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2020年10月17日中午吳老師夫婦為我倆在石家莊市國際大廈舉行了行送午宴。告别了石家莊的老同學老朋友後,我們繼續向北前行,今天的目的地是定州。一路上雨在不停地下,雨刮器也在不停地轉,80多公裡的路程走了兩個多小時。下午5點多鐘到達到定州市古建群崇文街。

我在修建大京九鐵路時,為感謝協助機關對京九線的大力支援,曾到定州市開元保溫杯廠訂購了一批不鏽鋼保溫杯,作為贈送有關機關的紀念品。當時隻知道定州市是河北省的一個縣級市。

2019年10月份,與朋友們一起到四川休閑度假旅遊,在成都參觀金沙遺址博物館時,有一個展廳是《發現•中山國》,展覽的内容是戰國時期中山國遺址出土的132組227件精品文物,介紹了在中國曆史上神秘的中山國從立國到強大再到繁榮的整個過程。

當時看了展出的文物,為戰國時期的中山國有如此精美的文物而驚歎。現在的定州市在曆史上曾是中山國的都城。是以,将到定州去看看作為此次自駕遊的收官之地。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2019年10月17日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參觀時拍攝的《發現•中山國》的照片。

看着中山國一處處遺迹的揭露,一件件文物的解讀,我們也走進了戰國中山國兩百餘年的曆史。身為遊牧民族的中山先民,頑強不屈,英勇善戰,三次亡國又兩次複國,幾經輝煌終轉瞬而逝。

中山國的傳奇經曆,印證了遊牧民族與中原文明交融的曆程。中山王墓的發現填補了一段被史學家遺漏的曆史,從空白中重建了一個早已消失的神秘古國。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中山國簡介

中山國(公元前414年—前296年),姬姓(一說子姓,建立者出自中山武公,是由白狄所建立的國家,因城(中山城)中有山而得名中山國。國土嵌在燕趙之間。經曆了戎狄、鮮虞和中山三個發展階段,曾長期與晉國等中原國家交戰,一度被視為中原國家的心腹大患,經曆了邢侯搏戎、晉侯抗鮮虞的事件。

後來,魏國魏文侯派大将樂羊、吳起統帥軍隊,經過三年苦戰,在公元前407年占領了中山國。後來中山桓公複國,國力鼎盛,有戰車九千乘。公元前296年,為趙國所滅。

在戰國七雄秦、楚、齊、燕、韓、趙、魏之後,還有一個第八雄,即中山國。在中國曆史的長河中,戰國中山國這朵奇葩一直閃爍着神秘的光彩,史冊上關于它的記載很多,首次出現在公元前506年,直至公元前295年趙國滅中山國的二百多年間,都依稀可見。比如《史記》、《左傳》、《竹書紀年》等重要典籍裡,都有關于中山國的記載。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來到了定州,住在了定州市仿古風格的商業步行街。這裡是定州市北區與南城區交界處,一條寬闊的大道,分成了開元大廈廣場和古城商業步行街兩部分。周圍有公園、文廟、古門、清真寺、延陽楚故居等曆史文化建築,這個地區是定州最重要的古代文化中心。

傍晚時分雨也停了,我倆開始夜遊定州古城。夜晚的古城燈火瀾姗,勝景如夢如幻。我們在小吃一條街吃了些當地特色小吃當晚餐後,看霓虹彩燈照射下巍然聳立的“開元塔”,走三面紅框的“成語故事”長廊,過金碧輝煌的“東西轅門”,望雄獅鎮守的“古中山國”城樓,讀精雕細琢成傳世之作的“定州署賦”,觀定州太守“韓琦塑像”……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定州古城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北城區,以其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文化著稱于世。商周以來,定州一直是北方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為後人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産。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11月18日早晨,天又下起了雨。吃過早飯,我在雨中參觀了定州的三處古建築,千年古塔,北方儲存最完整的科舉制度考試院貢院和文廟,以及定瓷展覽館。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開元寺塔

定州開元寺塔,因建在開元寺中而得名,開元寺早已毀,寺中建築唯存此塔。開元寺塔始建于北宋真宗鹹平四年(公元1001年),落成于北宋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興建此塔的原因,一是為了供奉開元寺大僧人令能奉旨從西竺取回的佛經;二是軍事所需,登塔可望遼國軍情。

在北宋時期,定州地處宋遼交界邊陲,為國之門戶,有“天下十八道,為河北最重,河北三十六州軍,為定州最要”的說法,是以此塔又名料敵塔。塔高83.7米,是我國現存最高的磚塔,也是全世界同時期同結建構築物中最高的建築物,著名古建專家羅哲文先生将其譽為“中華第一塔”,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定瓷

定瓷:定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創燒于唐,盛于北宋,終于元,當今的定瓷燒造又趨于繁盛。定窯以白瓷著稱,其胎質堅密細膩,釉色透明。“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是定瓷的真實寫照。元代劉祁在《歸潛志》中對定瓷高度贊美:“定州花瓷瓯,顔色天下白”。

其代表作是孩兒枕,民間有“凡求子者,得其瓷嬰即得虎子”的傳說。定窯顔色釉瓷器,雖少而精。宋代邵伯溫《聞見錄》曾有宋仁宗斥張貴妃接受臣僚王拱宸饋送定州紅瓷的佳話。蘇東坡在《詠定瓷》中有“定州花瓷琢紅玉”的名句。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定州文廟

定州文廟又稱“孔子廟”,始建于公元848年(唐大中二年),是河北省曆史較久的州府文廟之一。占地1.2萬多平方米,是河北省儲存規模最宏大、建築格局儲存最完整的一處文廟建築群。儲存下來的東、西、中三個相鄰的院落,建築布局為中軸式。

東院主要建築為崇聖祠與魁星閣;西院為明倫堂;中院為大成殿、戟門、棂星門。文廟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機關。同時還有東坡雙槐、槐抱春、落星石等景點。後來又修複了大成殿、魁星閣、棂星門、崇聖祠等,并對多處即将倒塌的展室進行了翻修,修建了石刻碑廊,建設了文物精品展室。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定州貢院

定州貢院(又名考棚),是我國北方唯一儲存較為完整的封建社會選拔秀才和貢生的考場,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由州牧王大年建立定州貢院,彙集轄區内文武考生應試,為考取秀才、貢生之所。

道光十二年(公元1822年),州牧王仲槐勸捐于民,展拓場地、重修、增建,形成了規模宏大的考場。之後曆經修繕保留至今,200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曆史長河中的中山國古都——定州

▲圖上午10點半,冒雨離開定州,一路風雨兼程,于下午2點多傳回北京。曆時28天,行程近5000公裡,結束了冀豫鄂晉自駕遊。

制作:侯忠(逸翁)

責編:毛 秘《白浪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