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去港澳台旅遊,這些特産是當地人才會推薦的

去港澳台旅遊,這些特産是當地人才會推薦的

▲ 澳門大三巴前的手信街。攝影/大餘

- 風物君語 -

從港澳台買回來的手信,

要趕緊送出去。

因為你會忍不住吃完。

我信手捎來,你喜出望外。“手信”二字,正是港澳台地區對伴手禮的叫法。

去港澳台旅遊,這些特産是當地人才會推薦的

▲ 來北京,買份糕回家才道地。那去港澳台又可以買些什麼?圖/圖蟲·創意

港澳台,手信種類多,服務态度好,不愁買不回得體的禮物。這份手信業的繁榮,與港澳台被殖民的曆史有關。彼時時局動蕩,親眷别離,隔海相望,唯有家中的特産,能一解遠洋的思鄉之情。

去港澳台旅遊,這些特産是當地人才會推薦的

▲ 從太平山頂俯瞰香港。攝影/大餘

香港與澳門的文化多源自于廣東省,而台灣則源自于福建省,是以手信的種類與口味也各有千秋。随着國慶假期的結束,上班日子的臨近(别再說了!),風物菌給你好好安利一下這三地值得買的手信。

去港澳台旅遊,這些特産是當地人才會推薦的

澳門丨免費試吃吃到飽

去港澳台旅遊,這些特産是當地人才會推薦的

▲ 來澳門掃貨的遊客。圖/視覺中國

澳門手信有近百年曆史。1999年澳門回歸,博彩業興盛,讓手信這個夕陽産業鹹魚翻身。一件件手信從最初的純手工制作,到如今的機械化量産,滿足了一批又一批的遊客。

杏仁餅裡有杏仁

去港澳台旅遊,這些特産是當地人才會推薦的

▲ 杏仁餅,真香真酥脆。圖/網絡

早期,澳門以制作餅食的店家居多,杏仁餅作為閑時的配茶小點,最為常見。經過炭火的烤制,杏仁餅口感酥香,還帶有一絲炭火氣味。每咬一口,都能夠看到大顆的杏仁粒,十分良心。早期興盛的客運碼頭,迎送着商旅和移居海外的澳門人。餅店便在港口聚集,為他們遠洋前攜上一份家鄉味道提供友善。

去港澳台旅遊,這些特産是當地人才會推薦的

▲ 還屬手工制作的杏仁餅好吃。圖/Google

現在,澳門的餅店大多保留着制作炭火爐烤的傳統手藝。手工杏仁餅推薦去澳門新馬路的“最香餅家”購買,每天大概隻賣1000個左右,又以酥香不粘牙的蛋黃杏仁餅為佳品。而钜記手信的杏仁餅種類繁多,像原顆杏仁、鹹蛋黃味、海苔味等多種味道,送人顯得大氣。

去港澳台旅遊,這些特産是當地人才會推薦的

▲ 被列入必買單中的“最香”杏仁餅、鳳凰卷。圖/Google

老婆餅裡沒老婆

去港澳台旅遊,這些特産是當地人才會推薦的

▲ 現烤老婆餅,撩人又溫存。圖/大衆點評

就像女子的内心,真正的老婆餅是溫柔甜美的。老婆餅又叫冬蓉酥,由冬瓜作為餡料,味道微甜不膩,餅皮酥軟,細細咀嚼能有軟滑順口的體驗。相傳是廣州蓮香樓的潮州點心師傅改良了自己老婆制作的冬瓜角,變成了冬蓉酥,是以起名為老婆餅。

去港澳台旅遊,這些特産是當地人才會推薦的

▲ 晃記餅家的菜單,都想點。圖/Google

澳門晃記餅家的招牌就是老婆餅。這家店有着上百年的曆史,現在堅持每天手工現做。剛出爐的老婆餅外皮更酥,味道也不像流水線生産的老婆餅膩味,甜度剛好。即使冒着燙嘴的風險,也忍不住咬上一口。除了響當當的老婆餅,廣東名點鮑魚酥、核桃酥、肉切酥和雞仔餅等,都能在晃記買到,一站搞定。

可硬可軟花生糖

去港澳台旅遊,這些特産是當地人才會推薦的

花生糖和姜糖,在百年之前就被钜記手信的夥計放在小推車上沿街售賣。澳門花生糖的優秀之處在于它柔軟不粘牙。最早黑芝麻口味的花生糖裡,烘焙過的芝麻香香脆脆,花生顆粒飽滿。發展到了現在,花生硬糖還分支出了軟糖,夾着椰絲的、海鹽的和白芝麻的,琳琅滿目。

