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司馬睿的故事:天将降大餅與寡人也,必須都得接住私生子運氣好,就能混成一個王子王子運氣好,就能混成一個藩王藩王運氣好,就能遇見高人

作者:太史叨叨令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2">私生子運氣好,就能混成一個王子</h1>

曆代開國皇帝,一般是很有幾把刷子的,要不謀略高,要不武功強,總之是雄才大略得多。但總有例外,像東晉的開國皇帝司馬睿先生就屬于吉星高照,命運開挂,好事應接不暇。

司馬睿的故事:天将降大餅與寡人也,必須都得接住私生子運氣好,就能混成一個王子王子運氣好,就能混成一個藩王藩王運氣好,就能遇見高人

他本是個弱勢的人,沒什麼過人的大學領,但不光能霸居江南,還開啟了東晉的基業,一個野路子的皇帝真坐住了。命大運氣好,神仙也沒招,司馬睿先生随遇而安的發家史,簡直是成功學和奮鬥學大師們心中的痛。

先說司馬睿的出身,很詭異有趣。他生于276年,是司馬觐的兒子,司馬觐是司馬伷的兒子,司馬伷雖然是司馬懿的偏房兒子,被封為琅邪王,還算有本事,平吳立了大功,當過大将軍。

司馬睿的故事:天将降大餅與寡人也,必須都得接住私生子運氣好,就能混成一個王子王子運氣好,就能混成一個藩王藩王運氣好,就能遇見高人

接下來碰巧的事兒就一連串兒地來了。司馬伷五十七歲死了,司馬觐碰巧是長子,當然接了位子,他碰巧又娶了夏侯淵的曾孫女夏侯光姬。《晉書》記載,“恭王妃夏侯氏竟通小吏牛氏而生元帝”,光姬不守婦道,碰巧和一個姓牛的小吏私通,又碰巧就生下了司馬睿。于是,本該是牛睿的司馬睿就含着金鑰匙生在了王府裡。

當年,給兒孫們建立基業的司馬懿聽說有個谶書《玄石圖》很靈驗,其中有句“牛繼馬後”,以為這是姓牛的要斷他司馬家的香火,竟然把一位大将叫牛金的給毒殺了。那裡想到,他死後二十五年,姓牛的人才動了手,所謂人算永遠不如天算。

司馬睿的故事:天将降大餅與寡人也,必須都得接住私生子運氣好,就能混成一個王子王子運氣好,就能混成一個藩王藩王運氣好,就能遇見高人

也有人說,這是北朝人為了诋毀東晉的正統性而杜撰的,可有人很願意承認這是司馬氏欺人孤寡,奪人之位的報應。不光《晉書》記載了,《魏書》也沒掖着,其他如《鶴林玉露》《容齋随筆》《賓退錄》等書也有描述。反正明朝大學者李贽是信了,稱東晉為“南朝晉牛氏”。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34">王子運氣好,就能混成一個藩王</h1>

碰巧的事還在繼續。司馬觐三十五歲就死了,過了幾年,十五歲的司馬睿就當了琅琊王。大家可别小看這個王,他是擁有琅邪國的,下面統治九個縣,約二萬九千五百戶,在衆多的藩國裡算是大的,不光經濟富庶,軍事地位也很重要。

司馬睿的故事:天将降大餅與寡人也,必須都得接住私生子運氣好,就能混成一個王子王子運氣好,就能混成一個藩王藩王運氣好,就能遇見高人

如果出生是偷了别人的餡餅,那藩王就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一個大餡餅了,司馬睿小心翼翼地接住。當時的皇帝是他的堂叔惠帝司馬衷,可憐人,智商低點,接的餅倒是比司馬睿還大,就是沒能力吃。娶個醜老婆偏能作怪,使勁幫倒忙。朝政腐敗,貪賄公行,很快就引發了“八王之亂”,一家人殺得血肉橫飛。

司馬睿當時還在洛陽,被任命了一個左将軍,每天眼睜睜看着慘劇上演,一個個皇室宗親被誅殺。一向溫良恭儉讓的他很識趣地躲在角落,絲毫不敢稍露鋒芒,以求免禍。大家都覺得此人怯懦,沒啥出息。隻有嵇康的兒子嵇紹慧眼識人,認為他“不會久在人臣之位”。

司馬睿的故事:天将降大餅與寡人也,必須都得接住私生子運氣好,就能混成一個王子王子運氣好,就能混成一個藩王藩王運氣好,就能遇見高人

後來,司馬睿被東海王司馬越裹挾着去打成都王司馬穎,他那年二十九歲。兩軍在蕩陰(今河南湯陰)激戰,結果司馬越兵敗,他撒腿跑了。晉惠帝和司馬睿一幹人等成了俘虜,被控制在邺城,司馬睿知道命在旦夕。那天晚上,先是大霧彌漫,接着大雨傾盆,守衛之人不免懈怠。司馬睿冒雨潛出邺城,直奔洛陽,把家眷一接,急匆匆逃往自己的封國琅琊。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35">藩王運氣好,就能遇見高人</h1>

在自己的地盤上,總是安全很多,但想置身亂世之外是不可能的,因為他的琅琊國與司馬越的東海國是鄰居。第二年,即公元305年,東海王司馬越又起了兵,要去奪回被劫持了的晉惠帝。他給了司馬睿一個平東将軍、監徐州諸軍事的頭銜,留守下邳,看管後方。

