戰時,再次指令呂蒙襲奪荊州。最終,南三郡全部落入孫權之手,直到公元280年西晉滅吳。

三國時期經常出現的“東三郡”“南三郡”,究竟指的是什麼?東三郡南三郡

以上便是關于東三郡和南三郡的相關内容,歡迎各位繼續進行補充。可以說,東三郡和南三郡的紛争史,正是魏蜀吳三國鬥智鬥勇的産物,是當時局勢演變的重要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