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重慶市梁平區,國家儲備林内通過種植甜茶發展林下經濟。新華網發
位于三峽庫區深處的奉節縣南津村,國家儲備林項目正展示着新的可能。
坐擁瞿塘峽、天坑地縫等旅遊資源的奉節縣,近年來以打造長江三峽第一旅遊目的地為目标,持續發力全域旅遊。依托當地國家儲備林項目,南津村正加緊打造生态旅遊及鄉村振興示範項目。
以綠化為重要名額的生态宜居是鄉村振興的關鍵環節。“回顧日本的生态村建設、南韓的新農村運動,都把保護生态作為振興鄉村的重要着力點,實作了鄉村振興與生态改善良性互動。”羅廉表示,儲備林建設無疑将會為鄉村豐富産業體系帶來更多可能。
在梁平,500畝甜茶在國儲林下長勢喜人,未來,甜茶種植面積将逐漸擴充到2萬畝;在巫溪,依托國儲林項目,當地正在打造全國森林體驗和森林養生重點建設基地,厚植“全國森林旅遊示範縣”的基礎;在城口,國儲林項目正在成為當地發展避暑旅遊、森林康養的重要承載……
據了解,重慶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将以林地為依托,發展中藥材、食用菌等林下經濟和木本油料、幹果産業、林産品加工貿易産業、生态旅遊、森林康養、林業碳彙等林業産業,關聯林業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實作全産業鍊增收,更大程度釋放綠水青山的生态紅利和經濟紅利。
“我們在梁平區開展的全國首例松材線蟲病防治與馬尾松林改培試點,還在為有效破解松材線蟲病防控難題探索可複制、可推廣的經驗。” 向國偉說,通過林分改造補種闊葉樹、彩葉樹,培育近自然的健康森林,還能大幅度提升重慶森林的品質和效益,增加生物多樣性,激發生态系統的活力,對于提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維護三峽庫區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據了解,重慶市下一步将積極促進國家儲備林建設與林業産業鍊延長、“碳達峰”“碳中和”行動的有機結合,念好“山字經”,寫好“林字文”,走好“生态路”,種好“搖錢樹”,使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助力重慶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