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果徽欽二帝真的回到南宋,宋高宗會如何安排?現實很殘酷

南宋史上最大的冤案,無疑要數宋高宗趙構勾結奸相秦桧,殺害了抗金英雄嶽飛。

曆代一直有人認為:宋高宗殺嶽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嶽飛要迎還二聖,得罪了宋高宗,不得不殺之。

既然宋高宗殺嶽飛是因為嶽飛要迎還二聖,那麼咱不妨來開個腦洞,假設一下:如果嶽飛真的迎回了徽欽二帝,宋高宗會如何處置他們?

如果徽欽二帝真的回到南宋,宋高宗會如何安排?現實很殘酷

明朝大文學家文征明有一首《滿江紅》,為嶽飛被殺鳴不平,其中有雲:“豈不念,封疆蹙;豈不念,徽欽辱,念徽欽既返,此身何屬。”

什麼意思呢?文征明認為,宋高宗不認同嶽飛迎還二聖,是因為如果把二聖迎回來,趙構将處于一個非常尴尬的位置。

宋徽宗的問題相對比較好解決,在靖康之變時,他已經把皇位強行塞給了宋欽宗,他的身份已經是太上皇了,是以,如果宋徽宗真的能回到江南,繼續當他的太上皇,享受江南的美好風光,閑時寫寫字、作作畫,也不失一件美事。

此時的宋徽宗和宋高宗的關系,有些類似唐朝的唐玄宗李隆基與唐肅宗李亨父子。

李亨是自己強行繼位的,并得到了天下人的認可,唐玄宗從成都回到長安後,他的帝位已不可能回來了。但即使是這樣,唐肅宗對沒有什麼實權的老爹仍然是一百個不放心,再加上皇後張氏尖酸刻薄、大太監李輔國胡鬧,最終把唐玄宗給氣死了。

如果徽欽二帝真的回到南宋,宋高宗會如何安排?現實很殘酷

如果宋徽宗南下,出于父子的骨肉之情,宋高宗心裡即使一萬個不情願,也會把老爹當神一樣供起來,但是在權利上,宋高宗會對宋徽宗嚴防死守。宋徽宗是個聰明人,應該也明白這一點,老老實實當個太上皇,足可頤養天年。

但是,宋欽宗就是個燙手的山芋了,宋高宗接不接都是個巨大的麻煩。

宋欽宗被俘虜後,宋高宗還能在政治上利用一下這個倒黴大哥的剩餘價值,稱其為“淵聖”,沒事兒就朝北方哭兩嗓子。但是,宋高宗從心底裡是不情願把這個大哥接回來的,因為沒法處理兩人之間的關系。

比如宋金議和後,宋高宗把生母韋氏從北方迎回來,但就是不要大哥宋欽宗趙桓。

對宋高宗來說,最大的麻煩,就是宋欽宗的皇帝身份,這可不是虛頭巴腦的太上皇,而是實打實的皇帝。正因為宋欽宗作為皇帝被金軍俘虜,宋朝無主,趙構稱帝才有了合法性。從法統上講,一旦宋欽宗回來,他才是大宋真正意義上的皇帝,宋高宗這個臨時皇帝就該下崗了。

如果徽欽二帝真的回到南宋,宋高宗會如何安排?現實很殘酷

即使退一萬步,宋欽宗并沒有當上皇帝,他也是宋徽宗的嫡長子,早就冊為皇太子,宋徽宗既沒有指定趙構當皇帝,也沒有廢除趙桓的皇太子名位,趙桓當皇帝的合法性依然要大于趙構。

當然,宋欽宗也不是傻子,他如果回到江南,這是九弟賞他一口飯吃,他不敢有奪位的想法。即使有,南宋的抗金名将們也未必都像嶽飛那麼“傻”,這些人早就認可了宋高宗的帝位,君臣名分已定,宋欽宗回來後,他們再去拜“廢帝”的碼頭,對他們沒有半點好處。

可是,站在宋高宗的角度,即使宋欽宗願意深居宮中不問政事,依然是個巨大的政治隐患。宋欽宗真要回來,封他什麼好呢?封王當然可以,但不管怎麼說,宋欽宗都是上一任皇帝,尊為上皇是比較合适的。

可真要這樣,就等于讓宋欽宗的政治地位淩駕于皇帝趙構之上,而且,一旦宋高宗身體不好,或有人強行把上皇擡出來,自己将如何應對?

更要命的是,宋高宗唯一的兒子趙旉,當年在苗劉之變中吓死了,自己折騰多年也沒個兒子,宋高宗豈能不憂?

如果徽欽二帝真的回到南宋,宋高宗會如何安排?現實很殘酷

曆史上不是沒有這種例子,比如在明朝就發生過一次。

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率50萬大軍親征瓦刺,結果在土木堡全軍覆沒,自己也當了俘虜。明朝群臣擁立英宗之弟、郕王朱祁钰為帝,即明景帝,并打退了瓦刺軍。瓦刺覺得明英宗沒什麼利用價值了,就把他送回了明朝。

關于迎接明英宗,明景帝心裡是一萬個不情願。站在明景帝的角度,他好不容易替補撈到的皇位,一旦英宗回來,他的合法性就會受到挑戰,畢竟明英宗沒當皇帝之前就是名正言順的皇太子,明景帝能力再強也是替補。

最後在群臣的壓力下,明景帝非常勉強地接回了明英宗,并把他軟禁在南苑7年。但是,有個詞叫“養虎為患”,明英宗最終還是鹹魚翻身,重新奪回了皇位,明景帝被廢,不久凄涼死去,連入皇陵的資格都沒有。

雖然明朝在宋朝之後,但人性是相通的,明景帝之憂,正是宋高宗之憂。

如果徽欽二帝真的回到南宋,宋高宗會如何安排?現實很殘酷

如果宋高宗把宋欽宗接回來,而自己又死在欽宗之前,那帝位十有八九是要回到大哥手上的。到那時,自己生前幹的那些臭大街的事,比如殺嶽飛、向金稱臣,都有可能被清算。甚至會出現一種極端情況:宋欽宗複位後,會廢掉宋高宗的帝号,稱“炀王”都是有可能的。

1161年,采石之戰後,坐守金東京遼陽的葛王完顔雍(金世宗),趁金朝皇帝完顔亮南征之際稱帝,完顔亮死于前線。完顔雍即位後,貶完顔亮為海陵炀王,後來幹脆再貶為庶人。當宋高宗得知這一消息時,他一定會慶幸自己當時沒有心軟。

說到底,政治是殘酷的,人心也是現實的,到嘴的肥肉再讓人家吐出來,誰會樂意?

嶽飛聰明一世,就因為沒有看清這一點,最後落得個慘死的下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