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埔軍校裡的女兵—繼花木蘭、穆桂英之後再次撰寫女子從軍的傳奇

1926年10月,北伐軍光複武漢,鄧演達在蔣介石的委派下前往武昌建立黃埔軍校的武漢分校,并面向全國招收新生。在此次招生中,招考委員會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招收女生入學,消息傳出後,這個決定立刻引起了全社會的強烈反響,因為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舊時代的女性地位都非常低,女人們不僅要被束縛在高牆深院之内,更不允許抛頭露面。民國成立後,雖然提出了男女平等的口号,但女性的生存狀況卻并沒有産生實質性的改變,黃埔軍校剛成立初期,為了沖破封建思想的束縛,《中國軍人》雜志(由王一飛主編,撰稿人有蔣先雲、周逸群等)提出了女子從軍的問題,但由于當時軍校剛剛成立,這個想法最初有點不現實,直到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的成立,該想法才最終被運用到了實踐中來。

黃埔軍校裡的女兵—繼花木蘭、穆桂英之後再次撰寫女子從軍的傳奇

1926年末,随着北伐戰争的節節勝利,四川軍閥劉湘也宣布易幟,就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一軍軍長,而為了表示自己支援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的招生,他甚至包租下了一條輪船送川中考生們趕赴武漢,參加招生複試,其中就包括胡蘭畦、遊曦、趙一曼等多位四川籍女學生。在招生複試的那幾天裡,武昌城裡寒氣刺骨,可來自全國近萬名的青年才俊們卻還是将這裡鬧得“熱氣騰騰”,而最後的錄取結果便是男生986人,女生195人(僅為首次錄取人數,後面又相繼招收了一部分男生和女生,統稱為黃埔軍校第六期學員),胡蘭畦、遊曦、趙一曼等人也在錄取名單之中。

黃埔軍校裡的女兵—繼花木蘭、穆桂英之後再次撰寫女子從軍的傳奇

錄取結束後,女兵們面臨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剪辮子”,這對于愛美的女生來說,這無異于是“割肉”,但為了自己的理想,她們還是紅着眼圈剪掉了自己的秀發。剪掉辮子後,原本衣着各異的女孩子們也和男兵一樣,穿上了統一的軍裝,而這些年輕的女孩子們也在這一瞬間從原先的太太、小姐、學生的身份轉變成了現在英姿勃發的女兵,在開學典禮上,作為軍校政治總教官的恽代英也贊揚這些踴躍參軍的女兵們是中國婦女解放的先鋒和榜樣。而這群敢為天下先的女孩子們自此注定也将成為人們目光的焦點,因為她們可是繼花木蘭、穆桂英等女将之後再次撰寫女子從軍的傳奇。

黃埔軍校裡的女兵—繼花木蘭、穆桂英之後再次撰寫女子從軍的傳奇

黃埔軍校武漢分校開學後,當年的武昌街頭經常可以見到一群頭剪短發、身着軍裝、腰紮皮帶、打着綁腿的女兵,英姿飒爽地行進。除此之外,女兵們在訓練場上的表現也絲毫不弱于男兵,照樣和他們一起跌爬滾打、敢于“刺刀見紅”,但即便如此,女兵們還是存在一個特殊情況,那就是來例假,剛開始的時候,她們都還不好意思講,但教官們還是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于是便想出了一個“雙赢”的辦法——每個女兵都發給一條紅帶子,到來例假的時候就系在手上,這樣在訓練的時候就可以用這種“不用出聲”的方式來讓教官知道自己的“特殊情況”。訓練初期,由于擔心女生的體質,是以一般都不給每個女生隊成員發槍,但最後還是在這群不服輸的女兵們的“抗議”下“妥協”了,就這樣,女兵也和男兵一同扛起了槍支。

黃埔軍校裡的女兵—繼花木蘭、穆桂英之後再次撰寫女子從軍的傳奇

雖然那個時候的槍都是“漢陽造”,但也阻擋不了她們的“熱情”,訓練照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然而就在這之後不久,蔣介石突然在上海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汪精衛也蠢蠢欲動,最後竟敢公然解散了武漢中央軍校(武漢分校的前稱)。由于蔣介石和汪精衛的叛變,軍校的學員們也遭到了不公的待遇,不僅被迫提前畢業,還發了十塊錢的“遣散費”被強制指令“買新衣服”,因為不允許再穿軍裝。畢業後,女生隊雖然隻有那昙花一現的絢爛,但她們的故事卻并沒有是以而結束,在後來的歲月裡,許多女兵就以自己的生命和鮮血投身到了女性解放和民族解放的洪流之中。

黃埔軍校裡的女兵—繼花木蘭、穆桂英之後再次撰寫女子從軍的傳奇

全文完

原創不易,照搬必維權,如果我的文章打動了您,還煩請您幫忙點個贊或者關注,本人在此先行謝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