司馬睿的故事:天将降大餅與寡人也,必須都得接住私生子運氣好,就能混成一個王子王子運氣好,就能混成一個藩王藩王運氣好,就能遇見高人

司馬睿也不敢抗命,想想自己太需要幫手了,于是馬上去請琅琊人王導王茂弘。

司馬睿在洛陽就認識王導了,算是他唯一的密友。他确實運氣好,王導是大才,看不上一般人,也真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此人出身于北方頭等士族的琅琊王氏,從小飽讀詩書,風姿飄逸,見識弘遠。因為王家所在的地界正是司馬睿的封國,兩人又同歲,情同手足。司馬睿還在洛陽時,王導就勸他要盡快回到藩國。

司馬睿的故事:天将降大餅與寡人也,必須都得接住私生子運氣好,就能混成一個王子王子運氣好,就能混成一個藩王藩王運氣好,就能遇見高人

不久,司馬越掌控了朝廷,為所欲為。他可能看晉惠帝不順眼,給吃了一塊毒餅,可憐的惠帝就死在顯陽殿了。接着司馬越扶持皇太弟司馬熾繼位,是為晉懷帝。

王導當時靜觀天下形勢,看到胡人勢力難以遏制,局勢日趨惡化,已經無可挽回,而下邳又是四戰之地,不易防守。于是,王導獻計司馬睿,上書給司馬越,允許他移鎮建邺(今江蘇南京市)。

司馬睿的故事:天将降大餅與寡人也,必須都得接住私生子運氣好,就能混成一個王子王子運氣好,就能混成一個藩王藩王運氣好,就能遇見高人

司馬越一直把司馬睿當自己人,想想也有理,他應該在江南地區培植勢力,萬一洛陽形勢不利,也是一個退步之地,于是欣然同意。

307年,司馬睿被提拔為安東将軍、都督揚州江南諸軍事。得到指令之後,他馬上任命王導為安東司馬,并迅速渡江南下。

藩王運氣超級好,就能變成開國皇帝

初到建邺時,江南大族壓根不把司馬睿當根蔥,還嘲笑他們是“伧父”。在這種情況下,王導又導演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演出:

司馬睿的故事:天将降大餅與寡人也,必須都得接住私生子運氣好,就能混成一個王子王子運氣好,就能混成一個藩王藩王運氣好,就能遇見高人

時間:三月初三“修禊節”

地點:秦淮河邊

劇情:在皇家儀仗的簇擁下,一隊人馬緩緩而來,在奢華的肩輿之上,坐着衮衣繡裳的琅琊王司馬睿。王導和一衆北方士族名流華冠麗服,畢恭畢敬地侍奉在後面,整個隊伍威嚴肅穆。司馬睿人長得也精神,很有威儀,這幫人把西晉王朝的泱泱皇家風範盡情展現在江南世人的面前。江東的紀氏和顧氏等著名大族被皇室的威嚴震撼,帶頭拜倒在路邊。司馬睿和王導讓人拿來賞賜,種種禮儀物品也是江南人見所未見,不得不感歎,原來這幫人不可小看!

緊接着,各大族和當地名流都接到了聘書,共有一百六十多名有聲望的人成為司馬睿的幕僚,江南人士被迅速團結在身邊。

司馬睿的故事:天将降大餅與寡人也,必須都得接住私生子運氣好,就能混成一個王子王子運氣好,就能混成一個藩王藩王運氣好,就能遇見高人

王導在建邺協助司馬睿收拾人心,他的族兄王敦則領兵四處攻城略地擴充地盤,揚州、江州、荊州、廣州和交州都被拿下。

在南方站穩腳跟後,311年,司馬睿進位鎮東大将軍,成為江南地區的最高軍政長官。316年,匈奴皇帝劉聰派大将劉曜包圍長安,晉愍帝司馬邺出城投降,西晉至此滅亡。次年,司馬睿自封為晉王,東晉正式建立。318年4月,司馬邺逝世的訃告傳來,司馬睿當即宣布即皇帝位,史稱“晉元帝”。

司馬睿的故事:天将降大餅與寡人也,必須都得接住私生子運氣好,就能混成一個王子王子運氣好,就能混成一個藩王藩王運氣好,就能遇見高人

一個血統疏遠、聲望不足、本無野心的人,接住了所有橫着豎着飛來的餡餅,終于成為東晉的開國皇帝,王導也終于成為一代名相。

司馬睿能接住所有的餡餅,畢竟有他的可取之處,比如知人善任,用好王導就是例證。但他當了皇帝之後,偏安于江南,不思進取、無意北伐也被曆代史家诟病,連南宋的趙構都有臉批評他:“若元帝,僅能保區區之江左,略無規取中原之心。”呵!要說趙構和晉元帝相比,隻有一個長處,就是壽命長,他活了八十一歲。

司馬睿的故事:天将降大餅與寡人也,必須都得接住私生子運氣好,就能混成一個王子王子運氣好,就能混成一個藩王藩王運氣好,就能遇見高人

參考書籍:《晉書》《資治通鑒》《兩晉南北朝史》《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