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家照明盡量使用高效率、低耗能家電,離家及時關閉電源,減少待機耗電。 新快報記者 李小萌/攝
十年一遇用電緊張 廣東“電量”如何?
煤電發電企業不計成本發電,電網公司安排省内電廠按機組最大能力發電,受影響工業企業有序等待用電……這是十年不遇的用電緊張形勢來臨之時,廣東各方的情況。廣東居民不受本輪有序用電影響,計劃停電主要是為了檢修裝置,并非限電。
■采寫:新快報記者 王彤
通訊員 沈甸
■攝影:新快報記者 李小萌
居民用電
居民不受影響
計劃停電并非限電
廣東省能源局此前表示:本輪有序用電目前主要對工業使用者,居民使用者未受到影響。不過,有居民向記者反映,已經收到了小區要執行計劃停電的通知。
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在官方公衆号回應,這是計劃停電,而不是有序用電。“電網裝置也有壽命,也有可能會‘生病’,定期體檢對電網裝置十分必要。”廣東電網相關負責人指出,裝置的“定期體檢”,也就是所謂的計劃檢修,需要計劃停電。同時,随着發展,電網也需要完善和改造,在“小網”變成“大網”的過程中,需要負荷接入、裝置新增、線路改造,這也可能會計劃停電。
計劃停電是一項精密配合的工作。供電局會平衡多方停電需求,确定最優化的停電計劃方案,力求讓單次停電影響使用者最少,讓單個使用者停電次數最少,做到一停多用。然後根據方案優化電網最佳運作方式,确認最終停電範圍後,會提前通知相關客戶,釋出相關停電資訊。供電部門也會更多選擇轉供電和帶電作業的形式和技術盡量減少對居民使用者的影響。
工業用電
1
有序用電企業:
我們調整了排班,晚上生産, 把損失降低
“(有序用電)對我們企業生産經營的影響不是特别大。”夜晚,佛山藍箭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藍箭公司”)的生産線上,一個個半導體內建電路分立器件正在有條不紊地生産。藍箭公司處在廣東本輪有序用電的序列。公司副總經理張國光告訴新快報記者,得益于良好的溝通,生産經營并未受到特别大的影響。
“7月開始有限電的情況,9月相對來說比較頻繁。但都是提前一兩天發短信或者打電話通知。最緊急的時候當天電話通知,不多。”張國光說,限電一般在白天,從早上8時到晚上10時,沒出現過一天24小時都限電的情況。“因為公司是三班倒,我們就調整了排班,晚上生産,把損失降低,晚上電價還便宜。公司辦公室現在都不開空調,我們買了幾十台風扇降溫。”令張國光印象深刻的是,當地供電局采取了靈活的措施,“中秋前後下了一場雨,溫度不是很高,供電局給我們打電話,可以提前用電。這樣的情況時常出現”。
“我們了解到目前用電緊張的形勢,對限電也了解。”張國光期待,天氣快些涼下來,能夠恢複正常用電。
在惠州惠陽區的勝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勝宏科技”)的智能工廠中的房間裡,鑽孔機、VCP自動生産線裝置在正常運轉。今年二季度,勝宏科技産值同比增長了約35%。“在實施有序用電前,南方電網廣東惠陽供電局的從業人員就多次上門與我們溝通協商,為我們制定了有序用電方案。”勝宏科技總監張建中介紹,廠區也有針對性地對不同生産線、排班方式等進行調整,確定産量和産品品質不受影響。
2
廣東電網:
全力安排電廠最大能力發電,争取省間電力多送
有序用電并非企業們的孤軍奮戰,在電網服務端,也有一批人在努力。
“我們有個實時監測系統,如果用電不緊張,就會馬上通知企業。”南方電網廣東佛山禅城供電局供電服務中心副經理曹貴祥表示,該局暢通機制,通過電話、短信、政府告知、街道通知等多種管道與企業溝通,做好有序用電安排,千方百計滿足企業生産。“我們全力安排省内電廠按機組最大能力發電,同時發揮南方電網公司資源優化大平台統籌優勢,積極争取省間電力多送。”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電力排程控制中心包博說。
記者了解到,目前正是“金九銀十”訂單高峰期,尤其是二産、三産用電需求持續旺盛。1-8月全省全社會用電量5252.7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7.33%,其中二産、三産用電量分别增長18.30%和23.13%。
為應對目前形勢,廣東電網已增加95598座席人員,做好客戶溝通工作,争取企業的積極配合和了解;同時,充分利用氣象資源資訊,滾動跟進氣象形勢,加強供需研判和負荷走勢預測分析,優先組織市場化需求響應,挖掘地方電源發電和需求側響應的潛力。
3
煤電發電廠:
為了保供電保供熱,我們不計成本
煤價高企、成本倒挂,煤電公司經營遇難題;持續高溫;随着經濟複蘇而激增的用電需求是廣東本次用電緊張的三大原因。廣東省能源局副局長劉文勝介紹,廣東約45%的電力來源于煤電。在上遊生産端,一批煤電企業承擔起了社會責任。
“今年以來,煤炭市場資源持續緊張、價格暴漲。國際煤價漲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國内産地煤價頻繁上漲,從階段性低位536元/噸上漲至曆史高位1500元/噸(5000大卡),”廣州恒運綜合能源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健道出這組驚人的資料。
據介紹,前8個月,恒運電廠采購煤炭240萬噸,采購量同比上漲17%,采購均價同比大幅上漲超過80%。“為了保供電保供熱,我們不計成本。”9月15日,該集團董事長親自帶隊赴煤炭主産區内蒙古落實電煤資源,保障生産用煤需求。截至目前共采購燃煤247噸,平均熱值為4913大卡。
據統計,截至2021年9月22日,恒運電廠累計完成上網電量40.04億千瓦時,完成年度計劃電量54.6億千瓦時的73.33%,去年同期完成36.4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8%。
專家
清潔能源發電正穩步發展 呼籲市民節約用電
“目前來看,我們的電力生産存在結構性的問題。”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範永春對新快報記者說,廣東積極實施雙碳戰略,未來将盡量使用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避免過度依賴煤炭、天然氣發電的情況。
“光伏發電和海上風電,是廣東本地的優勢,等到開發成本降低以後,會大大改善結構性問題。”範永春介紹,目前廣東在光伏發電方面已經實作了平價上網,技術比較領先。海上風電起步比較晚,但進步較快,相信不久也可以實作平價上網。平價上網,意味着光伏發電或海上風電的成本與煤炭發電基本持平,大規模應用也就不遠。據範永春推測,“十四五”期間,二者對廣東電力的貢獻率将達30%左右。
範永春還介紹,廣東正推進電力市場改革。使用者側将與供給側緊密聯系,企業可以根據分時電價向供電端購買電力。值得指出的是,要提前一個月預測電力使用情況難度非常大,目前的技術隻能做到提前一兩天通知。“電大多數情況是不能儲存的,這就導緻預測非常困難,是以電網要做好統籌和溝通。”據介紹,随着大資料的發展,精準預測或将實作,“大資料需要一兩年的資料收集時間,我們現在正處于這個階段”。
電力供應緊張,作為普通居民,我們能做什麼?範永春說,身體力行,節約用電。“大家生活水準不斷提高,但電價一直沒有調整,導緻節能意識不是太高。比如說有時候晚上開25℃的空調,卻蓋着厚被子,完全沒有必要,一般開26℃、27℃就行。開空調時也不能開窗,在密封空間裡機器運作是最省電的。冰箱也不宜頻繁開關起停。”範永春還倡議,适當減少非必要的光亮工程,大型建築物外立面燈光展示時間可以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