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棗莊的糁湯

作者:王梓小賤

西漢末年,王莽篡權始稱新朝皇帝。為了鞏固其統治地位,到處派兵追殺漢高祖劉邦後裔。有一次王莽軍追殺劉秀至古峄州(今棗莊峄城區)城北護君山(壇山)下。護君山滿山長着小棗樹,棗圪針一直一彎,劉秀一夥人慌不擇路,急忽忽從護君山北坡爬山時棗圪針挂住了劉秀的衣服,劉秀情急中說,圪針為什麼不都長直的。之後,護君山半山腰确有一溜棗樹的圪針目前全是直的,并不是對生一直一彎勾。天近黃昏,眼看追兵就要趕到,劉秀一夥便躲避隐藏在山前寺廟内。該當天不絕劉,劉秀進廟後,衆蛾(蜘)蛛仙迅速吐絲将寺廟大門纏成了厚厚的網狀。追兵趕到廟前,看到廟門到處都是蜘蛛網,認為多年沒人進廟,于是繼續向南追去。

劉秀與近衛幾個人在廟内躲避一宿,第二天早晨知到追兵距此已遠,這才覺得又渴又餓,于是便下山來到峄州城裡,在一張姓食攤前要了些幹糧、湯水,狼吞虎咽地吃飽了肚子後才覺得湯水的味道特别香,忙喚來攤主,劉秀問到:剛才我們喝的是"啥″。攤主聽口音知到他們是外地人,便大體向他們介紹了所賣喝頭(當地對湯的習稱)的用料和做法。

後來,劉秀做了東漢的皇帝,姓張的攤主聽峄州在宮内坐官的人說劉秀某年某日在他的食攤喝過"喝頭″,還問他喝頭是"啥″。為了招攬生意,他便把所賣之湯從此稱"啥湯″。啥,不過是劉秀豐縣老家的口語問話,并非指某種食物。攤主想沾劉秀的光,便請來先生寫了"食它(sa)湯″兩字匾額,懸挂在店門之上,生意越來越興隆。食它湯的做法也傳遍了魯南的臨沂、濟甯一帶。"食它″字後來也演變成了目前的"糁″字。

棗莊的糁湯

原料

棗莊傳統的糁湯,有嚴格的配料标準,直到現在峄城、棗莊、薛城的糁湯仍承習古代流傳下來的選料、配料燒制,從不馬虎。這三個區的糁湯與目前魯南其它地方的糁湯最大的不同點在勾不勾面粉糊上。這三地的人把下面粉糊的糁湯看作不是傳統正宗糁湯。

棗莊的糁湯

早餐标配

峄城、棗莊、薛城糁湯,主料選用老母雞,按加水比倒下入糁米(麥仁),香料用沙布包裹,同放甑鍋内,一次加足水。先用大火燒開,改用小火慢慢熬煮,一般開鍋後再需熬煮五個小時以上。待雞肉煮至酥爛,糁米熟至開花滲出澱粉質,才能壓火蓋嚴甑鍋蓋焖上,成為糝坯。

糁湯不能流動出售,飲食攤點隻能将甑鍋沿街沿路而設。第二天早晨四點,攤主将甑鍋底火摟旺,再取一杯口粗木棒,站在鍋台上持棒用力将甑鍋内糁湯坯攪至旋轉,使雞肉爛散、脫骨成屑,加火燒開,湯内放進适量食鹽,再另加适量姜末,即可盛碗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