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獨立自主 敢闖新路

獨立自主 敢闖新路
獨立自主 敢闖新路

遵義會議精神

堅定信念

實事求是

獨立自主

敢闖新路

民主團結

遵義會議作為我們黨曆史上一次具有偉大轉折意義的重要會議,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走獨立自主道路、堅定正确的政治路線和政策政策、建設堅強成熟的中央上司集體等方面,留下寶貴經驗和重要啟示。我們要運用好遵義會議曆史經驗,讓遵義會議精神永放光芒。——2015年6月16日,習近平在貴州參觀遵義會議會址和遵義會議陳列館時的講話

遵義會議,中國共産黨百年曆史中的關鍵“章節”。86年前,在位于遵義市子尹路的柏輝章公館裡召開的會議,在最危急的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在探索中反思,在絕境中奮起,在挑戰中開拓。遵義會議鑄就的精神跨越時空、曆久彌新,指引着中國共産黨越過重重關山,創造百年輝煌,奔赴新的征程。

堅持真理指航向

“遵義會議會址”——毛澤東為中國革命舊址唯一的一幅題字。在這裡,毛澤東迎來人生的大轉折,中國革命的命運也迎來大轉折。

1934年,慘烈的湘江戰役之後,中國工農紅軍從8萬多人銳減至3萬多人,缺糧少彈、疲憊不堪。

沒有人知道奇迹會不會發生,但奇迹在貴州的大山深處發生了。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遵義會議舉行。持續3天的會議,幾乎每天都開到深夜。一次次激烈的争論、批評與自我批評中,諸多問題得以解決——

糾正了“左”傾軍事錯誤和宗派主義組織錯誤;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指揮權;确立了毛澤東的上司地位和正确的軍事路線。

痛定思痛,中國共産黨在自我革命中迎來轉機。“堅持真理、修正錯誤”融入中國共産黨的血脈之中。

百年征程中,每到曆史發展的重要關頭,中國共産黨總能直面錯誤,力挽狂瀾。

2021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考察時強調,遵義會議的鮮明特點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确立黨中央的正确上司,創造性地制定和實施符合中國革命特點的戰略政策。這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實踐檢驗真理,曆史映照未來。在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程序中,在遵義會議精神的引領下,中國共産黨探索真理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寬。

信念堅定闖新路

從湘江血戰到四渡赤水,勾勒出一支隊伍意志堅定、涅槃重生的曲線。

一次次失去,又一次次尋找。面對懸殊的敵我力量,考驗這支隊伍的不僅是生死,更是對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的堅守。

一組資料令人驚歎:

長征出發時,紅軍指戰員每3人才有一支步槍,每支槍不到50發子彈;湘江之戰後,部隊彈藥所剩無幾。到達遵義地區後,每支槍平均隻剩3發子彈。

而此時,國民黨軍40萬重兵正急速向紅軍包圍而來。紅軍用“每支槍3發子彈”的裝備,幾乎是赤手空拳,與配備飛機、大炮的敵人展開搏鬥。

若要問,他們一往無前的勇氣來自哪裡?答案是:信念。生死關頭,信念不移,浩然的精神力量震撼人心。

1935年1月至3月,紅軍四次渡過赤水河。天寒地凍,紅軍戰士們穿着褴褛的軍裝,在川滇黔的山林、江河之間高強度日夜急行軍,硬是用一雙腳底闆把圍剿的國民黨軍遠遠甩在身後。

時東時西,時進時退。紅軍作戰方向變更達10次之多,戰士們越戰越猛。一路迂回,最終實作了渡江北上的既定戰略方針。

源于一種務必求勝的信念,一切艱險皆成淬煉,一切磨難皆成鍛造。

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新的戰場、新的考驗,共産黨人信念堅定、勇往直前。

距離遵義會議會址100公裡的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共産黨員黃大發帶領群衆,曆時30餘年,靠着鋤頭、鋼釺、鐵錘和雙手,硬生生在絕壁上鑿出一條“生命渠”,結束了當地長期缺水的曆史。

黃大發常說一句話:“共産黨員怕犧牲能行嗎?那些先烈拿身體去堵槍眼都要幹,我們做事就要有這種精神。”

2020年,貴州省66個貧困縣全部實作脫貧摘帽,以百折不撓的堅毅撕掉“絕對貧困”的千年标簽。

2021年,中國共産黨成立百年之際,中華大地上已經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創造減貧奇迹。

新的長征路上,沒有槍林彈雨,沒有天險阻隔,但同樣布滿暗礁、荊棘。唯有揚起信仰之帆,為了民族的光明未來執着追求、堅定前行。

獨立自主踏實地

在遵義會議紀念館裡,一份報告詳細記錄了紅軍長征和遵義會議情況是如何彙報給當時的共産國際的。

中國共産黨成立後,起初是作為共産國際的一個支部,服從共産國際的統一上司。而遵義會議是第一次沒有受到共産國際幹預的重要會議。毛澤東曾說:“真正懂得獨立自主是從遵義會議開始的。”

以遵義會議為起點,中國共産黨獨立自主地掌握了中國革命的主動權和上司權,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決定,維護大局,将民族的命運握在自己手中。

四渡赤水、虛指貴陽、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泸定橋……在毛澤東實事求是、靈活機動的軍事思想指引下,一連串堪稱神來之筆的行動強有力地證明,隻有依靠自己的力量,采取适合自己的作戰方法,才能赢得戰場的主動權。

黨史專家陳晉指出,遵義會議告訴我們黨,要搞好我們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經驗,一定要獨立自主來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

“我們要運用好遵義會議曆史經驗,讓遵義會議精神永放光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中國革命偉大轉折時迸發的遵義會議精神,照亮我們前行的征程。 新華社

統籌:汪建華 董淑雲

文案:董淑雲 漫畫:羅銳

學術顧問: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研究員 盧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