去港澳台旅遊,這些特産是當地人才會推薦的

▲ 椰絲花生糖和黑芝麻花生糖,現做現賣,保存期限短。圖/Google

钜記的每一個門店都有現做的試吃,服務員的态度也非常誠懇,就算不買也能大飽口福。

豬肉脯,原切的更好

去港澳台旅遊,這些特産是當地人才會推薦的

▲ 澳門的豬肉脯講究口味多樣,以現吃為主。圖/圖蟲·創意

豬肉脯其實是新加坡的特産,在1928年傳入廣東,并由澳門手信業發揚光大。澳門每家手信店除了點心糖果,豬肉脯占去半壁江山。豬肉脯的攤位,光靠着甘香就足以常年聚攏大批客人。一眼望去,成堆成垛的豬肉脯整齊碼放,有原味、辣味、薄切和後切,還有牛肉脯可以選擇。店員會為你用剪子剪下不同口味的肉脯免費試吃,機會可得好好把握。

去港澳台旅遊,這些特産是當地人才會推薦的

▲ 現剪現嘗豬肉脯。澳門服務員的态度很熱情,請把拘謹抛開,多試不同口味。圖/圖蟲·創意

作為手信,原切的豬肉脯是首選。不同于豬肉攪碎後拼成的豬肉脯,原切豬肉脯是用一整塊肉腌制風幹制作,未被破壞的肉纖維為口感做背書,原汁原味,獨具匠心。當然,價格也會稍貴一些了。

去港澳台旅遊,這些特産是當地人才會推薦的

香港丨既養生,又摩登

去港澳台旅遊,這些特産是當地人才會推薦的

▲ 别有韻味的香港銅鑼灣登隆街。攝影/大餘

買鞋買包買奶粉,是大多數人去香港的任務。香港美食能開出怎樣的花樣?詳見《帶着香港胃,掃街香港夜》。同樣是深受廣東文化的影響,香港的手信并不像澳門那麼多,蛋卷、杏仁餅和雞仔餅,有名的幾樣也與澳門稍有重合。但隻要細究,就能一窺香港人别樣的小心思。

為孩子發明的燕窩糕

清淡飲食,靓湯粥水,都是香港人的養生秘籍。燕窩羹常見,但燕窩做的糕點你見過嗎?

去港澳台旅遊,這些特産是當地人才會推薦的

▲ 陳意齋的燕窩糕,古樸的包裝值得玩味。圖/Google

1927年,主打健康零食的陳意齋在佛山誕生。當時,陳老闆看身邊的小孩吃的零食都不健康,是以就發明了燕窩糕。這一道糕點采用真正的燕窩制作,軟糯中帶着點韌勁兒,甜味清雅。選料天然,保存期限隻有7天而已。如今,香港人一提起燕窩糕,就會想到陳意齋。你若用它做為手信,尤其是用來孝敬長輩,會顯得尤為進階。

去港澳台旅遊,這些特産是當地人才會推薦的

▲ 陳意齋裡其他的養生零食。圖/Google

陳意齋的小吃不隻燕窩糕一種。川貝杏仁露、川貝舊陳皮、甘草榄和檸汁冬姜等零嘴,都把養生健康的理念一一落實。

把鳳梨酥做成曲奇

香港人熱愛飲茶食點心,很多人來到香港都會帶一些諸如蛋卷的酥點回家。但是自從Jenny bakery(珍妮曲奇)進駐,香港傳統的酥點經曆了不小的挑戰。你也許對珍妮曲奇感到陌生,但港劇中常出現的熊仔曲奇餅幹,正是他家的招牌。

去港澳台旅遊,這些特産是當地人才會推薦的

▲ 珍妮曲奇熊仔餅的鐵盒包裝給人感覺很溫暖。圖/Google

去港澳台旅遊,這些特産是當地人才會推薦的

▲ 原味牛油花、咖啡牛油花、脆牛油還有提子燕麥,是珍妮曲奇最經典的4mix。圖/Google

這曲奇可不是傳統味道,而是現代新式口味。老闆Jenny是一位來自馬來西亞的華僑,早在1989年便随丈夫移居香港。Jenny制作曲奇的好手藝,傳頌在香港南部赤柱婦女界,街坊鄰裡都特别喜歡Jenny親手制作的黃油曲奇餅幹。

去港澳台旅遊,這些特産是當地人才會推薦的

▲ 原珍妮曲奇的價目表,你想吃哪個?圖/Google

珍妮曲奇,有着特别濃厚的黃油香氣,入口松軟,用口腔的溫度就能融化。最特殊當屬對鳳梨酥進行改良,将傳統鳳梨酥的酥皮換為曲奇,包裹着真材實料的鳳梨果蓉,酸甜酥松。因為是相當熱門的品牌,是以山寨它的人很多。你尋到尖沙咀和上環去,那裡才有珍妮曲奇正版店鋪。

去港澳台旅遊,這些特産是當地人才會推薦的

台灣丨除了鳳梨酥,還可以買什麼?

