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標頭市新中心的動能“新核心”鏖戰地下180天夜戰高空27天精心操作1568項

位于標頭新都市區市政府南邊2公裡處,世紀東路和緯十四東路的交叉路口,一座建立築拔地而起,它就是新都市區的動能“新核心”——世紀220千伏變電站。

標頭市新中心的動能“新核心”鏖戰地下180天夜戰高空27天精心操作1568項

該變電站是一座全戶内綜合自動化變電站,擁有三台180兆伏安的主變壓器,承擔着標頭市政府,周圍商圈、居民住宅區的用電負荷,更為標頭市遠期規劃、招商引資提供強有力的電源支撐。

随着經濟高速發展,新都市區用電負荷與日俱增,2017年12月標頭供電局提前部署,共投資3.36億元建設世紀220千伏輸變電工程,進一步改善新都市區電網結構、提高供電安全性和可靠性,扭轉該地區電源供應接近滿載的現狀,持續優化用電營商環境,促進地區經濟穩步發展。同時,包供優化了變電站外觀,與周圍建築共同形成了優雅美觀的建築叢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鏖戰地下180天</h1>

在助力標頭打造更美更優的新都市區程序中,為有效節約用地,包供經過多次探讨研究、反複論證,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嚴把工程設計品質關,在系統内首次将長約57公裡的220千伏電纜敷設入地。

“世紀變電纜入地工程實施難度非常大,地下管廊錯綜複雜,220千伏電纜又硬又沉,不好敷設,全段線路中間頭、終端頭就有81個,我們日夜兼程、連續施工180天,終于将約57公裡的220千伏電纜、10公裡的110千伏電纜整齊有序敷設在城市綜合管廊之中,確定整個新都市區的街道整潔、美麗。”業主代表王賀說道。

本次施工沒有同類工程可借鑒,設計、施工都在探索中實踐。包供不斷優化設計方案,增加新型圓管立柱支架等新型配套附屬設施,有效提高了施工品質及工藝,為後續城市快速發展中擴建電源工程提供了新思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3">夜戰高空27天</h1>

8月19日至9月14日,包供打響了為期27天的“跨越鐵路”的“夜戰”,為標頭的夜再添一道靓麗的風景線。

世紀至麻池的輸電線路是世紀220千伏變電站的主要電源線,全線跨越包蘭、包神、京包客專共3條鐵路,展放導地線14條。貫通世紀至麻池的全段線路對變電站如期投産顯得極為重要,因線路通道的特殊性,該線路的9号至10号鐵塔跨越包神鐵路、13号至14号鐵塔跨越包蘭和包神鐵路、14号至15号鐵塔跨京包客專線鐵路,施工難度大、工藝要求高。

為最大限度不影響旅客乘車、貨物運輸的需求,該局積極與呼鐵局多次溝通謀劃,共同制定施工方案,優化施工流程,最終确定從8月19日起利用每天的淩晨2點至4點客流低谷期進行輸電線路跨越鐵路施工,有效解決了線路施工與鐵路安全運作的沖突。

“每天施工時間僅有兩個小時,為加快施工進度,我們組織了200多名從業人員加班加點施工,參加機關管理人員加大了監管力度,緊盯現場安全,實作全過程安全管控。”項目經理楊平說道。

線路施工涉及四級電網風險較多,需要多名從業人員協同配合,包供嚴把安全關,充分做好風險點辨識分析、預控措施,黨員幹部沖鋒在前,各級人員到崗到位,組織編制組織措施、技術措施、現場安全管控措施、疫情防控措施等專項管控措施和跨越鐵路、帶電跨越110千伏麻都雙回等9個專項施工方案,對工程項目現場安全、品質進行全面管控,安全高效推進工程進度,夜戰高空27天,攻堅貫通世紀至麻池的輸電線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4">精心操作1568項</h1>

“現在世紀變1号、3号主變送電帶220千伏Ⅰ母,2号主變送電帶220千伏Ⅱ母,運作方式恢複正常。”10月23日22點麻池變主值董宇龍給排程回令,世紀變成功投運,包供又打赢了一場長達近4年的“攻堅戰”。

世紀變作為標頭東西電網合環的重要環節,每一步操作都至關重要,啟動送電分為了兩個部分,先送出220千伏4條線路,再送3台主變壓器、110千伏系統和10千伏系統,經該局排程處潮流計算後,為減少新投入裝置對電網的沖擊,保障電網安全,确定了大部分倒閘操作在晚上進行。

“啟動送電前,我們都認真檢查裝置狀态,确認保護裝置在投入位置,確定一次裝置處于冷備用狀态。”麻池變值班員王楷說道。

包供高度重視世紀變的送電工作,生産處、基建處、安監處、排程處、變電一處、修試管理一處、輸電處等部門通力配合,嚴格管控送電的每一個環節,累計工作47個小時、完成1568項操作,世紀變成功投運。

滾石上山不松勁,爬坡過坎不避難。標頭供電局将繼續履行社會責任,不斷建強地區電網,優化營商環境,為全面助力標頭市建設“四基地、兩中心、一體系、一高地”戰略目标提供安全可靠的電源保障,為實作“雙碳”目标,建構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貢獻包供力量。

來源:標頭供電局

作者:龔晨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