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現代文學《鳳凰涅槃》

作者:學渣史萊克

《鳳凰涅槃》中的鳳凰是民族和祖國的象征,可以說,郭沫若的《鳳凰涅槃》是民族覺醒的詩的宣言。

郭沫若的主要作品有詩集《女神》《星空》《恢複》等,曆史劇《屈原》、《虎符》、《蔡文姬》等。《鳳凰涅槃》選自詩集《女神》。

《鳳凰涅槃》想象瑰奇,色彩明麗,富有浪漫主義特色。同時,詩作把宇宙萬物和自我融彙在一起,造成一種萬物同源、和諧一緻的境界,既表現詩人與祖國人民融合為一的願望,也有濃厚的泛神論色彩。

《鳳凰涅槃》的詩體是 自由體,在詩歌形式上,徹底打破舊詩格律的鐐铐,大膽借鑒西方近代自由體詩,做到形式自由奔放,實作了詩體的大解放。它借鳳凰“集香木自焚,複從死灰中更生”的古老傳說,表現了強烈的愛國激情和狂飙突進的時代精神。

詩歌《鳳凰涅槃》的形式特點是 自由體,詩句長短參差。

《鳳凰涅槃》表現了強烈的愛國激情和狂飙突進的時代精神,具有大膽而绮麗的想象,徹底擺脫了舊詩的格律,實作了“詩體大解放”,有泛神論色彩,鳳凰既是舊世界的反抗者形象,又是新世界的創造者形象。

在鳳凰涅槃中,鳳凰所向往的新世界特征有 新鮮、淨朗、華美、芬芳。

簡析《鳳凰涅槃》的浪漫主義特色。

1)詩人以火山爆發式的革命詩情來表現革命的理想。詩人塑造了鳳凰的崇高純潔、不屈不撓的鬥争形象,表達了中國人民的心聲,表現了強烈的反抗意志和創造力量,歌頌了幸福光明的新中國,抒發了對革命理想的熱烈憧憬、追求和堅定的信念。

2)詩歌以神話傳說為題材,構思富有幻想色彩,想象力豐富,極大地拓展了詩歌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加上形象生動的比喻和抒情的、富有音樂性的詩歌語言,形成了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

分析郭沫若《鳳凰涅槃》中的鳳凰形象及其象征意義。

1)《鳳凰涅槃》通過“鳳歌”等五節,樹立了鳳凰壯美而崇高的形象。“鳳歌”中,以鳳凰對天地的追問、對宇宙的探究、對世界的詛咒,表達了她們對舊世界、舊社會的憤恨、懷疑與否定;而“凰歌”中,将鳳凰比作前途迷茫的海中孤舟,比作“黑夜裡的酣夢”,哀訴她們的悲哀、煩惱、寂寥、衰敗,傳達出對舊我的否定。鳳凰是大點反抗的叛逆者,她們徹底否定了連同自我在内的舊世界,堅決以烈火燃燒一切。鳳凰集香自焚,群鳥則冷笑嘲諷、洋洋自得。《群鳥歌》是通過群鳥的醜态來反襯鳳凰形象的華美與崇高。鳳凰在烈火中重生,《鳳凰更生歌》則是鳳凰對新我、新世界的歡唱,歡唱中充滿了她們對美好未來的熱烈向往,對創造光明世界的渴望。重生的鳳凰淨朗、華美而芬芳。

2)《鳳凰涅槃》中的鳳凰不僅是青年詩人的化身,也是民族和祖國的象征。鳳凰對宇宙、現實和舊我的強烈詛咒和深沉的哀傷,真實地反映了詩人的愛國主義情操和被“五四”運動所喚醒的叛逆精神。鳳凰徹底否定舊世界,堅決以烈火來焚毀一切,則展現了詩人徹底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和重塑新我的革命氣概。鳳凰的重生和對新世界的歡唱,象征着詩人堅定不移的樂觀精神,創造現世光明的進步社會理想。鳳凰也是祖國和民族的象征,預示着舊中國的滅亡和民族的覺醒和振興。

郭沫若的詩歌《爐中煤》詩歌的主旨:抒發了詩人對祖國的熱愛卷簾之情;詩歌的藝術特色:a.拟人手法(比拟、狀物拟人)b.自由體詩,結構、音樂美。

《鳳凰涅槃》從空間角度描繪苦難的舊中國,詛咒冷酷黑暗的舊世界 的是 《鳳歌》

詩歌《鳳凰涅槃》中,“凰歌”部分象征的是 女性的歌,在悲怆中大膽揚棄因襲的舊我,實作自我生命的更新。在吟唱中追問年輕的時候的新鮮、甘美、光華和歡愛哪兒去了的動物是 凰。

郭沫若《鳳凰涅槃》的藝術特色。

詩作想象瑰奇,色彩明麗,富有浪漫主義特色。同時,詩作把宇宙萬物和自我融合在一起,造成一種萬物同源、和諧一緻的境界,既表現詩人與祖國人民融合為一的願望,也具有濃厚的泛神論色彩。在詩歌形式上它徹底打破舊詩格律的鐐铐,大膽借助西方近代自由體詩,做到形式自由奔放,實作了詩體的大解放。此外還大量采用設問、排比、反複的手法,詩情獲得了酣暢的表達,又做到了節奏明快,适于朗誦。

郭沫若的《鳳凰涅槃》的“群鳥歌”中,屬于白鶴歌唱的是 “你們死了嗎?你們死了嗎?/從今後請看我們高蹈派地徜徉!”

詩歌《鳳凰涅槃》中歡唱“和諧”“自由”“摯愛”的部分是 “鳳凰更生歌”

試論《鳳凰涅槃》的主題思想:

1)借助鳳凰“集香木自焚,複從死灰中更生”的傳說,表達了五四時期知識分子實作自我生命更新的希望

2)表達了敢于徹底破壞舊事物、創造現世光明的進步社會理想。

3)鳳凰涅槃象征着國家民族的覺醒和更新,表現了強烈的愛國激情和狂飙突進的時代精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