去港澳台旅遊,這些特産是當地人才會推薦的

▲ 燈火通明的台北101大樓。圖/圖蟲·創意

在台灣,手信也被叫做“丹祿”。相傳,台灣早期人民生活窮苦,逢年過節給親朋送的伴手禮都是平日辛苦攢下的積蓄,就像煉丹一樣的艱辛。雖說現在在台灣準備手信已不用嘔心瀝血,但當地好味的特産依然包含着絲絲人情味。

鳳梨酥很好吃,但我選芋頭酥

去港澳台旅遊,這些特産是當地人才會推薦的

▲ 加入麻薯餡的趸泰牌的芋頭紫晶酥。

芋頭酥,可不比熱門的鳳梨酥遜色。亞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并存的的台灣,适合各種熱帶水果及蔬菜的種植。從台灣的平地到海拔1000米的山區,都能找到芋頭的身影,而且台灣芋頭品種豐富,風味還各有不同。

去港澳台旅遊,這些特産是當地人才會推薦的

▲ 芋頭酥,台灣手信的“優等生”。圖/Google

芋頭卷、芋圓、芋頭奶茶和芋頭酥,台灣人吃起芋頭來花樣多多。其中芋頭酥便于攜帶,是以在手信C位出道。和鳳梨酥的軟酥皮不同,芋頭酥可是正兒八經的層層疊疊。玫瑰花的紫色酥皮造型、台灣獨特芋頭品種制作的芋泥,再加上彈性十足的麻薯,口感的層次很豐富。在此,推薦你買趸泰牌的芋頭紫晶酥,它家的芋泥香味突出,甜度适中,一家老小都可以吃。

豬肉紙,0.01版的豬肉脯

前有台灣媒體發文《台灣手信豬肉紙,連吃10天體重爆增1公斤》,後有小s在《康熙來了》中推薦,豬肉紙真有那麼傳奇?顧名思義,豬肉紙就是薄如紙片的豬肉脯。之是以這麼薄,多虧了台灣獨特的熱風烘幹技術。它在保留了豬肉脯甘香的同時,又最大程度地去掉其中的水份。

去港澳台旅遊,這些特産是當地人才會推薦的

▲ 薄脆酥香,台灣豬肉紙。圖/Google

在台灣迪化街的江記華隆商行,招牌香脆杏仁紙值得帶回家——在豬肉紙中加入了美國大杏仁,堅果的香氣能緩解豬肉的油膩感,口感還能變得像餅幹一樣脆,不能再滿足了!

去港澳台旅遊,這些特産是當地人才會推薦的

▲ 江記華隆的門面。夜深了也有人争相購買。圖/Google

台灣的牛軋糖不粘牙

手信除了點心和肉脯外,糖果自然少不了。在11世紀的十字軍東征時期,法國人将牛軋糖帶回西方,并加入了堅果和梅幹等進行改良,結果風靡上流皇室。在1956年時,台灣開始興起牛軋糖,至今60餘年這股熱潮依在。在新北土城區,還建有牛軋糖博物館。

去港澳台旅遊,這些特産是當地人才會推薦的

▲ 台灣牛軋糖。許多普通的吃食,經灣灣的巧手後會變得很特别。圖/Google

台灣牛軋糖的原料以甜度較低的海藻糖為主,更能夠突出牛軋糖的奶香。因為用料的講究,台灣牛軋糖吃起來不粘牙,香味真實。就算是不愛吃甜食的人也能吃得停不下來。想買牛軋糖手信,可以選擇“糖村牌”。它的口味很多元,抹茶、咖啡和草莓等等,再特殊的少女心也能被滿足,是以被人們稱作“夢幻牛軋糖”。

去港澳台旅遊,這些特産是當地人才會推薦的

▲ 糖村牌的牛軋糖。圖/Google

三地手信,三種不同的人情味。十一将盡,你返程了嗎?雖說某寶應有盡有,火車站飛機場的特産保存期限甚至很新鮮,但無論如何都不及你傾注感情的小禮物好啊!

-END-

文丨落落

編輯丨百萬

圖編丨袁千禧

設計丨Q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