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制度:禅讓制(是指原始社會末期實行的把部落聯盟首領之位傳給賢德之人的制度。)
兩種原始農耕文明的代表:南方的河姆渡人和北方的半坡人。
兩位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黃帝
三個原始人類的代表: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
第1課 《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
一、我國境内早期的人類
1、中國是世界上發現古人類遺址最多國家之一,
2、會不會制造工具是人與動物的根本差別。
3、元謀人概況:
①時間:距今約170萬年
② 地點:雲南省元謀縣
③ 地位:。
④特點:
二、北京人的發現
1、概況:
①時間:約至今70萬-20萬年
②發現時間:1921年
③地點: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
④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類之一。
2、中國境内主要古人類遺址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其中長江流域、黃河流域是遠古人類遺址分布較多的區域。
三、北京人的特征
1、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前額低平,眉骨粗大,顴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腦容量小,上肢與現代人相似,下肢較長,能直立行走。
2、北京人生産生活情況
①工具:能夠(打制粗糙的石器,稱為打制石器,使用打制石器的時代稱為舊石器時代)
②生活組織形式:
③用火:(人類進化史上的裡程碑)。
3、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地位: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
四、山頂洞人
地點: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
時間:距今約3萬年;
特點:;
穿孔骨針:是在中國發現的最早的舊石器時代的縫紉工具。
歸納本節課之最:
1.我國是世界上發現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之一。
2.我國境内目前已确認的最早的古人類是距今約170萬年的元謀人。
3.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
4.最早發現北京人遺址是在1921年。
5.第一個發現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的是中國學者裴文中(1929年)
6.穿孔骨針是在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縫紉工具。
第2 課 《原始農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概況:①時間:距今約6000年;②地點:陝西西安半坡村;③區域:。
2、生産生活情況:
①房屋:
②生産工具:制作使用磨制石器的時代稱為新石器時代)
③生産活動:開墾土地,和蔬菜,,進行漁獵,采集野果;
④生活用具:;
⑤生活技術:半坡原始居民已會紡織、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概況:①時間:距今約7000年;②地點:浙江餘姚河姆渡;
①,是中國最早的木建構築。會挖掘水井,其木結構水井是迄今發現最早的木構水井;
②生産活動:農作物;
⑤生活技術:(黑陶)和玉器,還有簡單的樂器,會運用雕刻技術和,會制作藝術品。
四、原始農業的發展
1、長江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稻的起源地,黃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2、原始農業起源于中國黃河、長江、淮河等流域。
3、原始農業耕種方式:由“刀耕火種”到耒耜翻土。
4、原始農業的重要标志: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的出現、聚落、磨制工具的發展。
5、意義:原始農業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1.中國最具代表性的農耕時代的原始居民是黃河流域的半坡人和長江流域的河姆渡人。
2.中國最早的木建構築是河姆渡人的幹欄式房屋。
3.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木結構水井是河姆渡遺址的木結構水井。
4.中國最早的象牙雕刻出土于河姆渡遺址。
一、炎黃聯盟
1、阪泉之戰:四五千年前黃帝聯合一些部落,在黃帝在,炎帝戰敗。後黃帝部落聯合炎帝部落在涿鹿打敗蚩尤,從此結成聯盟,形成日後的華夏族。後人尊崇炎帝和黃帝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習慣把中華民族稱為“炎黃子孫”。
二、傳說中炎帝和黃帝的發明
1、炎帝發明:①教民開墾耕種,種植五谷和蔬菜; ②制作陶器,發明紡織,會制鹽,教人通商交換; ③制作樂器琴瑟,學會天文和曆法知識。
2、黃帝發明:①建宮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隻,會煉銅,發明弓箭和指南車;②他的妻子嫘祖擅長養蠶缫絲,他的屬下倉颉發明了文字,隸首發明算盤,伶倫制作音律。
三、堯舜禹的禅讓
1、禅讓制:将部落首領的位子傳給賢德之人(繼黃帝之後,用“禅讓制”推舉出的首領有堯、舜、禹。)
2、大禹治水:①禹的父親:鲧;②禹治水方法:開鑿河渠疏導;③禹的高貴品質:無私奉獻、勇往直前、不畏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