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2021.07.16 農曆 六月初六 辛醜年 【牛年】 乙未月 乙醜日 周五 第29周

湖南概況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中國 湖南

湖南省位于我國中部、長江中遊,因大部分區域處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貫全境而簡稱“湘”,省會駐長沙市。湖南自古盛植木芙蓉,五代時就有“秋風萬裡芙蓉國”之說,是以又有“芙蓉國”之稱。湖南地處東經108°47′~114°15′、北緯24°38′~30°08′,東西直線距離最寬667公裡,南北直線距離最長774公裡,總面積21.18萬平方公裡,占全國國土面積的2.2%,居全國各省區市第10位、中部第1位。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省轄13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共14個地級行政區劃;68個縣(其中7個自治縣)、18個縣級市、36個市轄區、共122個縣級行政區劃。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湖南省人口數66444864人,總量居全國第七位。全省人口中,男性占比51.16% 、女性占比48.84%,性别比為104.77,男女比例更趨平衡。全省0至14歲人口占比19.52%,15至59歲人口占比60.60%,60歲以上人口占比19.88%。人口受教育水準明顯提升。現有人口中,每10萬人口具有大學教育程度的人口超過1.2萬人,具有高中教育程度的人口約1.8萬人,15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9.88年。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地圖

  遠在舊石器時代湖南就已有古人類活動。距今12000多年前人類即在此種植稻谷,距今5000年前湖南先民開始在此過定居生活。湖南在夏、商和西周時期屬《禹貢》九州之荊州南境,春秋戰國時屬楚國;秦朝時湖南地區設定有黔中、長沙兩郡,兩漢時期屬荊州刺史轄區;三國時期,湖南地區為蜀漢和東吳的角逐之地;兩晉時期設有以“湘”命名的“湘州”;唐朝設湖南觀察使,為湖南建置之名始;宋朝設“湖南路”,元朝設“湖廣行省”,明朝設湖廣承宣布政使司(仍稱行省);清分湖廣省置湖南省,最終完成獨立設省程序,省名沿用至今。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湘水河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潇水河

潇湘八景,相傳為潇湘一帶的湘江流域八處佳勝,為宋沈括《夢溪筆談·書畫》中所描述。曆代皆有才子追和。包括:潇湘夜雨——永州城東、平沙落雁——衡陽市回雁峰、煙寺晚鐘——衡山縣城北清涼寺、山市晴岚——湘潭與長沙接壤處的昭山、江天暮雪——橘子洲、遠浦歸帆——湘陰縣城江邊、洞庭秋月——洞庭湖、漁村夕照——西洞庭桃源武陵溪。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潇湘夜雨——永州城東;湘水在永州境内與潇水彙合後,稱為潇湘。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平沙落雁——衡陽市回雁峰; 潇湘自永州下瀉數百公裡,到達南嶽七十二峰之首的回雁峰。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煙寺晚鐘——衡山縣城北清涼寺;湘江又北行百公裡,經過佛教勝地南嶽衡山。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山市晴岚——湘潭與長沙接壤處的昭山;湘江由衡山北行150餘公裡到達昭山。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江天暮雪——橘子洲;橘子洲自古為長沙名勝,東望長沙,西瞻嶽麓。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遠浦歸帆——湘陰縣城江邊;從橘子洲沿江北去,約遠70公裡,便到湘陰。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洞庭秋月——洞庭湖;由湘陰北去,便是一望無際的洞庭湖。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漁村夕照——西洞庭桃源武陵溪;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說“武陵人捕魚為業”。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全景湖南,紅色旅遊線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彭德懷紀念館座落于湘潭縣西南的烏石鎮,于1998年彭德懷誕辰100周年之際建成開館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紀念館位于湖南省浏陽市文家市鎮人民路34号,總占地104.8畝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賀龍故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1896年3月22日,賀龍元帥就誕生在這裡。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賀龍故居”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羅榮桓故居位于湖南省衡東縣榮桓鎮南灣村,由S315省道與城關相連接配接。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衡陽抗戰紀念城”景區位于衡陽市嶽屏公園山頂,是為紀念1944年6月22日至8月8的“衡陽保衛戰”而建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平江起義紀念館位于湖南省平江縣城關鎮東興大道,占地面積2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8700平方米。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臨湘“6501“風景區,又稱“龍潭湖“風景區,它位于有“湘北門戶”之稱的臨湘市。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胡耀邦故裡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黃興故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位于長沙城東約15公裡長沙縣楊托鄉(今黃興鎮) 涼塘。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韶山毛澤東同志故居,位于韶山市韶山鄉韶山村土地沖上屋場,坐南朝北,總建築面積472.92平方米。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火熱的情懷、李小平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丹霞之魂、肖雲良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嶽麓書院——湖南大學、王再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非遺傳承、劉大源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元宵廟會、謝望東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湘西花垣邊城、盧七星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美麗胡家塘、劉振軍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高峽平湖--皂市水庫、盛忠權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中車株機城軌車輛廠房、李遠灏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城陵矶港集裝箱年吞吐量增幅連續多年保持長江内河港口第一,已經從“洞庭時代”邁向了“江湖時代”。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炎帝陵祭祖、肖津漢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民間故宮張谷英村、李敏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仗鼓舞、李維躍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廟下古村耍龍獅、雷四清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蘆笙舞—勁吹、周述炳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苗家接龍舞、吳鵑

