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刑場上的婚禮”原型周文雍、陳鐵軍:最純真最高尚的愛情

作者:新華社客戶
“刑場上的婚禮”原型周文雍、陳鐵軍:最純真最高尚的愛情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卓棟 彭紀甯 通訊員 譚耀廣

“讓反動派的槍聲,來做我們結婚的禮炮吧!”電影《刑場上的婚禮》中,男女主角面對敵人的槍口毫不畏懼,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舉行婚禮。男女主角的原型,就是原籍江門五邑的革命烈士周文雍、陳鐵軍。

93年前,在廣州紅花崗,周文雍和陳鐵軍英勇就義,為黨的事業獻身。他們留下的唯一一張“鐵窗前的合影”,成為中國共産黨革命曆史中的珍貴影像。他們的革命情誼被周恩來總理稱為“最純真最高尚的愛情”。

如今在周文雍的家鄉江門開平市,周文雍陳鐵軍烈士陵園威嚴肅穆,周文雍故居曆經滄桑,仿佛向前來參觀的人們訴說着兩位烈士的英雄事迹。

五邑兒女為黨獻身

周文雍陳鐵軍烈士陵園講解員譚靜儀介紹,周文雍(1905—1928年)是江門開平市百合鎮人,而祖籍江門台山的陳鐵軍(1904—1928年)原名陳燮君,後改名為鐵軍,意為鐵心跟着共産黨走。

1927年10月,周文雍投入廣州起義準備工作。陳鐵軍受黨的派遣,裝扮成周文雍的妻子,參與準備廣州起義。1927年12月11日淩晨,廣州起義爆發,廣州蘇維埃政府成立,周文雍被選為廣州蘇維埃政府人民勞動委員。但起義遭到了中外反動勢力的瘋狂鎮壓,在第三天就遭到失敗。周文雍撤離廣州,輾轉到香港。

1928年1月,周文雍與陳鐵軍再次假扮夫妻,重返廣州,重建黨的組織。2月2日,由于叛徒出賣,周文雍和陳鐵軍同時被捕。在獄中,敵人對他們施以“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竹簽釘指心”等各種慘無人道的酷刑,他們堅貞不屈。1928年2月6日下午,周文雍和陳鐵軍在廣州東郊紅花崗(今廣州起義烈士陵園)英勇就義。生命的最後一刻,周文雍、陳鐵軍視死如歸,慷慨激昂地高呼“打倒國民黨反動派!”“中國共産黨萬歲!”犧牲時,周文雍年僅23歲,陳鐵軍24歲。

唯一合照表現英雄氣概

記者了解到,1958年開平縣人民政府在百合鎮建造了周文雍陳鐵軍烈士紀念碑。1998年,百合鎮政府在紀念碑周圍興建周文雍陳鐵軍烈士陵園,總占地面積為7254平方米。2016年,經國務院準許,周文雍陳鐵軍烈士陵園入選民政部公布的第六批新增96處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名單。

如今,陵園内20多米高的平台上,巍然屹立着一座31.6米高的烈士紀念碑,仿佛英烈傲然挺立的身軀。紀念碑右側,則是烈士塑像紀念廣場和烈士紀念館。廣場上的雙人銅像并肩而立,表情堅毅。廣場旁邊建立一面浮雕牆,以灰雕鍍銅工藝,莊重地展現了五四運動至廣州起義前後的黨史。進入烈士紀念館,周文雍陳鐵軍雙人半身銅像赫然入目,一旁镌刻着周文雍在監獄牆壁上寫下的不朽詩作:頭可斷,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滅;壯士頭顱為黨落,好漢身軀為群裂。

在紀念館的分區内,陳列着豐富的圖檔、實物和多媒體影音資料。其中,周文雍陳鐵軍兩人的合照吸引了記者的目光。“這是兩位烈士就義前在敵人監獄裡拍攝的唯一一張合照。”紀念館負責人介紹,“從照片上可以看到,周文雍身着西服,昂然挺立,陳鐵軍披着寬圍巾,緊緊地靠在他身旁。仔細一看,當時兩人都已遭受了嚴刑拷打,周文雍的右手已經骨折。但他們的表情十分淡定從容。”

而距離烈士陵園不遠處的百合鎮茅岡村委會寶頂村,周文雍故居也成為了衆多幹部群衆的瞻仰之處。據介紹,周文雍故居建成于清代,坐北向南,外觀是一座普通的青磚牆、瓦頂建築。故居内現保留有壁櫃、方桌、木箱等周文雍使用過的物品,并配上一些文字資料講述了周文雍的成長經曆。目前,周文雍故居正在進行整修,準備建設一個黨建小廣場,并計劃開辟展館。

英雄事迹激勵後人

據悉,每年的清明節前後,當地許多幹部群衆都會自發來到烈士陵園和故居緬懷烈士。今年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前來的人潮更多。不久前組織學生前來緬懷的開平市蚬岡學校校長黃浩瀚說:“我們組織學生過來悼念周文雍陳鐵軍烈士,希望培養孩子們的愛國情懷,讓他們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

“我們一直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一項常态化工作來開展。3月以來,陸續有很多企業、事業機關或者私人團體、退伍老兵前來祭奠我們的英烈。”譚靜儀說,“為了慶祝建黨100周年,我們準備對紀念館進行更新改造。今年内,館内将再添一個研讨室,為參觀者提供學習讨論的地方,讓更多黨員群衆重溫革命之路。同時,對多媒體場所進行擴建,屆時能容納100人。”

來源:金羊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