糁湯(SA湯),首先科普一下這個字的讀法,方言讀(SA),國語讀(SHEN)是魯南、魯西民間和蘇北徐州一帶人們較為喜歡食用的早餐湯品之一,起源可追溯到華夏帝堯時期。糁湯,說白了是用老母雞肉加麥仁熬制的肉粥。
糁湯,屬滋補湯品。從糁湯的用料看,雞肉沒有忌諱的民族,老母雞湯老少皆宜。配料為脫皮去尖的麥仁,加生姜、大茴、桂皮、胡椒為主要調味品,均為熱性香料。常食不但營養豐富,而且暖胃祛寒。喝糁再加打散沖熟的雞蛋花,更是錦上添花,營養加倍,好中增優。

加料足的糁湯
說起糁湯的起源,不但曆史悠久,還有美麗的傳說。上古棗莊地域,古屬彭國。傳說夏代堯為賢君,禦外安内,防洪鬥獸,積勞成疾,不思飲食,日漸消瘦,不能理政,臣篯铿又稱彭铿大急,周行羽畎,撲捉野雉(五彩山雞),熬制雞羹獻于堯帝。堯帝嗅之,食欲大振,飲之病體很快康複。堯念彭铿獻羹有功,便将以棗莊為中心的這片土地封于彭祖篯铿,創立了大彭國。"雉羹獻堯″的典故,應七分真實,三分附會。然而,傳說棗莊地處古徐州是否有據?根據棗莊文史學者文慶珍先生考證:"《尚書》中的徐州,在公元前339年為棗莊市官橋鎮的古薛國遺址。″《竹書紀年》一書記載:"梁惠成王三十一年薛改為徐州。″這個以薛國為中心的古徐州在此存在560多年,直到公元220年以後的三國時期才将徐州治所遷至銅山,先稱彭國,後稱徐州至今。由此看來,薛中有彭,彭中含薛,古代彭薛同指一個大區域。
傳說中糁湯最早的原料
目前,糁湯主要有三大流派,棗莊、徐州、臨沂。雖然誰不說咱家鄉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三個流派的所在地都在找根據,各說各的好,我個人最喜歡還是臨沂的糁湯,因為,那是我第一次吃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