湖南生活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湘菜,是我國曆史悠久的一個地方風味菜。湘西菜擅長香酸辣,具有濃郁的山鄉風味。早在漢朝就已經形成菜系。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安化黑茶為地理标志保護産品。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内特定生長區域位于湘中偏北,雪峰山脈北部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古丈毛尖為地理标志保護産品。 古丈毛尖産于武陵山脈中腹古丈縣境内,縣内森林密布,雲霧缭繞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保靖黃金茶為農産品地理标志産品。其氨基酸含量是其他綠茶兩倍以上,水浸出物接近50%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黔陽冰糖橙,湖南省洪江市特産,國家地理标志産品。洪江市農業生産條件優越,黔陽柑桔,明清時已美名遠播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炎陵黃桃,又稱高山黃桃,以香、脆、甜而聞名于世,為國家地理标志保護産品。生長于湖南省炎陵縣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華容芥菜為農産品地理标志産品。曆史悠久。縣志記載魏晉時期,華容種植芥菜。華容縣是全國最大的芥菜生産區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新晃黃牛肉,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縣特産。該牛肉特點是:肉質細嫩,香味濃郁,風味獨特,營養價值高。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湖南省邵東縣素有“黃花之鄉”的美譽。學名叫萱草,古時用“萱庭”、“萱堂”來代言母親,也叫“母親花”。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甯鄉花豬原産甯鄉縣,作為全國四大生豬地方名種之一,1981年國家标準總局頒布GB273-81《甯鄉花豬》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永州血鴨是湖南永州的一款傳統名菜。吃血鴨,最好配冰啤酒。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東安雞為地理标志保護産品。 “東安雞”實在是好吃,具齊了湘菜的酸辣香甜嫩。為不吹的湘菜之首。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釉下彩瓷是我國一種傳統的陶瓷裝飾藝術,尤其是醴陵出産的釉下彩瓷,在世界享有很高的聲譽。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江華苦茶”曆史源遠流長。它集苦丁茶與綠茶韻味于一身,它香氣高長,沒有深澀;且是苦後回甘,滋味濃郁。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邵陽縣生産茶油有2500多年的悠久曆史。2008年茶油産量突破5000噸。湖南省邵陽縣為“中國茶油之都”。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湖南耕地少而多丘陵,宜種植蕃薯充作主食,故舊時有諺:“蕃薯半年糧”。地方名小吃:薯丁粑粑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地方名小吃:豬血團子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常德醬闆鴨”均選用洞庭湖區蛋鴨為材料、配以30餘種中成藥、10餘種香料、經過15道工序精緻而成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皺紗馄饨出自長沙南門口的"雙燕"馄饨店。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湘黃雞,是産于湖南的黃雞,又稱三黃雞,湘黃雞以三黃(毛黃、嘴黃、腳黃)為主要标志。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地方名小吃:蘿蔔絲餅,長沙時令點心。最初為茶館中所制茶點。外酥脆内鮮軟,層次分明,具蘿蔔特有的清香。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刮涼粉是一種小吃,由涼粉調制,調料有醬油、麻油、香油、蔥等組成,在湖南地區主要為春夏秋時節的大衆小吃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冠頂餃,湖南小吃。