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白白胖胖、滑滑嫩嫩,讓人不忍下嘴;它漂在碗裡、在蒸騰的熱氣中如下凡的仙子,又如夜空中的星星照耀着凡間。吃了無數美食後,家鄉的七星魚丸還是我的最愛。一碗七星魚丸湯隻有白綠兩種顔色,清淡而娴靜,是兩個人的世界,也是我和媽媽的美好時光。
■ 齊蓉蓉
它白白胖胖、滑滑嫩嫩,讓人不忍下嘴;它漂在碗裡、在蒸騰的熱氣中如下凡的仙子,又如夜空中的星星照耀着凡間。不屈不撓追随美食的我,走出家鄉,去了京城,吃了無數美食後,家鄉的七星魚丸還是我的最愛。
七星魚丸好吃不僅因為它是由魚肉做成的,魚丸裡面還有豬瘦肉和鮮蝦做成的餡料。咬一口,筋道兒滑嫩嫩的,還沒仔細品嘗,就溜進了肚裡,魚香、肉香、蝦香混合而成,無法用語言表達的香氣在口中缭繞,真是令人回味無窮啊!
七星魚丸還有一個古老傳說。據說,清朝有一個商人打算去南洋做生意,他搭漁船出海,結果船行不遠就遇到風暴,漁船被海浪打壞,就停在一個小島邊上,一邊修船一邊等待風平浪靜。在島上的那幾天,糧食沒有了,隻能天天吃魚,商人非常想換換口味。漁夫的妻子就拿出僅有的一些木薯粉和魚肉攪在一起做成魚丸,商人吃了後啧啧稱贊。若幹年後,商人回到家鄉開了一間飯館,并請那個漁夫妻子做廚師。在不斷的傳承中,原本實心的魚丸變成有美味餡料的包心魚丸,更加讓吃貨們垂涎三尺。
回家探親時,嗜魚丸如命的我,哪怕離吃飯時間還有好久,也早已耐不住饞蟲攪擾,循着香味踏步而來,進了門徑直點了兩碗七星魚丸。須臾,魚丸上桌。過去N多年了,依舊是我心心念念的樣子——白瓷碗,白魚丸,白色的湯汁上面散落着碧綠的香蔥,清淡而誘人的鮮香,挑撥着我的味蕾,蒸騰的熱氣氤氲在我眼前。
忽然間,我的眼裡就湧滿了淚水——在騰起的水汽中,我似乎看到母親坐在我的對面。或許是下意識的吧,我怎麼就走到了這間小店的這個位子,這還是母親帶我來吃魚丸的店。也是這個位置,時光倒轉,那時的我還是小姑娘——我看着窗外走過的阿姨對媽媽說:“媽媽,你看那個阿姨多好看,你也買件那樣的連衣裙吧?你也燙頭吧,燙頭多好看”。
那時魚丸端上來時,隻有一碗,媽媽把碗挪到我面前,說:“慢慢吃,裡面有餡兒,燙!”
一碗七星魚丸湯隻有白綠兩種顔色,清淡而娴靜,是兩個人的世界,也是我和媽媽的美好時光。
那時候,隻要我期末考試考了前十名,媽媽就帶我來這裡吃魚丸。那時能在外面吃上一碗這麼講究的七星魚丸,簡直是奢侈。為了這碗美味魚丸,我努力學習。終于,媽媽和美味的魚丸湯把我送到了大學校園。
後來我在北京工作生活,曾經買過無數種超市的魚丸,卻找不到家鄉魚丸的口感和味道。為了安撫心中的念想,我自己試着做魚丸,把魚肉用刀背碾碎成泥,放入蛋清和一點點澱粉,并加入精鹽、胡椒粉、花雕酒等調料使勁攪,另用精肉鮮蝦打成肉泥,加入姜末、香蔥末、精鹽攪拌均勻待用。
用勺子挖一勺兒魚糜放在手心裡,慢慢壓扁,再把另外準備好的餡料放在魚糜上,要一點點地把魚糜往上推,最終合上,不能有露餡的地方,也不能薄厚不勻,魚糜和餡兒要互相契合,才能相守,才能互相給予鮮香的味道,成就一道美食。
高湯是魚丸的命中仙子,隻有在一鍋鮮香的高湯中,輕盈曼舞的魚丸才是極品。火候則是魚丸的命門,煮魚丸如果大火沸水就把魚丸置于死地了,湯要似開非開,95度水溫,魚丸一個一個地下到鍋裡,另一隻手要用湯勺輕輕地推動着鍋裡的湯,魚丸就不會沉下去而粘到鍋底。
當魚丸漂到湯面上,火候剛剛好,魚丸連湯一起盛到精緻的骨瓷碗裡,撒上點點碧綠的香蔥,一道臻品美食就大功告成了。
端上桌,頓時鮮香四溢。夜深了,人靜了,細細想來,七星魚丸之是以在我心深處如影随形,其實是懷念家的氛圍,一個三口之家的歡樂與溫暖,思念一份隻屬于母親的慈愛。
責編:代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