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啥是賈地鞭毛蟲病?
賈地鞭毛蟲病是由藍氏賈地鞭毛蟲引起的一種以腹瀉為主要症狀的腸道疾病。
特點:
人畜共患(世界十大寄生蟲病之一)
分布遍及全世界(非常平等的一個蟲子,發達地區不發達地區都很常見)
無宿主專一性(人、狗、齧齒類、禽類都是易感動物)
水和食物是重要的傳播途徑,經飲水傳播的更多見
賈地鞭毛蟲長啥樣?
賈地鞭毛蟲主要有兩種形态:滋養體(可以了解為蟲體)及包囊(可以了解為蟲卵)。
滋養體:最大的特征就是有兩隻大眼睛(細胞核)和8條萌萌細腿(4對鞭毛,運動能力很強,在顯微鏡下面通常非常活潑)。
包囊:橢圓形,外殼(囊壁)挺厚,抵抗力很強;囊壁與中心有明顯的空隙,未成熟的包囊有2個核,成熟的包囊具4個核,,通常偏向一端。
賈地鞭毛蟲怎麼傳播?
人、犬、貓(通常是免疫力比較弱的幼年個體)通過被污染的飲食/飲水攝入包囊傳播。
包囊在腸内脫囊形成滋養體,滋養體在結腸再形成包囊。感染此病的動物每天每克糞便可排出150-20000個包囊。
包囊囊壁結構複雜堅韌,有極強的抵抗力,在潮濕的糞便裡可以存活3周,水裡存活5周,在經氯消毒的水裡也可以存活2-3天。
圖源:小野憲一郎《犬病圖解》P119
感染賈地鞭毛蟲的症狀?
多見于狗,少見于貓。
持續或者間歇性的慢性腹瀉。
糞便呈糊狀、淡褐色,有腐臭味,偶爾混有粘液和血液。
通常體溫、食欲無明顯變化。
怎麼确診?
糞檢看到包囊或者滋養體就可以确診。但是糞便檢查隻有60%的檢出率,是以建議隔天檢查,連續3次以上;或者使用鞭毛蟲試紙進行檢測。
怎麼治療?能治愈嗎?
鞭毛蟲主要使用甲硝唑或者芬苯達唑遵醫囑進行治療,通常1周左右就能夠治愈。但這些藥物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包囊産生,是以複發的可能性還是很高,治療的重點應放在預防上。
怎麼預防?
保持飲食、飲水的衛生,不讓吃未經處理的生肉,不讓亂喝髒水(除了馬桶、便池中的水以外,未仔細消毒的魚缸裡的水也可能成為傳染源哦!)。
保持環境衛生,進行環境消毒。
及時清理寵物糞便。
定期進行體内驅蟲。
另外,賈地鞭毛蟲與貓的三胎毛滴蟲容易混淆,後者用甲硝唑或者芬苯達唑基本沒有治療效果,是以要仔細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