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神秘人物桑頓是埃德加·斯諾2.0嗎?

作者:晨楓老苑
神秘人物桑頓是埃德加·斯諾2.0嗎?
神秘人物桑頓是埃德加·斯諾2.0嗎?

南華早報最先報導約翰·桑頓的事情,觀網也報導了。對于大部分人(包括本人)來說,桑頓這個名字挺陌生的,但這是如假包換的藍血精英。根據維基介紹:

神秘人物桑頓是埃德加·斯諾2.0嗎?

1954年出生在一個富裕家庭,父親John V. Thornton是聯合愛迪生前副主席,母親Edna Lawson Thornton是一名律師。他早年就讀于霍奇科斯學校, 後來擔任學校受托人董事會主席。

1976年畢業于哈佛大學,1978年畢業于牛津大學,1980年畢業于耶魯大學。2003年被銀行街教育學院授予榮譽博士稱号。2007年被選為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10] 2009年被選為牛津大學聖約翰學院榮譽會士。

他1980年進入高盛,34歲擔任公司合夥人。1983年他建立了高盛歐洲分部并購業務,1985年開始在倫敦工作,1995年到1996年在倫敦高盛國際擔任聯合首席執行官。1996年到1998年被調任高盛亞洲分部,在亞洲金融風暴期間仍擴充了公司的特許經營。2003年他宣布從高盛離職退休,開始擔任中國高校的學術職位,但仍然作為中國問題專家顧問。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桑頓選擇退休是基于 "56歲的鮑爾森先生決定再工作三到五年,這樣的延遲影響到了桑頓的升職空間。"在他退休時,手握2.07億美元高盛的股份。補償金在四年内也超過了4000萬美元。

神秘人物桑頓是埃德加·斯諾2.0嗎?

約翰·桑頓對中國感興趣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他當時擔任高盛亞洲區主席,在他退休之際,高盛成為了許多中國大型國有企業的主承銷商。

2006年在布魯金斯學會成立約翰·桑頓中國中心2009年他成為主權财富基金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國際顧問委員會成員。

2013年他支援蘇世民學者獎學金的建立,并參加了清華大學的啟動儀式。并作為委員會榮譽成員。

2008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授予中國政府友誼獎,這是外國公民能得到的最高榮譽獎項。中國政府還将他列為過去三十年間對中國發展奠定重大貢獻的十五名‘外國專家’之一。

由于他的友誼獎和重大貢獻外國專家的特殊身份,中國對他的意見很重視。報導說,他指出拜登上任有三件大事:抗疫、恢複經濟、團結美國。這其實不用他告訴,連我都看得出來。

後來拜登繼續特朗普中國路線可能出乎中國意料,也未必是拜登一開始就想好的,有可能是後來“三件大事”(尤其是後兩件)推不動時用中國議題積攢政治資本的舉措。

在8月,他為籌備中美金融圓桌會議(他和周小川是雙主席)再次訪華,出發前受命白宮(沒說是誰,個人猜想是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他好像在直接抓中國事務,中國事務已經不在國務院手裡了)前來中國傳話。他在上海隔離3星期後,在中國繼續逗留了三星期,其中到新疆考察了一星期。據說白宮兩次關照他不要到新疆去,避免美國的新疆政策被動。他作為一個商人,談不上能使美國政策有多被動,但他或許有能力把見聞帶回華盛頓,勸說華盛頓不要在沒影子的事情上浪費時間、制造障礙。

當年中美沒有外交關系,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秘密訪華,為尼克松訪華牽線搭橋;現在白宮和中南海之間有直線電話,但要打通電話好難,而美國國務卿連中國的門也不讓進,想通路安排不上,想通過舍曼訪華安排也不成。

神秘人物桑頓是埃德加·斯諾2.0嗎?

中國現在對美國刻意冷藏,用意費點琢磨。看來不隻是對拜登現在的中國路線施壓,而是要確定對民主黨中期大選的壓力。美國國内政治拿中國開涮是慣例了,各種叫嚣成為“無成本炒作”。但胡話說多了,會當真的。現在美中關系跌入冰點,對美國造成實質性損害了,尤其是要命的經濟。

通脹已經不是威脅,而是現實了。海運緊張已經離譜了,上海到洛杉矶一個集裝箱運費超過1萬美元,一船2萬個就是2億運費,跑一趟(頂多兩趟)就把船的造價跑出來了。另一個算法是集裝箱船造價為11000美元/TEU(TEU是集裝箱标準機關),造價和運費都一樣了,難怪返程甯願空船都不願拉箱,甯願拉空箱也不願拉貨箱,因為在美國這頭裝貨要時間,在中國這頭檢疫、卸貨還要時間,有這時間多跑一趟,什麼錢都出來了。洛杉矶港外壓船厲害,索性在溫哥華卸貨,路上拉過去都總運費更低、時間更快。

這不隻是物流的問題,最後反映的是物價。據說聖誕商品有可能全線短缺,這可是要影響美國安定團結的。

直升機撒錢的滞後效應也出來了,連美國自産的牛肉、日化、紙制品也漲價了,這些可和中國沒關系。油價跌到70美元上下了,但油泵價格還是高企。

神秘人物桑頓是埃德加·斯諾2.0嗎?

美債方面,又有觸頂停擺的危險了。拜登的重建美國還要國會再撒錢35000億。

美中科技脫鈎一來,中國留學生限流了,美國公司對中國賣不動了,影響也出來了。

第一階段協定在2022年2月就到期了。再延期好像困難很多,談第二階段更是沒有氣氛,接下去怎麼辦?美國再加更高的關稅在理論上有可能,在實際上好像已經沒有運作空間了。但中國減少購買從美國的進口是完全可能的。

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中美經貿關系在拜登時代如何定位。這是中美貿易政策評估的事情,但拜登執政9個月了,還沒有出台,而且什麼時候出台都不知道。美國商界很着急,因為這關系到他們下一步怎麼辦。

軍事政治上的事情更多。美國在阿富汗的利益隻有中國代管得起來了,台灣海峽也得拜托中國不要看錯信号、真的扣扳機,全球氣候和抗疫也得中國假裝支援美國上司。

拜登急着要談的事情太多了,但中國拒絕給拜登政治稻草,也拒絕成為共和黨的政治稻草,因為中國不管與美國對抗,還是合作,都将成為共和黨的政治稻草。索性政治脫鈎。國會兩黨真是好久沒有拿中國說事了,除了孟晚舟回來吱了兩聲。從特朗普開始,美國就在炒作經濟脫鈎、科技脫鈎,沒成想中國回敬以政治脫鈎,大出美國的意料,打亂了美國的政治思維:我是世界老大,你怎麼能與我政治脫鈎呢?

但這些問題不解決,美國的經濟、軍事、文化、科技對華政策就是浮萍,接下來要是與中國談第一階段的延長或者第二階段,都不知道把立足點放在哪裡好。

另一方面,看來中國對美國政府已經失去信心,直接與美國深度政府打交道了?

有人把桑頓比作基辛格2.0,其實他更像埃德加·斯諾2.0。看來西方媒體還是得好好學學中國曆史,免得把例子都用錯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