造型别緻,皮薄餡鮮。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腦髓卷用半酵面皮裹豬肥膘肉和白糖制成的餡心,經蒸制而成。其名雖未腦髓卷,實際是豬油瞟,入口化,齒留香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湖南小吃,其色白暄軟,肉丁油亮泛光,鹽菜綿韌清香。地方名小吃:鹽菜水晶包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長沙湯面,長沙傳統大衆面食,湯鮮味美,油碼鮮嫩,面香馥郁。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津市牛肉粉是津市最有名的食品,作為地方特産,也能成為人們常食用的食品,可見其美味。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地方名小吃:湘賓春卷;春卷,是長沙民間的一種傳統食品,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曆史。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靖州蜜餞曆史悠久,是婦女們巧奪天宮的技巧制作。吃起來脆生生、甜蜜蜜,香噴噴,不僅味美可口,潤肺生津。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茶文化之:安化擂茶,安化擂茶起于漢、盛于明清的地方擂茶至今在湖南中部以北的安化一帶傳襲。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地方名小吃:烤糍粑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冰糖湘蓮”是湖南甜菜中的名肴。自西漢年間用白蓮向漢高祖劉邦進貢,金代詩人張楫曾發出“笑,湘”的感歎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浏陽茴餅是浏陽著名的傳統産品,表面起酥、内餡豐滿有茴香獨特風味,相傳已有三千年的産銷曆史,久負盛名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鱗皮豆腐就是荷蘭粉。火宮殿的周福生把鱗皮豆腐進一步創新,将其切成薄如蟬翼的片狀,并更名為荷蘭粉。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馓子古人稱寒具,長沙舊時稱焦鹽馓子。本草綱目·谷部:以糯粉和面,入小鹽,牽索紐撚成環钏之形,油煎食之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栖鳳渡魚粉是用鮮魚放在粉條内,再家少許酸菜辣椒,看上去顔色紅豔,吃起來味道鮮美,讓人大開胃口。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向群鍋餃店,建立于民國初年,舊址在黃興中路,主營鍋餃。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楊裕興以湯面、米粉聞名的百年老店,建立已百餘年。在長沙,老口子吃面是斷不可能随便指個面牌就買籌傻等的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九如齋是湖南的烘焙行業的知名品牌, 建立于1915年,創始人饒菊生,原址八角亭,迄今已有近百年的曆史。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前身叫“玉樓春”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開設于青石橋(現解放路)。清末曾國藩之孫、湘鄉翰林曾廣鈞曾登樓用膳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火宮殿原來是一座神廟,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每逢農曆六月二十三日辦廟會,逐成了獨具風味小吃場所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楊裕興的面,徐長興的鴨,德園的包子真好呷”,這句順口溜,是人們對長沙幾種著名小吃世代相傳的贊譽。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甘長順由汨羅人甘長林建立于清光緒九年(1883年)藥王街。因取“長治久順”之意,故面館名“甘長順”。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和記粉館的前身為一米粉攤擔。1929年,寡婦李氏吳有珍,因生計所迫在長沙北門外(外湘春街),擺米粉攤為生。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徐長興烤鴨店是一家富有民族風味特色的清真酒家。該店原建于南京1902年(光緒二十八家)因生意糾紛,遷來長沙

湖南人物

湖湘人物。湖南人文荟萃,英才輩出,曾經有過“惟楚有材,于斯為盛”的鼎盛氣象。從流寓湖湘的先秦愛國詩人屈原,到西漢著名政論家賈誼、東漢造紙術發明者蔡倫;從唐代著名書法家歐陽詢、懷素,到北宋理學鼻祖周敦頤及在湖南講學傳道的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和張栻;從明代茶陵詩派領袖李東陽,到有“東方黑格爾”之稱的思想家王夫之,湖湘人才群體聯袂而起、燦若星河。近現代以來,湖南是維新運動最富生氣的一省、辛亥武昌起義首應之區,三湘大地孕育了一大批彪炳史冊、光照寰宇的傑出人物,先後湧現了晚清經世派代表人物兩江總督陶澍、“睜眼看世界第一人”的啟蒙思想家魏源,以及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左宗棠,維新志士譚嗣同、唐才常,辛亥元勳黃興、蔡锷、宋教仁,民國第一位民選總理熊希齡,等等。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湖南是全國農民運動的中心、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抗日戰争重要的正面戰場,發生了秋收起義、湘南暴動、桑植起義、平江起義、通道轉兵、芷江受降等著名曆史事件。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彭德懷等無産階級革命家,為建立中國共産黨、締造中華人民共和國做出了卓越貢獻;新中國首批授銜的10大元帥中有3位是湖南人④,10位大将中有6位是湖南人⑤,57名上将中湘籍19人⑥,177位中将中湖南有45人,故湖南有“偉人故裡”、“将帥之鄉”、“革命聖地”、“紅色搖籃”之稱。建國後至改革開放新時期,胡耀邦、朱镕基等黨和國家上司人在我國改革發展的曆史程序中留下了深刻足迹。此外,“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試管嬰兒之母”盧光琇等著名科學家,田漢、齊白石、黃永玉等知名藝術家,沈從文、周立波等著名文學家,熊倪、劉璇等世界體育名将,以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共産主義戰士雷鋒,他們以其卓越的才情、智慧和品德,在中國乃至世界的曆史舞台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精彩篇章。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後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劉少奇(1898年11月24日-1969年11月12日),生于湖南省甯鄉縣,偉大的無産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任弼時(1904年4月30日—1950年10月27日,Ren Bishi,Бринский),原名任培國,湖南汨羅人,政治家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彭德懷(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男,原名得華,号石穿,出生于湖南省湘潭縣彭家圍子。開國元帥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林伯渠(1886年3月20日-1960年5月29日)原名林祖涵字邃園,号伯渠,湖南安福(今臨澧縣)修梅鎮涼水井村人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賀龍(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原名賀文常, 字雲卿。 湖南桑植人。偉大的無産階級革命家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粟裕(1907年8月10日-1984年2月5日),幼年起名粟多珍、志裕 ,侗族,生于湖南會同。軍事家 十大大将之首。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羅榮桓(1902年11月26日-1963年12月16日),原名羅慎鎮,生于湖南省衡山縣寒水鄉南灣村、中國十大元帥之一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晚清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漢族字季高 一字樸存,号湘上農人。湖南湘陰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譚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複生,号壯飛,湖南省長沙府浏陽縣(今湖南省浏陽市)人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楊昌濟(1871年4月21日-1920年1月17日),男,漢族,又名懷中,字華生,湖南長沙人,倫理學家,教育家。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純芝,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湘潭(今湖南湘潭),繪畫大師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沈從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男,原名沈嶽煥,湖南鳳凰縣人,中國著名作家、曆史文物研究者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黃興(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漢族,原名轸,長沙府善化縣高塘鄉(涼塘)人,孫中山知交。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 [1] ,漢族,湖南邵陽人,近代愛國者、民主革命家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蔡和森(1895年3月30日—1931年8月4日)原籍湖南省湘鄉縣永豐鎮(今屬雙峰縣)中國共産黨早期的重要上司人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胡耀邦(1915年11月20日-1989年4月15日),男,字國光,湖南浏陽人,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産主義戰士、政治家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朱镕基,男,漢族,1928年10月生,湖南長沙人,1948年12月參加工作,清華大學電機系電機制造專業畢業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馬英九,男,1950年7月13日出生于中國香港,祖籍湖南省衡山縣,曾任中國國民黨主席、台灣地區上司人。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黃永玉,筆名黃杏槟、黃牛、牛夫子。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德縣(今常德市鼎城區),土家族人。畫家。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瓊瑤,本名陳喆,1938年4月20日生于四川省成都市 。祖籍湖南省衡陽縣渣江鎮,畢業于台北市立中山女中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李谷一,1944年11月10日出生于雲南省昆明市,祖籍湖南長沙,中國内地女高音歌唱家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宋祖英,1966年8月13日出生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縣,中國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張也,1968年5月28日出生于湖南長沙,中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劉若英(Rene Liu),1969年6月1日出生于台灣省台北市,祖籍湖南醴陵,中國台灣流行樂女歌手、影視演員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周筆暢,1985年7月26日出生于湖南省長沙市,華語流行樂女歌手、詞曲創作人、演員。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何炅,1974年4月28日出生于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中國内地男主持人、演員、歌手、導演、作家。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龍洋,1989年12月17日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電影電視學院,中國内地節目主持人

大東說《遊四方》|湖南

雷鋒(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興,出生于湖南長沙,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共産主義戰士